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女,28岁。入院前1天突然出现右下腹疼痛,伴呕吐胃内容物,无腹泻。当地医院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入我科。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12kPa。营养中等,神志清,表情痛苦,呻吟不止。心、肺检查正常。腹部略胀,无明显肠型。右侧腹肌略紧张,麦氏点有压痛,但无明显反跳痛。局部无包块,无废水征,肠鸣音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11.1×109/L,中性0.71,淋巴0.291尿常规:蛋白阴性,红细胞l~2个/高倍视野。胸、肥还视:心、肺、风正常,根结肠有积气,杨… 相似文献
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86例冠心病合并COPD的患者和76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心脏结构和功能、血气分析检查.结果 冠心病合并 COPD组较单纯冠心病组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升高(70.9% vs 48.7%,P<0.01),冠脉Gensini评分升高(46.36±8.15vs 38.75±7.12,P<0.05),动脉血氧分压下降[(74.56±7.93) mmHg vs (87.52±8.11) mmHg,P<0.01],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明显减弱(0.71%±3.39% vs 7.01%±1.90%,P<0.01),二尖瓣反流量增加[(6.29±4.65) ml vs (4.24±3.83) ml,P<0.05].结论 COPD加速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后不良,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3.
肺静脉内不同温度射频消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用不同预置温度行肺静脉内射频消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选择健康杂种犬 3 0只 ,分成 5 0℃ ,60℃ ,70℃三组 ,经房间隔途径将温控电极置入肺静脉内进行消融 ,消融时间均为 60s。消融前、消融后即刻监测心电图 ,行选择性肺静脉造影 ,并测量右房压 (RAP)、右室压 (RVP)、主肺动脉压 (PAP)、左房压 (LAP)。术后留养 3个月 ,重复以上检查。结果 :5 0℃组 1只犬在行房间隔穿刺时因心包填塞死亡 ,其余均顺利完成试验。共在 72处肺静脉内行点状消融 ,5 0℃、60℃、70℃组分别为 2 0 ,2 6,2 6处。右上、下肺静脉 ,左上、下肺静脉分别为 13 ,9,2 7,2 3处。 5 0℃及 60℃组消融后即刻、术后 3个月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变化 ;70℃组消融后即刻、术后 3个月肺动脉压分别为 3 5± 7,3 3± 5mmHg,较术前 ( 2 8± 4mmHg)明显升高 (P <0 .0 5 ) ;左房压分别为 11± 4 ,12± 2mmHg ,较术前 ( 14± 3mmHg)显著降低 (P <0 .0 5 ) ;70℃组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 60℃组及 5 0℃组。结论 :肺静脉内射频消融影响血液动力学的原因主要是肺静脉狭窄 ;消融温度在 60℃和 70℃之间存在影响血液动力学的临界值 ,故预置温度应控制在 60℃以内。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青年军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采用常规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等无创检查观察青年军人中有症状(a组)、无症状(b组)OSB患者及健康志愿者(c组)各30例。结果a、b、c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分别为9、8、2例(a、b与c组比较P<0.05);a、b 2组平均心率<60次/m in且显著低于c组(P<0.01),a、b 2组间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差异均无显著性。a、b、c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高频成分递减。经食管心房调搏示a、b 2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但注射阿托品后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阿托品试验均阴性,但达峰值心率时间a组明显慢于b、c 2组(P<0.01)。结论青年军人OSB患者电生理改变与高迷走神经张力有关,对迷走神经改变反应性慢可能为其不适症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导入裸人心钠素(hANF)质粒DNA(pCR3.hANF)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将4 mg的裸 pCR3.hANF(n=6)或 pCR3(对照组,n=6)注入犬的左冠状动脉.基因导入40天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Southern杂交检测hANF mRNA在左心室肌、肝、肺、肾的表达情况,且采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ANF的水平.结果:pCR3.hANF组中,hANF mRNA在心室肌中得到了较高的表达(P<0.01),血浆A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hANFmRNA在肝、肺、肾中表达(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导入裸pCR3.hANF可能是一安全、有效的基因导入途径. 相似文献
37.
带瓣膜三尖瓣支架的研制及体外经导管植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可经导管植入的带瓣膜三尖瓣支架,探索置换三尖瓣的技术.方法:用超弹性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双盘状网状支架,两盘中间有腰部连接,内置瓣膜环.将新鲜的羊心包脱细胞处理后给予0.6%戊二醛浸泡48 h后缝合在瓣膜环上,制成带瓣膜三尖瓣支架.取离体的山羊心脏标本,用输送鞘管经下腔静脉穿过三尖瓣口,打开右室面,回拉鞘管,确认右室面卡住瓣环口后,释放右房面,完成体外经导管植入实验.注水实验观察瓣膜启闭功能.结果:制备的带瓣膜三尖瓣支架可牢固地置于自体瓣环位置,反复牵拉后未见支架脱入心腔,同时观察到原有三尖瓣瓣叶、腱索等均被夹在双盘状支架之间,瓣下结构无破坏.瓣膜启闭功能良好.结论:人工带瓣膜三尖瓣支架设计合理,可经导管安全释放,瓣膜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抗心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cTnIAAb)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1例A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TnIAAb;在患者入院时和AMI发生随访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加15%以上为左心室重构标准;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左心室重构相关的12个危险因素。结果:131例AMI患者中,23例(17.6%)患者血清cTnIAAb阳性,108例(82.4%)cTnIAAb阴性。剔除失访的41例,90例患者中,21.1%患者血清cTnIAAb阳性,78.9%患者cTnIAAb阴性。血清cTnIAAb阳性患者和cTnIAAb阴性患者的入院时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有38例(42.2%)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LVESV与入院时相比增加超过15%,其中10例(52.6%)患者cTnIAAb阳性,18例(25.4%)cTnIAAb阴性。经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血浆B型利钠肽(BNP)峰值和血清cTnIAAb阳性为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001(95%CI:1.000~1.002)和3.552(95%CI:1.148~10.989),P值均为0.028]。结论:部分AMI患者血清中存在cTnIAAb,cTnIAAb阳性与AMI患者的左心室重构风险增加有关,cTnIAAb可能参与了AMI后左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缺血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行30min缺血/3h再灌注.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两组:(1)缺血再灌注组(Con组);(2)缺血后适应组(PC组):再灌注时行3次10s复流/10s闭合操作;每组随机抽取6只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测定血清CK、MPO、MDA、SOD、NOS含量:其余6只测定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对心脏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C组可以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再灌注1h、2h、3hCK值,降低MPO、MDA活性,升高SOD、NOS活性。PC组可以显著改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并可上调心肌HO-1的表达。结论缺血后适应可以产生强大的心肌保护作用,心肌HO-1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住院腹泻患者致泻病原情况,1990年1~12月对豫东睢县住院腹泻患者372例进行了致泻细菌,轮状病毒,致泻寄生虫的一次性同步调查分析。结果:201例(54.03%)检出致泻病原,共检出12种病原体计数237株,检出率63.71%,其中致泻细菌检出率44.35%,轮状病毒检出率12.10%,致泻寄生虫检出率为7.26%,主要致泻病原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轮状病毒,其构成比为44.30%及18.9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