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rret)对马兜铃酸A(aristoloehic acid Ⅰ,AAⅠ)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拮抗效应。方法:将正常培养的HK-2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汉防己甲素高浓度组、汉防己甲素中浓度组、汉防己甲素低浓度组、泼尼松龙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48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各组E—cadherin、TGF-β1、α-SMA mRNA表达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各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汉防己甲素干预组及泼尼松龙对照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相反,其TGF-β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汉防己甲素干预组及泼尼松龙对照组TGF-β1浓度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汉防己甲素干预组(中、低浓度)E—cadherin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汉防己甲素高浓度组和泼尼松龙对照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较之模型组增高不明显(P〉0.05)。结论:一定浓度(10μg/ml)的AAⅠ能诱导体外培养的HK-2转分化,适当浓度的Tet对AAi诱导的HK-2转分化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AAI亦能上调TGF-β1的表达,而适当浓度的Tet能拮抗AAI引起的TGF-β1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sFSGS)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82例IgAN-sFSGS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gAN-sFSFS中以无症状尿检异常最常见(占50.55%),其次是高血压伴/不伴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随着sFSGS病变的加重,尿蛋白量、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也相应增高。病理分析照示sFSGS与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和血管病变有相关性(r1=0.377,r2=0.169,r3=0.412,r4=0.331;P〈0.05)。结论 sFSGS是IgAN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对39例CGN-CKD3期患者采用饮食营养、西药治疗(包括降压、调脂等)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39例患者治后不仅能改善症状与证候,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降低Scr,且治疗1年后,患者的GFR较治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逆转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85.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辨证是论治的基础,为了提高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精确性,我们对63例冠心病人在明确临床辨证分型以后,进行了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等指标的测定,以期寻找分型的客观指标,进一步探索分型的本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方法和结果一、病例选择与辨证分型本文报道的冠心病63例,均由浙江省中医研究所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按1979年修  相似文献   
86.
多毛孢菌菌粉含药血清对LLCPK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脏固有细胞之一,在结构上与肾间质紧密相连,既是肾脏损伤的受害者,也是直接参与者。肾小管间质疾病是肾脏病学研究的重点,肾间质损伤程度直接关系到肾脏疾病的预后,有关它对肾病进程的影响已引起了广泛重视。目的:研究多毛孢菌菌粉不同提取物含药血清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用庆大霉素刺激,同时加多毛孢菌的不同提取物含药血清干预。用MTT法测定存活细胞数;生化显色检测NAG酶活性;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庆大霉素可显著降低细胞MTT实验的OD值、细胞上清液中NAG酶活性,并显著增强细胞表面Annexin V的表达;菌粉水提物或醇提物含药血清均能够显著增强细胞的OD值,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AG水平,抑制庆大霉素诱导的细胞表面Annexin V的表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多毛孢菌菌粉含药血清可以拮抗庆大霉素的肾小管细胞毒性,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抑制细胞凋亡:除了传统水提物外,醇提物也对庆大霉素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白芍总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白芍总苷可在多个环节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炎症过程,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确切疗效。对白芍总苷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8.
介绍俞尚德主任医师读书治学经验之谈。他强调,要学好中医,应该具有较好的古文和传统文化基础;另外,在继承古人经验基础之上,要注重创新。  相似文献   
89.
1986年 Sen和Baltmore在B淋巴细胞中首次发现NF-κB,这为人们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打开了一个新视窗.NF-κB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多基因调节因子,它参与调节机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等多种生物进程,并存在多种机制将其活性和其它细胞通信网络整合,通过决策制定过程形成串扰从而最终决定细胞命运[1].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益肾调经方对雷公藤多甙所致的女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性腺衰退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慢性肾小球疾病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雷公藤多甙片20 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肾调经方,每日1剂;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及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E2下降,FSH、LH增高(P<0.05),治疗组E2升高,FSH、LH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均有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调经方能防治雷公藤多甙对女性肾病患者性腺的损害,并有利于原发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