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00篇 |
免费 | 499篇 |
国内免费 | 3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4篇 |
儿科学 | 62篇 |
妇产科学 | 111篇 |
基础医学 | 372篇 |
口腔科学 | 70篇 |
临床医学 | 1274篇 |
内科学 | 615篇 |
皮肤病学 | 94篇 |
神经病学 | 122篇 |
特种医学 | 26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1篇 |
外科学 | 665篇 |
综合类 | 2697篇 |
预防医学 | 1826篇 |
眼科学 | 89篇 |
药学 | 987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945篇 |
肿瘤学 | 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32篇 |
2022年 | 264篇 |
2021年 | 346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274篇 |
2018年 | 232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62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540篇 |
2013年 | 435篇 |
2012年 | 542篇 |
2011年 | 545篇 |
2010年 | 612篇 |
2009年 | 578篇 |
2008年 | 541篇 |
2007年 | 533篇 |
2006年 | 589篇 |
2005年 | 520篇 |
2004年 | 404篇 |
2003年 | 336篇 |
2002年 | 213篇 |
2001年 | 259篇 |
2000年 | 298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88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目的 对初次拔牙成人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拔牙病历,分别对年龄、性别、职业、拔牙原因和部位、拔牙行为及有关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记录。按职业分为飞行人员和地面人员两组,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各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第3磨牙、残根、残冠、牙周病和慢性根尖病是常见拔牙原因。飞行人员第3磨牙(尤其下颌)拔除、被动拔牙和心理紧张恐惧感明显高于地面人员。年龄大的拔牙患者和牙周病拔除比例高;被动拔牙、紧张恐惧感比例较低。绝大多数患者担心拔牙后影响咀嚼功能及美观,大龄患者更关心镶装义齿问题。结论 ①不同人群拔牙患者临床特点及心理状态有一定差异;②第3磨牙拔除多,是疗养院牙科诊治重点;③尽量保留患者牙齿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目的 为了减轻免疫诱导过程中对受体的侵袭 ,进一步探讨以家兔为动物模型 ,通过异体骨髓移植诱导同种皮肤移植免疫耐受。方法 通过骨髓腔内直接注射异体骨髓细胞 ,进行骨髓移植。结果 皮片的平均存活时间是 (88.0± 6 .0 )天 (P <0 .0 0 1 )。为了探讨其普遍性 ,我们用此诱导方法 ,还进行了同种全耳移植。平均存活时间是 (1 4 6 .0± 1 5 .1 )天 ,并有 1只移植耳存活时间已超过 1年 ,未见任何排斥反应。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以家兔为动物模型 ,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通过骨髓腔内直接注射异体骨髓细胞 ,进行骨髓移植的方法 ,不仅在皮肤移植上可以诱导长期稳定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而且在实质性器官耳的同种移植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蛋白Smads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状况,探讨其在细菌性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E.coli ATCC25922造成大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动物模型。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GF-β1、p-Smad2/3和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表达和活化,以单位面积的平均荧光强度半定量地分析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动态变化。应用RT-PCR的方法分析TGF-β1、Smad3和Smad7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E.coli腹腔注射后大鼠血白细胞显著降低而腹水白细胞显著升高。组织学显示间皮下层水肿样增厚,脏层和壁层腹膜大量炎症细胞灶性浸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和p-Smad2/3广泛表达于炎症细胞、间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半定量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和Smad7的表达都呈双峰样上调,但Smad7的整体表达水平一直很低。TGF-β1、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炎症状态下腹膜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显著上调和激活。腹膜间皮细胞的活化以及其TGF-β1和p-Smad2/3的高表达,抑制性信号蛋白Smad7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究羊膜腔灌注对足月孤立羊水过少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01至2019-01北京妇产医院产科93例足月孤立羊水过少经腹羊膜腔灌注后引产患者作为灌注组,取同期135例足月孤立羊水过少产妇未接受羊膜腔灌注而直接引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灌注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如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及羊水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灌注组中14例中转剖宫产手术, 剖宫产率15.0%;对照组中40例中转剖宫产,剖宫产率29.6%,灌注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352.58±163.05)ml vs. (353.78±99.09)ml]、胎儿窘迫发生率(25.8% vs. 34.1%)、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19.4% vs. 24.4%)、新生儿窒息率(1.1% vs. 4.4%)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羊膜腔灌注可降低足月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率,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探讨吻合浅静脉的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2例患者,应用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将穿支血管及其伴行静脉与受区动、静脉吻合,同时将皮瓣的皮下浅静脉与受区近端静脉吻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静脉危象,随访3~ 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及厚薄较满意,手指伸、屈功能恢复较满意.3例吻合神经者,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5~7mm.结论 吻合浅静脉的前臂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减少静脉危象的发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通过研究前臂背侧部穿支来源、数量、起始、管径、长度、变异情况,为前臂背侧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新鲜成人标本10具,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另有20侧上肢标本经腋动脉加压灌注红色乳胶.动脉造影标本行CT扫描后,对前臂穿支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前臂标本进行层次解剖.主要观测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外径、蒂长及与肱骨外上髁距离等.穿支分布面积应用Scion Image进行测量. 结果 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中上段发出(5±2)支穿支供应皮肤.每个穿支斜行0.8~2.7 cm,穿过肌间隙后入皮下,蒂长(2.5±0.2)cm,穿支平均外径(0.5±0.1 )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 22.0±15.0)cm2.骨间前动脉背侧皮穿支主要分布于前臂远侧1/3段和腕背部,平均直径0.8 mm. 结论 以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穿支皮瓣,以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为蒂的转位穿支皮瓣,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肿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其中化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肿瘤化疗中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为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开发了药物载体,目前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已成为在肿瘤治疗中有应用前景的纳米载体。作为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SLN是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而制成的,具有可搭载多种药物、药物生物利用度高、延缓药物释放和多种给药途径等优点,并通过靶向作用提高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脑癌等疾病的治疗中。现从SLN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载体优势、给药途径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