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希存,DOC)联合顺铂(DDP)、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远处转移鼻咽癌的初步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治疗晚期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32例,给予DOC 75 mg/m2及DDP 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 mg/m2,第1~5天持续静脉灌注;每3周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治疗2~4周期,观察毒副反应并评价化疗疗效。结果CR 5例(15.6%),PR 18例(56.3%),SD 7例(21.9%),PD 2例(6.3%)。总有效率72.0%。该方案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68.8%;Ⅱ~Ⅲ度血小板下降占50.0%,其余毒副反应则可以耐受。结论多西他赛(希存)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远处转移鼻咽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并比较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CF)与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伊立替康联合5-Fu+CF组(A组)24例,L-OHP联合5-Fu+CF(B组)25例。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 A组:有效(CR+PR)率33.3 %,中位缓解期5.0个月,中位生存期12.4个月。B组:有效率40.0 %,中位缓解期5.3个月,中位生存期14.4个月。A组的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为32.0 %, B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4.0 %;其他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两组发生率相近。 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5-Fu+CF与L-OHP联合5-Fu+CF两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相当,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73.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因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独特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而备受关注。尽管EGFR基因突变是目前认为最确切的预测EGFR-TKI疗效的指标,但与临床疗效间并非“全或无”的关系,提示仍有其他机制参与其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NSCLC组织标本中EGFR磷酸化酪氨酸1068(EGFR-pTyr1068)、1173(EGFR-pTyr1173)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在EGFR-TKI治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205例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EGFR-pTyr1068、EGFRpTyr1173表达。结果: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GFR-pTyr1068和117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164/205)、57.6%(95/165);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态、疾病分期)无相关性。全组EGFR基因突变率为44.9%(92/205),与吸烟状态有关(P=0.024),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疾病分期)无关。EGFR基因突变与EGFR-pTyr1068表达呈弱相关性(P<0.001),与EGFR-pTyr1173无相关性(P=0.297)。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EGFR-TKI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48.3%(43/89)、80.9%(72/89)和8.8个月(95%CI:6.11~11.42),均明显高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16.2%(17/105)、56.2%(59/105)和2.1个月,95%CI:0.89~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24);EGFR-pTyr1068表达阳性患者ORR和DCR分别为37.7%(58/154)和74.7%(115/154),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患者[5.0%(2/40)和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GFR-pTyr1068表达阳性患者中位PFS为7.0个月,较表达阴性患者(1.2个月)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EGFR-pTyr1173表达与EGFR-TKI疗效呈负相关性,EGFR-pTyr1173阳性者ORR、DCR和PFS分别为27.8%(25/90)、64.4%(58/90)和4.8个月,显著低于阴性患者[37.9%(25/66)、83.3%(55/66)和7.7个月,P=0.123,P=0.007,P=0.016]。以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在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EGFR-pTyr1068表达阳性率为69.0%(69/100),EGFR-pTyr1068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ORR分别为23.2%(16/69)和3.2%(1/31),DCR分别为69.6%(48/69)和35.5%(1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EGFR-pTyr1068表达阳性患者中位PFS为3.6个月,较表达阴性患者(1.2个月)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例EGFR-pTyr1068阳性表达且对EGFRTKI有效患者,中位PFS为15.6个月(95%CI:7.28~23.9)。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pTyr1068是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EGFR-TKI治疗的独立疗效预测因子(OR=0.24,95%CI:0.16~0.37,P<0.001)。结论:EGFR-pTyr1068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有效预测因子,尤其对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筛选EGFR-TKI治疗有效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luble resistance-related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orc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Sorc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Sorc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7%(34/60);2)Sorcin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Sorcin表达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4)COX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ER与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P<0.05)明显相关,PR与总生存期(P<0.05)明显相关。结论:Sorcin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间有无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44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原发灶组织以及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BCRP的表达.结果(1)BCRP在乳腺癌原发灶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43.2%(19/44例),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高表达率为56.8%(25/44例);(2)经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表达并无差异(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BCRP表达与患者的无病和总生存期皆无关(P>0.05).结论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表达水平,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且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6.
热休克蛋白7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HSP7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2)HSP70表达与肿瘤大小(P=0.021)及腋窝淋巴结转移(P=0.015)存在相关性,而与月经状况、组织学分级之间均无相关性。(3)HSP70阴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均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4)(20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及HSP70阳性表达与DFS及OS明显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与DFS及OS明显相关,而TNM分期及HSP70阳性表达进入Cox回归模型。结论 HSP70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HSP70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缩短有关,由于多因素回归分析未能显示HSP70表达与DFS和OS相关,因此HSP70不能作为乳腺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47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MR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1%(40/47例),其中高表达者占53.2%(25/47例);(2)腋淋巴结阳性者MR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腋淋巴结阴性者(P<0.05),MRP1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RP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无关(P>0.05);(4)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MRP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仅有肿瘤大小和总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却显示只有腋淋巴结转移和无病生存期(P<0.01)和总生存期(P<0.05)明显相关。结论: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关,而与总生存期无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PND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给予PND配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控制率为93.75%(30例),对照组为81.25%(26例);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D对乳腺癌多药耐药具有显著逆转作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反义RNA到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在乳腺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义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程度、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情况及对ADR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的细胞生长明显减慢,凋亡率显著增加,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对ADR的耐药性明显下降,敏感性增加.结论:联合运用不同的逆转耐药机制,将TNF-αcDNA及MDR1反义RNA分别或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中,能有效达到逆转耐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烟酰胺和碳合氧(Carbogen)增敏^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作用、骨痛的缓解及毒副反应。方法97例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4组:烟酰胺+Carbogen+^89Sr治疗组(A组);烟酰胺+^89Sr治疗组(B组);Carbogen+^89Sr治疗组(C组);^89Sr治疗组(D组)。^89SrCl2治疗采用1.48-2.22MBq/kg,静脉注射。注射^89Sr前1h开始给予烟酰胺,6g/d,分3次口服,连服5d。首次口服烟酰胺后开始吸入Carbogen(95%O2+5%CO2)气体,6L/min,10min,每日1次,连续5d。结果A组治疗后骨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较B组、C组及D组有效率高(91.7%、77.3%、76.0%和69.2%),且A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后3个月复发性骨转移癌全身骨显像反应,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病人治疗后均有Ⅰ-Ⅱ度骨髓抑制,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烟酰胺+Carbogen+^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对骨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且未增加^89Sr的治疗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