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硬膜外切除前床突改善鞍区显露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开颅术中改善鞍区结构显露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性 标本均采用右侧翼点入路开颅。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前后分别测量视神经、颈内动脉、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的长度以及该三角的最大宽度。结果:以上指标在前床突切除前和切除后的测量结果分别是:视神经长度为(10.28±2.30)mm和(22.83±2.54)mm;颈内动脉长度为(10.48±2.39)mm和(14.78±3.02)mm;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长度为(10.38±2.84)mm和(23.55±2.79)mm,宽度为(3.93±1.16)mm和(12.95±2.61)mm。结论:鞍区病变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前床突切除可使视神经和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长度的显露增加1倍;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宽度的显露增加2~3倍。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对改善鞍区手术中重要结构的显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我科从1989年10月至1992年6月采用脑立体定向丘脑 Vim 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3~67岁(平均54.5岁)。病程2~11年(平均4年)。22例中震颤型15例、强直—震颤型2例,震颤—强直型5例。共施术28次(5例双侧手术,1例术后一周症状复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均在全麻下经翼点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充分解剖侧裂池及鞍区各脑池,吸除脑脊液,使脑压充分下降,以利显露。探查鞍区各间隙,见间隙Ⅰ狭小,视交叉前置,Ⅱ、Ⅲ间隙亦无肿瘤迹象,而终板膨隆、饱满,故解剖终板池,于视交叉上方切开终板,经间隙Ⅳ切除肿瘤。结果:10例患者除1例因肿瘤钙化严重,与三脑室底粘连紧密,而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外,余9例均达到肿瘤全切。术后1例因癫痫,尿崩及电解质紊乱,经治疗无效死亡,余9例术后过程平稳,恢复正常工作。随访0.5-3a,9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经终板入路是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显微技术、轻柔操作,耐心细致地保护周围神经结构及下丘脑穿动脉,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颅内蛛网膜囊肿发病率为颅内占位病变的0.4%~1.0%。其治疗方法不太复杂,但达到临床治愈并非容易。现将我院近10 a来收治的3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6例,现报告如下。l 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9.7岁。所有病例均无外伤史。入院前脑脊液鼻漏持续1周至2个月。头痛者3例,视力视野改变者3例,嗅觉丧失者2例。1.2 影像学检查:X线颅骨平片检查4例,3例存在鞍区骨质改变。CT检查6例,发现鞍区占位2例,空蝶鞍1例,颅内积气3例。MR检查4例,发现鞍区占位2例,空蝶鞍2例,颅内积气2例。CT脑池造影检查4例,3例明确漏口部位,其中1例可见造影剂通过漏口;另1例未能明确…  相似文献   
26.
脑脊液漏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常见 ,多为外伤所致。自发性脑脊液漏少见 ,其病因隐匿 ,漏口定位困难 ,往往给治疗带来不便。本文报道了 6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院 1990年以来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6例 ,男 3例 ,女 3例。年龄 12~ 5 8岁 ,平均 3 9.7岁。入院前脑脊液鼻漏持续时间最长者 2个月 ,最短者 1周。头痛 3例 ,视力视野改变 3例 ,嗅觉丧失 2例。所有病例均无外伤史。诊断依据鼻腔溢液史及其糖定量大于 1.7m mol/ L ( 3 0 mg%)。对每例的病史、影像学…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优化脐血单核细胞( UCB-MNCs)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影响UCB-MNCs培养的各因素,优化培养条件.设立优化组、对照组(UCB-MNCs以1.0×106/L接种于含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其后检测各组培养细胞增殖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对各组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筛选后优化培养条件为:低糖DMEM培养基中含20 mg/L bFGF、50 μg/L干细胞因子(SCF)、10 μg/L重组人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培养瓶用层粘连蛋白(LN)包被.原代培养的细胞密度优化组细胞( 108.15±6.90)增殖优于对照组(51.48±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代UCB-MNCs中MSCs含量优化组(94.87%)优于对照组(7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可以筛选出脐血单核细胞的优化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8.
29.
脑胶质瘤术中博莱霉素缓释化疗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应用国产生物胶为载体 ,行脑胶质瘤术中肿瘤残腔博莱霉素缓释化疗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 ,本科自 2 0 0 0年 9月~ 1 2月对 1 2例大脑半球胶质瘤术中应用生物胶与博莱霉素混合剂进行了肿瘤残腔喷洒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患者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32~ 66岁 ,平均 44岁。病程 9d~ 2 4个月 ,平均 9个月。其中以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表现者 9例 ,癫痫发作 3例。术后病理为星形细胞瘤I级 2例 ,Ⅰ~Ⅱ级 1例 ,Ⅱ级 7例 ,Ⅲ级 2例。1 .2 缓释化疗方法  1 2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  相似文献   
30.
我院自1980年以来,经手术摘除颅脑火器伤所致颅内金属异物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4~20岁,平均9.5岁。4例中磁性金属异物3例,非磁性1例。直接开颅摘除1例,立体定向术摘除3例。直接开颅摘除1例,立体定向术摘除3例。直接开颅术后出现1侧肢体轻瘫及癫痫,治疗后发转。而立体定向术3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