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615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263篇
  10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太阳光是人类乃至万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来说太阳光是仅次于食物,空气和水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适当的太阳光照射,能促进小儿骨骼发育,预防佝偻病。阳光照射也可以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抗病能力[1]。随着臭氧层的破坏,近年来,光线性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而在很多类型的皮肤病中,光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P2X4R总蛋白及膜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180~22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SNI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组不作任何处理,Dex组于术后即刻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40μg/kg,间隔24 h追加给药一次至术后14 d,S组和SNI组均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前1 d及术后1、3、5、7、14 d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术后14 d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L4~6节段P2X4R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组和S组相比,SNI组大鼠术后MWT明显降低(P<0.05),脊髓水平P2X4R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SNI组相比,Dex组MWT明显升高(P<0.05),脊髓水平P2X4R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Dex能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P2X4R总蛋白及膜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获取斑块及血管体积、斑块负荷、血管狭窄、血管重建等定量参数,分析定量参数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斑块数[(2.43±0.53)个vs(0.82±0.32)个,P=0.000]、非钙化斑块体积[(321.84±124.92)mm^3 vs(125.83±43.28)mm^3,P=0.000]、钙化斑块体积[(43.28±12.84)mm^3 vs(12.74±4.39)mm^3,P=0.000]、总斑块体积[(365.12±109.85)mm^3 vs(138.57±40.92)mm^3,P=0.000]和重建指数(1.89±0.43 vs 1.12±0.24,P=0.000)等均显著增高。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斑块数、非钙化斑块体积、钙化斑块体积、总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负荷、钙化斑块负荷、总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平均室壁应力、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 T)对急性肺栓塞(APE)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急诊科APE患者74例,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55.1±16.6)岁。根据BNP和Tn T水平分为3组,BNP+Tn T均阴性为A组40例,单纯BNP阳性为B组24例,BNP+Tn T均阳性为C组10例。测定所有患者BNP、Tn T水平;记录患者入院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2.5%vs.16.7%),与B组比较,C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16.7%vs.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 T与住院总时间呈正相关(r=0.537,P0.05)。结论 BNP、TNT均是APE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两者均升高的APE患者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临床观察脂必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脂必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脂必泰胶囊,分别在第3、6个月时对比治疗前后脂质代谢、斑块稳态因素差异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脂必泰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 0.05),且脂必泰组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 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肝损伤。结论:脂必泰参与冠心病药物规范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脂质代谢,有利于维持斑块稳定状态,且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分析单一术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的技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由单一术者完成的108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改良后离断肾盂成形术53例、肾盂瓣成形术11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11例、输尿管狭窄切开自体舌黏膜修补术5例、输尿管狭窄切开阑尾补片修复术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1例、术中精确测量法膀胱悬吊翻瓣术6例和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7例。手术成功定义为主观症状缓解且泌尿系超声提示肾积水缓解。结果: 10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普通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改良后离断肾盂成形术,中位手术时间141 min(74~368 min),中位出血量20 mL(10~3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 d(3~19 d),手术成功率为94.3%。肾盂瓣成形术,中位手术时间159 min(110~222 min),中位出血量50 mL(20~1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3~8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中位手术时间126 min(76~16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 mL(10~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4~9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狭窄切开自体舌黏膜补片修补术,中位手术时间204 min(154~250 min),中位出血量30 mL(1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 d(4~7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狭窄切开阑尾补片修复术,中位手术时间164 min(135~211 min),中位手术出血量75 mL(50~2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日8.5 d(6~12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位手术时间149 min(100~218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 mL(10~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日7 d(5~10 d),手术成功率为90.9%。术中精确测量法膀胱悬吊翻瓣术,中位手术时间166 min(137~205 min),中位手术出血45 mL(2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4~41 d),手术成功率为83.3%。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手术,中位手术时间270 min(227~33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1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 d(5~26 d),手术成功率为85.7%。结论: 本研究中单一术者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开展并改良了多种复杂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对进一步形成标准化、程序化上尿路修复手术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 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PAS双染色),定量分析血管参数,包括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评估肿瘤内血管供应模式的变化。结果 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MVA先减小后增大,第3周肿瘤MVA小于第2周[(13 720.8±2 375.6)μm2 vs.(28 795.5±3 412.7)μm2,P=0.013],第4周肿瘤MVA大于第3周[(29 221.3±3 958.5)μm2 vs.(13 720.8±2 375.6)μm2,P=0.025];VM百分比呈明显升高趋势,第4周肿瘤VM百分比高于第2周(84.2%±15.4% vs.50.1%±14.6%,P=0.015)。结论 在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阶段,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VM逐渐成为肿瘤的主要血液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结果,以期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收集2018-06/2020-06唐山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20例DR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以眼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在DR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眼底病变特征的异同以及对DR分期评估价值。

结果: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DR视网膜可视区面积、视网膜NP区面积、视网膜NV区面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区面积、黄斑区拱环结构改变较标准7视野的明显高(P<0.05),取图平均时间明显短于标准7视野检查(P<0.05)。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DR病情程度正确检出率为94.8%(165/174),明显高于标准7视野的87.4%(152/174)(P<0.05)。

结论: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DR诊断中,在检查时间和检查空间方面较标准7视野检查更具优势,且前者更利于DR患者黄斑区、视盘区病变的检出,此外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更利于DR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可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一例发生在半舍饲羊群的羊白肝病.该病临床上以突发性减食、迅速消瘦、贫血、黄疸和光过敏反应为特征;血常规检查主要异常是RBC、HCT和HGB等降低;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为ALT、AST、GGT、TBI及DBI等升高而ALB、CHO及GLU等降低.采取补充维生素B12和钴制剂的对应防治方法及保肝、抗过敏、排黄、防止继发感染的对症治疗措施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