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颈动脉阻断术在累及颈动脉或颈动脉源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颈动脉阻断术在累及颈动脉或颈动脉源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6例累及颈动脉病变和6例颈动脉源性疾病的治疗经验。结果 12例患者分别经DSA、超声波,MRI和螺旋CT血管成像病例均施行颈动脉阻断术,围阻断期无手术死亡。结论 颈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应用是比较完全的,应放宽其手术适应症范围。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Image J软件评估颌骨囊肿传统摘除术(TE)与开窗减压术(F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颌骨囊肿病例共6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E组和FD组,其中TE组34例,FD组30例.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术前、术后曲面体层片资料,比较分析囊肿面积及灰度值的变化情况及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40%碘化油经导管扩张灌注治疗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临床疗效。方法: 40%碘化油经腮腺导管扩张灌注,根据临床症状变化渐进重复,如必要时于第2、4周分别再灌注一次。结果: 经6~12个月随访,34例中治愈21例,有效9例,无效4例。结论: 该方法针对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的特点,具有相对彻底性、功能保留性、非破坏性等优点,是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和研究常规剂量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TPF方案)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诱导化疗后出现的达到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 2006—2012年间接受TPF方案治疗口腔黏膜鳞癌147例, 均为首治病例。对其中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29例进行回顾分析, 就骨髓抑制的规律和治疗策略,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波动规律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9例出现骨髓抑制的时间为化疗后9~14 d, 中位时间10 d, 平均时间10.5 d;波动的规律呈“U”形, 低谷持续时间3~5 d。26例经CSF治疗后, 平稳过渡到正常或下限水平, 并如期行联合根治手术, 创口未出现延迟愈合;2例因升白细胞治疗不理想而被要求改用“小剂量适形调强放疗”;1例因升白细胞治疗无效而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化疗死亡率0.68%。结论: 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有致死性危险。本研究揭示了”U”形波动发生的起始时间和同期采用升白细胞治疗的必要性, 启动骨髓抑制的应急预案, 即单人消毒病房, 以漱口液交替含漱;应用CSF类药物应达到正常水平上限的倍数。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回顾分析采用以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3种综合治疗方案[化疗+手术+放疗(CSR)、放疗+手术(RS)和手术前、后各半程放射治疗(RSR)]治疗中晚期上颌窦鳞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1985—2008年间446例资料完整的上颌窦鳞癌初治病例,非计划性分别应用上述3种治疗方案,其中231例CSR的照射剂量为60~70Gy/30~35次/5~7周; 128例RS为40~50Gy/20~25次/4~5周;87例RSR为CSR全量的1/2。手术范围:上颌骨全切除299例,次全切除111例,扩大切除36例(包括眶内容清除13例);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49例(56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73例(77侧),肩胛舌骨肌上淋巴颈清扫术56例。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6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5.96%(205/446),因肿瘤死亡220例,84.09%(185/220)为局部复发。CSR 5年生存率为45.88%(106/231),因肿瘤死亡114例,83.33%(95/114)为局部复发;RS 5年生存率为46.09%(59/128),局部复发率为85.71%;RSR 5年生存率为45.97%(40/87),局部复发率为83.72%。其中CSR、RS和RSR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组上颌窦鳞癌的非计划性综合治疗(手术加放射治疗)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3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对中、晚期上颌窦鳞癌病例进行预防性放疗或颈淋巴清扫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颈淋巴清扫术后拔除负压引流管的时机选择。方法将107例行颈淋巴清扫手术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患者(Ⅰ组)术后引流量小于50 mL时即拔除负压引流管,其余52例患者(Ⅱ组)引流量小于25 mL时拔除,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颈部出现血肿、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平均总引流量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Ⅰ组2例患者拔除引流管后颈部出现血肿、积液,发生率为3.6%,Ⅱ组也有2名患者拔管后发生血肿,发生率为3.8%;Ⅰ组平均总引流量378 mL,Ⅱ组平均总引流量为402 mL;Ⅰ组平均置管时间为3.1 d,Ⅱ组平均为4.8 d。结论颈淋巴清扫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在引流量小于50 mL即可达到最有效地引流目的,同时可避免因放置引流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67.
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无机诱导因子复合性支架材料修复山羊的下颌骨角部大型箱状缺损,研究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探讨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山羊15只,按4、8、12周3个时间点分为3组,于双侧下颌角手术制备30mm×25mm×10mm的大型箱状缺损,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左侧置入支架材料(A组),右侧空白对照(B组)。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缺损修复区和材料—骨界面标本,观察组织动态学。结果:!4~12周A组有进行性成骨、钙化、骨髓形成的过程,而B组骨缺损内为未充满的纤维结缔组织,下缘有不成熟的软骨细胞附着。结论:支架材料有相当良好的生物活性;修复骨缺损显示优良的修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大面积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道外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创面恢复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正氮平衡恢复、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内毒素较对照组降低显著,且脓毒症发病率及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烧伤导致的高代谢反应,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腮腺切除术中应用口腔修复膜和胸锁乳突肌瓣预防Frey综合征及面部凹陷性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4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51例采用口腔修复膜修复腮腺切除术后创面,治疗2组43例采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对照组53例不做任何修复。三组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Frey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对面容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组中3例(3.9%)患者有Frey综合征临床表现,21例(41.2%)患者Minor试验阳性;治疗2组有3例(7.0%)发生Frey综合征,19例(44.2%)Minor's试验阳性;对照组有23例(43.4%)发生Frev综合征,44例(83.0%)Minor’S试验阳性,比较Minor’s试验阳性率:治疗组与对照组间P〈0.05,治疗组问P〉0.05。面容满意度分为不满意及满意,三组患者满意度调查不满意者分别为13例(25.5%),2例(4.7%),33例(62.3%);满意者为38例(74.5%),41例(95.3%),20例(37.7%)。三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P〈0.05,治疗组间P〈0.05。结论:腮腺切除术后使用口腔修复膜及胸锁乳突肌瓣修复创面可显著降低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地避免面部凹陷畸形,使用胸锁乳突肌瓣对于避免面部凹陷畸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驱血和非驱血2种状态下制备前臂游离皮瓣对皮瓣血压及出血的影响。方法:在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远心端插入压力传感器,观察前臂驱血后安放电子止血带和未驱血直接安放电子止血带2种状态下皮瓣动静脉系统的血压变化及取瓣过程中的出血量。结果:非驱血状态下,止血带安放后的6min内,桡动脉压逐渐降低,头静脉压先迅速上升后逐渐下降,6min后,动静脉压持平并稳定在20.0mmHg;驱血状态下,止血带安放后的6min内,桡动脉压骤降至-0.5mmHg后缓慢上升,头静脉压骤降至0.5mmHg后缓慢上升,6min后,动静脉压持平并稳定在2.0mmHg左右。驱血或非驱血状态下,皮瓣制备中均无动脉性出血,制备完毕放松止血带后,未被结扎的动脉在压力作用下均发生肉眼可见的喷射性出血,可被发现并及时加以结扎。非驱血状态下静脉有适度充盈,便于辨认和结扎,放松止血带后几乎无静脉渗血;而在驱血状态下,静脉无血液而塌陷,难以辨认和有效结扎,放松止血带后皮瓣渗血机会明显增加。结论:非驱血状态下制备组织瓣具有明显优点:可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术中动脉出血,减少术后皮瓣渗血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