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为对防治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筛选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我们选择15种民间治疗关节炎的常用中草药进行了下列抗关节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实验用中药有:天麻(Gastrodia elataBlume),黄蘑(Pleurotus ostreatus(Jaco)Fr.),  相似文献   
22.
北五味子的药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与强壮作用,对呼吸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但对血压影响不显著。对在体及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以及良好的催产作用。此外,向有促进代谢和提高各种感受器感受性的作用以及抑制细菌的作用。北五味子可做为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以及催产和提高视力的药物。至于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和其作用机制如何,迄今仍在争论中。  相似文献   
23.
人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参(Panax ginseng C.A.May)为五加科植物。人参在中医临床及日本、朝鲜、苏联远东民间医学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应用人参治疗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认为,人参具有广泛的临床适应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人参对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临床适应症非常广泛。现将国内外有关人参的临床应用,制剂及副作用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薯蓣皂苷元对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803)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Dio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考察Dio对MGC-803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Dio对MGC-803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Dio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Dio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17 mg/L,Dio能显著抑制MGC-803细胞DNA合成.结论Dio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抑制该细胞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5.
参附汤体内代谢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确定口服参附汤后体内吸收成分的化学结构 ,分离并鉴定了参附汤的组成成分之一———黑附片的主要成分 ;通过大鼠整体实验方法研究了参附汤体内代谢情况。结果显示 :口服参附汤后 ,乌头类生物碱卡米查林 (carmichaeline ,Ⅰ )、塔拉胺 (talatisamine ,Ⅱ )、附子灵 (fuziline ,Ⅲ )以原形形式被吸收 ,人参皂苷经肠内细菌代谢后以代谢产物CompoundK形式吸收进入体内  相似文献   
2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比较研究水不溶性铁杉灵芝多糖 (FⅢ 2 )及其吡啶 氯磺酸修饰产物 (FⅢ 2 S)对人炎症性细胞因子蛋白质及其mRNA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FⅢ 2 (4 ,4 0或 4 0 0mg·L- 1)显著提高低剂量脂多糖 (LPS) 10mg·L- 1协同佛波醇 14烷酰乙酸盐 (PMA) 2 0 0nmo1·L- 1诱导的人组织瘤THP 1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然而明显地抑制高剂量LPSl0 0mg·L- 1协同PMA诱导的THP 1细胞产生TNFα .FⅢ 2 S(4或4 0mg·L- 1)提高无刺激剂细胞产生TNFα ,高浓度FⅢ 2 S(4 0 0mg·L- 1)抑制TNFα产生 .FⅢ 2与FⅢ 2 S提高白介素 8的产生 ,降低刺激剂引起的白介素 1α的产生 .FⅢ 2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与TNFα产生有关 .FⅢ 2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对THP 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机理基本上相同 .结果提示 ,松杉灵芝菌丝体水不溶性多糖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化学修饰的多糖可改变原多糖对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方向 .  相似文献   
27.
黄山药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黄山药的化学成分,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I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HMQC,HMBC,NOESY)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黄山药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甾体皂苷,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26-O-β-D-吡喃葡糖基-3β,26-二醇-23(S)-甲氧基-25(R)-Δ5,20(22)-二烯-呋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糖苷(I),伪原薯蓣皂苷(pseudoprotodioscin,II),26-O-β-D-葡吡喃糖基25(R)-呋甾-Δ5,20(22)-二烯-3β,26-二羟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III)。结论 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山药皂苷C,II,III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8.
鹿茸多肽促进表皮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皮肤创伤愈合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研究总鹿茸多肽(TVAP)及天然鹿茸多肽(nVAP)和合成鹿茸多肽(sVA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乳鼠表皮细胞和家兔肋软骨细胞,体外加入TVAP ,nVAP和sVAP ,观察其对[3H]TdR参入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整体观察TVAP对大鼠实验性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 TVAP 0.8和3.2mg·g-1 膏剂外涂对实验性大鼠皮肤损伤有加速修复作用。离体TVAP 5 - 50mg·L-1 和nVAP 0.4 - 50mg·L-1 均能促进大鼠表皮细胞有丝分裂,提示nVAP是TVAP中促进表皮细胞分裂和加速皮肤创伤愈合的主要活性多肽。sVAP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 马鹿茸多肽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皮肤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29.
目的:在考察淫羊藿苷(icariin)于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肠道内细菌对淫羊藿苷的代谢作用。方法:于人工胃液或肠内菌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苷温孵培养一定时间后,以薄板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喷雾质谱仪,对培养物成分做定性分析检查。结果:淫羊藿苷在人工胃液中有较高的稳定性。离体培养人肠道内细菌可代谢淫羊藿苷,且其说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icaritin)及其苷元的异戊烯基位置异构体。在大鼠整体实验中,从粪便和尿液中均检出一主要代谢产物,并初步确定此代谢产物为宝藿苷Ⅰ(baoliuosideⅠ)。结论:在离体条件下,淫羊藿苷可被人肠内菌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大鼠灌服淫羊藿苷后,吸收人血的主要代谢物为宝藿苷Ⅰ。  相似文献   
30.
麝鼠香和天然麝香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麝鼠香和天然麝香药理活性比较结果表明,麝鼠香抗炎、耐缺氧、对抗戊巴比妥钠睡眠和抑菌作用与天然麝香相似。提示麝鼠香有可能成为代用天然麝香的最佳药物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