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浅论影响植物类药材品质的几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给予脑保护剂,有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等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血小板抑制剂或抗凝剂、溶栓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非诺贝特酸简单快速的血浆样品提取方法,比较研究2种进口非诺贝特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样品加内标地西泮和乙腈,涡旋振荡,高速离心,上清液进样分析。采用两制剂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口服非诺贝特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200mg,HPLC测定血浆非诺贝特酸浓度,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非诺贝特在人体内代谢为非诺贝特酸,非诺贝特酸和内标地西泮分离良好,二者的tR分别4.10和5.40min左右。非诺贝特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峰浓度ρmax分别为(9.04±1.65)和(9.51±1.77)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61±1.04)和(5.0±0.77)h;半衰期t1/2分别为(19.75±6.17)和(18.98±5.40)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51.96±41.76)和(160.59±50.07)m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97.5±22.6)%。结论非诺贝特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非诺贝特酸简便快速的血浆样品提取及准确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血浆样品加地西泮和乙腈,涡旋振荡,高速离心后进样分析。其中,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4mmol·L-1乙酸钠(冰乙酸调pH值为3.50)=45∶15∶40,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乙腈能够去除绝大部分的血浆杂质,不干扰色谱峰;非诺贝特酸、内标地西泮保留时间分别约为4.10、5.40min。非诺贝特酸检测浓度在0.2~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其低、中、高(0.5、5.0、18.0μg·mL-1)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0.53%、102.64%、91.81%,日内RSD均<8%,日间RSD均<7%。非诺贝特酸血浆样品预处理室温放置24h及于—20℃冰箱中贮存15d稳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适合非诺贝特临床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同期住院的126例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98例门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57.1%)与对照组(1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肌酸激酶(CK)、AST、低密度脂蛋白(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等(α-HBDH)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与脑梗死程度及预后有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早期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并发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ALL伴白质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4月发生白质脑病的28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ALL中位发病年龄为6.63(1.37~12.87)岁,白质脑病中位发病年龄为7.81(1.45~14.01)岁。24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表现,以癫痫发作(13例)、瘫痪(8例)、肢体麻木(6例)、视力障碍(6例)及口齿不清(4例)等为主。影像学上,病灶主要分布在顶叶(10例)、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区(9例)、基底节区(6例)、额叶(4例)及枕叶(4例)等部位,病灶呈多发性、不规则小片状或大片状分布。ALL伴白质脑病发生后立即停用化疗药物并予对症处理,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病灶逐渐消失。随访1年,28例中19例复查了头颅MRI,其中16例(84.2%)病灶较第1次明显改善,11例(57.9%)异常信号完全消失。结论白质脑病可能是ALL治疗期间重要并发症。虽然ALL伴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多样,但当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给予早期诊断与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ICU护士隐性缺勤行为的深层感受和内心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1月1日~2023年2月1日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3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整理资料,分析内容,提炼主题。结果:ICU护士隐性缺勤行为提炼出3个主题,包括隐性缺勤的多极的触发因素、隐性缺勤负性的深远影响、自我调适与多元应对。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隐性缺勤行为的负性的深远影响,优化管理模式,减少隐性缺勤的触发因素,加强护士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关怀护士,引导护士自我表达,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