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83篇
  2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上报的26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264份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18大类129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器官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引发ADR最多的药品是头孢菌素,老年人用药问题值得注意。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2.
王曦  王剑虹 《中国药房》2010,(36):3415-3416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均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qd;依帕司他50 mg,口服t,id。连用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四肢的神经传导速度,膝、跟腱反射以及肝肾功能等。结果:依帕司他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均明显好转,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眩晕、心悸,1例患者出现恶心、上腹部饱胀,均未停药,1~3 d后缓解,其余患者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成功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探讨肺靶向参芎明胶微球对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响,从而找到解决肺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参芎明胶微球药物治疗组、模型组各20只。通过病理观察判断模型成功与否,以及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积分光密度值(IOD),来确定参芎明胶微球治疗干预肺纤维化的疗效。结果:模型组肺组织TGFβ1IOD值明显高于参芎明胶微球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芎明胶微球可降低肺纤维化小鼠早期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对小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是国内医务工作者以及在校医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一大难点。目前,有关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时态用法角度探讨结构式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教学,为医学论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新视角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心脏穿透伤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999年10月至2011年6月胸心血管外科收治住院患者45例,44例急诊手术,1例择期手术治疗,在全麻插管下经左、右胸及正中切口修补心脏裂口后再处理其他脏器损伤.结果 43例顺利康复,术后心脏彩超随访均无心内损伤,心功能良好;死亡2例,存活率95.6%.结论心脏穿透伤应早期及时的诊断,紧急开胸探查,根据伤口部位不同采用相应的切口,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4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步长脑心通,对照组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基础上予以奥拉西坦胶囊、肠溶阿司匹林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妙勇安汤对脱疽、糖尿病和冠心病“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四妙勇安汤中4味中药相关的所有化合物和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并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作用网络;通过GeneCards和NCBI数据库获取脱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关基因,并与药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构建四妙勇安汤与3病(脱疽、糖尿病、冠心病)的靶点关联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的PPI网络;应用BioGPS获取其在器官组织的分布信息,绘制关键共有靶点的人体定位图谱。基于Bioconductor,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 30%和类药性≥ 0.18,筛选得四妙勇安汤活性化合物,共计120个,并预测到205个潜在靶点;获得脱疽疾病靶点946个,糖尿病疾病靶点14 957个,冠心病疾病靶点7 567个,将其映射到药物作用靶点,获得79个共有靶点。BioGPS显示关键共有靶点主要分布在垂体、心脏、视网膜、肾上腺皮质、骨骼肌中;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93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47条信号通路(P<0.01)。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与流体剪切应力、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排序靠前,主要与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相关。结论 四妙勇安汤“异病同治”脱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主要机制涉及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潜在药理学机制及临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兔体内细菌对人工心脏瓣膜的粘附及清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在兔体内对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粘附情况及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方法将H-胸腺嘧啶3脱氧核苷H-TDR标记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液等量分别与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植入日本长耳白3兔双侧腹膜后间隙,观察术后1、3、5、7天细菌在体内对不同材料的粘附。将球菌在体外粘附于不同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植入腹膜后间隙,观察和比较不同时间兔对已粘附在不同材料上球菌的清除能力。将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植入腹膜腔,同时经静脉注入表皮葡萄球菌菌液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比较细菌对腹膜腔内不同材料的粘附情况。结果当将细菌与材料一起放入兔体内,细菌对材料粘附在第3天、第5天最多。对涤纶的粘附较强P<0.01。热解碳在第5天、第7天的细菌粘附明显增强,与聚四氟乙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兔对材料上粘附细菌的清除能力以3天内最快,7天取出材料作细菌培养,仍有细菌生长。静脉注入表皮葡萄球菌产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腹膜腔内生物材料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以第5天、第7天最多,涤纶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结论在机体内,同一种细菌对不同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有不同粘附能力,机体对不同材料上粘附细菌的清除能力不同,不易完全清除材料上粘附的细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对银杏叶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银杏叶内酯微球,采用以微球的粒径,载药量,体外释放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 银杏叶内酯微球粒径为(56.62±0.39)μm,载药量为(80.66%±0.90%),银杏叶内酯微球在pH为7.4的溶液中均匀缓慢释放2周.结论 本研究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微球的粒径均一,包封率高,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盐中可匀速释放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