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3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61篇 |
口腔科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88篇 |
内科学 | 74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50篇 |
特种医学 | 44篇 |
外科学 | 82篇 |
综合类 | 257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眼科学 | 63篇 |
药学 | 98篇 |
中国医学 | 132篇 |
肿瘤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孤立性肺结节(SPN)一般是指肺内直径≤3.0cm的类圆形实质性病变,边界清楚,不伴有周围炎症和肺不张。其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鉴别,是影像诊断学的难题之一。薄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可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轮廓、边缘、内部特征以及周围结构关系。本文对38例孤立性肺结节扫描后的CT征象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76.
目的:观察滑石甘草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滑石甘草汤为主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结果:30例患者,治愈13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滑石甘草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系统检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7例(51眼)泪道阻塞于局麻下使用泪道内窥镜系统进行泪道检查,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钻孔处理,冲洗通畅后,泪道注入0.3%妥布霉素 0.1%地塞米松眼膏,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患眼的泪道均能被有效观察,术中再通率100.00%,术后随访治愈率90.20%.结论 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准确观察和针对性治疗,是一种治疗泪道阻塞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泪道阻塞疾病为眼科常见病,传统治疗多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及泪道探通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泪道支架和泪道内窥镜得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泪道阻塞疾病的治疗。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后,效果稳定可靠;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得以在内镜下治疗;泪道探通术简单易行,受器械及场地影响较小,结合激光置管等辅助治疗疗效肯定,新型材料支架的应用也为泪道探通术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国外发达国家近年已开始将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用于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使手术医师有了更多的选择。泪道内窥镜技术在阻塞性泪道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相干光断层扫描动态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恢复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动态观察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后黄斑水肿吸收情况,探索其在CSC患者预后追踪中的优势.方法 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42例(42只眼)CSC患者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1、2、4、6周行OCT及FFA检查.结果 OCT适用面广,可清楚的发现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脱离情况,OCT动态随访观察显示激光光凝治疗3 d时黄斑水肿无明显吸收,1周后,黄斑水肿开始明显吸收,2例患者(4.76%)水肿完全吸收;2周后5例患者(11.90%)水肿完全吸收;4周后17例患者(40.48%)水肿完全吸收;6周后34例(81.95%)水肿完全吸收.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能缩短CSC病程,OCT为非侵入性,观察效果好,能定量分析黄斑水肿程度,比FFA更加直观、准确.更重要的是,OCT能对预后过程进行动态、精确、灵敏的追踪.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大鼠晶状体摘出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的形态、分布改变及其转分化的动态过程.方法 对50只SD大鼠左眼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ECLE).分别于术后0 h、3 d、7 d、14 d及28 d对术眼进行裂隙灯检查并处死动物各10只,摘除眼球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后囊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结果 术后0 h于前囊下和赤道部的内表面观察到LECs,后囊膜无细胞分布.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在术后3 d出现,囊膜皱缩,整个晶状体囊袋内出现纺锤形细胞.7 d时后囊膜明显混浊,囊袋内见较多纺锤形细胞分布.术后14 d时出现明显后囊膜皱缩,见新生晶状体纤维,纺锤形细胞明显减少,后囊膜仍可见细胞.28 d可见明显后囊膜增厚,新生晶状体纤维填充囊袋,后囊膜未见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见术后3 d α-SMA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于术后0 h几乎检测不到,3 d表达明显增强,7 d达高峰,14 d下降,28 d明显下降.结论 大鼠ECLE术后囊袋内LECs形态及分布呈动态变化,后囊膜α-SMA表达提示ECLE术后3~7 d是LECs转分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