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5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倒"T"形切口脐带基质填压术治疗大裂孔视网膜脱离32例(33眼),痊愈率为97%,该植入材料来源广,易制备,弹性和韧性适中。随访4个月-3年,无排斥反应和感染发生;巩膜嵴维持时间理想,无脱出和其他并发症;切口设计合理,采用双经线封闭裂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2.
背景 目前角膜供体来源短缺,且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s)难以再生和扩增,为临床上角膜移植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仍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前期研究已证实,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ESC-CM)能够促进体外HCECs的增生,脱细胞猪角膜基质(APCS)是较好的支架材料,但ESC-CM培养的HCECs是否能在APCS上融合成单层细胞鲜见研究. 目的 研究ESC-CM培养的HCECs在APCS上是否能够形成单层细胞. 方法 用小鼠ESC-CM培养液培养小鼠ES-E14细胞,收集培养上清液,离心后按体积比1∶3与人角膜内皮细胞培养液(CEM)混合,制备体积分数25% ESC-CM液.取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剩余的供体人角巩膜缘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用ESC-CM对HCECs进行培养和传代,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HCECs中Ⅷ型胶原蛋白(ColⅧ)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以鉴定细胞.取猪角膜,利用磷脂酶A2和碳酸氢盐溶液脱细胞法制备APCS,将第2代HCECs混合液按照800/mm2的密度种植于灭菌的APCS上进行培养,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培养细胞的组织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构建的HCECs单细胞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Na+-K+-ATP酶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的HCECs呈典型的六角形,内皮特异性标志物ColⅧ和NSE mRNA表达阳性.脱细胞APCS呈白色透明状,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PCS中无角膜细胞,但角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第2代HCECs复水后可在APCS上生长并贴附,培养后7d融合成单层细胞片,细胞片上HCECs的细胞密度为(2 694-± 143)/mm2.构建的HCECs片中内皮细胞泵功能相关蛋白ZO-1和Na+-K+-ATP酶均呈阳性表达,呈红色荧光. 结论 25%ESC-CM可促进HCECs的生长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PCS可为HCECs片的构建提供支架和较好的生存微环境.在APCS形成的HCECs单细胞片可表达HCECs泵功能,是角膜移植的良好供体.  相似文献   
53.
屈光性异种显微板层角膜层间植入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实用的矫正远视的新型手术。材料和方法:分别以30只和24只新西兰白兔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用气劝显微角膜切割刀分别在实验组动物角膜上制作带蒂角膜瓣,在新鲜猪角膜基质上制作不同直径、厚度的角膜镜片,将镜片植入受体角膜的瓣、床之间。术后不同时间用角膜地形图和角膜曲率计检测光状况,分光光床计测定角膜透光率和吸光度,电镜和光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在不产明显散光和影响角膜透明度的前提下,可增加+19D屈光量,屈光增加量与植入角膜镜片的直径和厚度有关正变关系,24只实验动物角膜缝合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散光,但是,低于+19D术眼角膜中央4mm光学区无明显散光。手术对术眼角膜透明度和吸光度影响(P>0.5)。光学显微镜下界面瘢痕不明显,透明电子显微镜观察仅见2-3个角膜胶原板层厚度的界面瘢痕。未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屈光性种显微板层角膜层间植入术是一种前途广阔的远视矫正术,有进行深化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PHEMA)海绵支架材料与角膜组织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改良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PHEMA)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一体化人工角膜植入龟与猴角膜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两个阶段化学聚合结合车床机械切削合成改良的一体化人工角膜。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完成。第1部分(A组):将PHEMA海绵边裙材料植入10只正常兔角膜板层间,术后2,4wk及2,3,4mo分别行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观察海绵边裙与角膜组织的生物学愈合情况。第2部分(B组):8只兔眼和2只猴眼角膜囊袋内I期植入一体化人工角膜,术后临床观察材料与组织的愈合情况;术后3mo时行Ⅱ期手术切除术眼角膜中央前板层角膜组织,暴露人工角膜中央镜柱,术后随访时间3~6mo,初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A组接受角膜板层间边裙植入术的10只兔眼,随访期间未见并发症:组织病理学显示,PHEMA海绵边裙材料植入术后2wk始有成纤维细胞长入,术后2~3mo时多量成纤维细胞长入并伴有新生血管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海绵孔隙中长入的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均对波形蛋白免疫反应呈阳性;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在海绵材料间隙中生长,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并分泌胶原和细胞外基质。2)B组接受一体化人工角膜移植术的,6只兔眼一体化人工角膜均在位,男2只兔眼I期术后有前板层角膜基质融解。接受一体化人工角膜移植术的2只猴眼,I期和Ⅱ期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PHEMA海绵能与角膜组织良好的生物学愈合;改良PHEMA-PMMA一体化人工角膜植入术后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检测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并分析LLT与眼表体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30例(130眼)干眼患者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64例,非MGD患者66例,进行LLT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Marx线(Marx line,ML)评分及Schirmer Ⅰ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LLT分布情况,及其与其他检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段之间L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之间L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LT与年龄呈正相关(r =0.334,P<0.001),LLT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r=0.107,P=0.226).LLT与上睑ML评分(r=0.295,P=0.001)、下睑ML评分(r=0.233,P=0.008)呈正相关,与BUT、FL及泪液分泌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MGD组LLT与上睑ML评分、下睑ML评分呈正相关(均为r=0.306,P=0.014),与其他检查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非MGD组LLT与其他检查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眼患者中,年龄、上睑ML评分与LLT存在线性关系(年龄:β=0.254,P=0.005;上睑ML评分:β=0.207,P=0.022),在MGD组中,仅年龄与LLT存在线性关系(β=0.382,P=0.002).MGD组上睑ML评分及下睑ML评分均高于非MGD组(均为P<0.001).结论 干眼患者LLT与年龄、ML评分呈正相关.泪膜LLT检测作为干眼诊断的辅助检查时,需结合年龄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改良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PHEMA)一体化人工角膜对碱烧伤兔角膜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两阶段化学聚合结合车床机械切削合成改良的一体化PHEMA人工角膜.将饱和有1mol/L NaOH滤纸烧伤兔角膜中央,来建立稳定碱烧伤兔眼模型.实验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将PHEMA海绵边裙材料植入10只正常兔角膜板层间,术后2周、4周、2个月、3个月、4个月分别行光镜和电镜检测,观察海绵材料中细胞和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第二部分10只碱烧伤兔眼角膜囊袋内Ⅰ期植入一体化PHEMA人工角膜,术后临床观察材料与组织的愈合情况;术后2~3个月Ⅱ期手术切除中央前板层角膜组织,暴露人工角膜中央镜柱,术后随访3个月,初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兔角膜碱烧伤3个月,形成带有新生血管的角膜白斑模型.10只正常兔角膜均接受板层间植入术,随访期间未见任何并发症光镜下,PHEMA海绵术后2周开始有成纤维细胞长入,术后2~3个月多量细胞长入的同时伴有新生血管生长;电镜下,细胞在海绵材料间隙中生长,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并有部分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的存在.10只碱烧伤兔眼接受人工角膜移植术,其中1眼Ⅰ期术中角膜穿孔而被排除,9眼接受Ⅱ期手术;Ⅱ期术后,3眼2周内人工角膜镜柱偏位,6眼观察期间未见人工角膜脱位;这6眼中,2眼观察期间镜柱透明未见任何并发症,3眼出现不同程度镜柱前表面纤维增生组织遮盖,1眼镜柱中央轻度钙化.[结论]PHEMA人工角膜能够与角膜组织达到良好的生物学愈合;多孔边裙的强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减少中央镜柱脱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一种保留假性翼状胬肉或粘连组织上皮,结合应用由眼表生物膜的固定装置制成的全结膜羊膜接触镜在重建眼表烧伤后睑球粘连性眼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眼表烧伤致睑球粘连患者26例(26只眼),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3例(13眼),实验组手术方法:分离并保留粘连组织,使其成为以穹隆为基底的组织片,后徙并固定其于睑结膜面,成形睑结膜和穹隆结膜,或部分替代球结膜;处理巩膜表面,尽量保留表层巩膜组织创面行羊膜移植重建结膜囊。手术完毕利用眼表生物膜的固定装置制成的全结膜囊羊膜接触镜置于结膜囊内,并行临时性睑缘缝合术,根据病情需要更换羊膜。对照组则彻底清除眼表粘连组织后根据创面大小行羊膜移植术,术后结膜囊置入角膜接触镜。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结膜上皮化时间、印迹细胞学检测、眼表炎症情况、羊膜病理检查以及睑球粘连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上皮化时间为(13.2±4.7)d,对照组为(16.1±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印迹细胞学检测:术前粘连区域见大量炎症细胞,结膜杯状细胞缺失或伴有结膜鳞状上皮化生,术后重建区域可见少量结膜杯状细胞,但密度较正常低;术后3个月泪液分...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 收集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抽滤后按2∶3比例与DMEM培养液混合,用该混合液进行ES 细胞的诱导分化,每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ES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情况,对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进行神经丝蛋白(nellcofilament protein,NF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 加入了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的ES细胞生长出类似神经细胞突起样结构,NF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结论 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具有诱导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34-136)  相似文献   
59.
不同程度水肿性混浊角膜透光率和吸光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智崇  徐锦堂 《眼科研究》1999,17(5):346-348
量化分析水肿性混浊角膜透光率,吸光度与混浊程度的关系。方法用超声测厚仪筛选出66只厚度近似的新猪角膜,按Dickey角膜混浊分级标准将其分为5组,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定400,500,600,700nm波长的透光率和吸光度。结果700nm波长时,透明角膜的透光率最大,为93.5%,最大吸光度波长400nm,为0.11,随着角膜混浊程度的加重,透光率锐减,吸光度骤增,随着波长的增大,透光率逐渐增  相似文献   
60.
正常人角膜神经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角膜内感觉神经的保护作用十分重要,交感神经纤维可调节角膜上皮完整性、上皮的增殖及伤1:3的愈合等。以往对角膜神经的研究方法多为离体检查,共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显微镜,可在活体上对角膜从四维(三维空间和时间)水平进行实时扫描成像。我们对37例(42只眼)正常人进行了共焦显微镜检查,以了解正常角膜内神经的形态,为各种病理状态下角膜神经形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