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脑出血大鼠血浆神经肽Y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B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实验性脑出血条件下血浆神经肽Y(NPY)及肌酸磷酸激酶MB型 (CK MB)含量的动态变化 ,以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注入尾状核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测定出血前、出血后 30min、6、12、2 4、4 8及 72h血浆NPY活性及血清CK MB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Y的变化 ,采用酶反应速率法测定血清CK MB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内血肿开始形成的 6h血浆NPY活性、血清CK MB均较术前水平及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并以脑出血 2 4h血肿高峰期时最为显著 (P <0 .0 1) ,随后逐渐下降 ,72h仍高于术前水平及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时常伴有血清CK MB改变 ,外周NPY含量升高可能参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2.
Toll样受体4胞外区在毕赤酵母系统的初步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系统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胞外区进行初步表达及鉴定,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获得扩增TLR4胞外区DNA,经序列分析后,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中,构建pPIC9K/TLR4胞外区的重组质粒;转化酵母宿主菌GS115后,G418筛选多拷贝转化子;菌落PCR鉴定后,摇菌培养,1%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并利用Western blot法鉴定.结果PCR扩增的TLR4胞外区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一致,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pPIC9K/TLR4胞外区的重组质粒.经过G418筛选后,共获得200个高拷贝转化子,菌落PCR鉴定其中5个克隆,能扩增出特异的TLR4胞外区基因片段,表明TLR4胞外区基因完全整合到毕赤酵母中;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上清中,薄层凝胶扫描分析显示诱导表达4 d的表达量达上清的50.35%,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能与TLR4单抗结合.结论利用毕赤酵母系统成功地对TLR4胞外区进行了表达及鉴定,为进一步筛选高表达菌株、蛋白纯化、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背景凋亡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机制,凋亡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证实脑出血后能量供应变化与凋亡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脑组织线粒体 ATPase-6基因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 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对象为 Wister大鼠 40只 干预以 50 μ L鼠尾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注血后分别于 12 h, 1, 3, 7 d处死大鼠,断头取血肿周围脑组织;对照组仅进针不注血.用 RT-PCR方法测定以上不同时相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组织线粒体 ATPase-6基因表达情况. TdT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 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线粒体 ATPase-6基因表达, TUNEL阳性细胞表达. 结果 出血后 12 h,1,3 d线粒体 ATPase-6基因表达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P >0.05) .至第 7天时表达明显下降 (P< 0.01). TUNEL阳性细胞在出血后 12 h开始表达 [(24.33± 2.50)个 ], 3 d达到高峰 [(214.17± 21.45)个, 7 d时仍持续较高水平 (124.88± 18.94)个 ]. 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周围水肿组织线粒体 ATPase-6基因表达无明显减少,晚期表达明显下降,在出血早期存在凋亡发生的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四血管阻断(four-vesselocculusion,4VO)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改良的Pulsinelli's4VO法建立大鼠VD模型;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和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1mRNA的表达。结果VD组大鼠的主动回避反应(activeavoidanceresponse,AAR)在2周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4周和2个月时更加明显(P<0.01),海马脑片LTP的诱导出现明显障碍;VD组2周时CA1和CA3区NMDAR1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高,DG区无明显改变;4周和2个月时海马各区表达均减低。结论大鼠海马区NMDAR与学习记忆有关,在脑缺血的早期表达增高介导了兴奋毒性作用;但在缺血后期,NMDARmRNA表达减低可能与学习记忆损害有关,为进一步进行NMDAR拮抗剂和激动剂治疗VD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脑脊液S-100、NSE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脑梗死 (CI)及多梗死性痴呆 (MID)患者脑脊液 (CSF)S - 10 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及ELISA法对 72例CI及 2 1例MID患者CSFS - 10 0、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测定 ,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 -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CI急性期组患者CSFS- 10 0、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CI恢复期组患者CSFS - 10 0、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MID患者CSFS - 10 0浓度高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 (P <0 0 5 ) ;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 (P <0 0 5 )。结论 NSE、S - 10 0蛋白可反映MID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 ,对MI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脑脊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与出血性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2002-05/12住院脑出血患者53例为脑出血组,同期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非器质性疾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病程7d内)和恢复期(>21d)、对照组于入院后3d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S-100蛋白水平;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直线回归法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与S-100蛋白相关性,出血量、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S-100蛋白相关性。结果:7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血清中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3.57±0.53),(2.24±0.18),(2.17±0.17)ng/L,P<0.01];脑脊液中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急性期患者[(2.17±0.12),(2.32±0.17),(2.08±0.13)ng/L,P<0.01]。②S-100蛋白水平:无论血清中还是脑脊液中,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急性期高于恢复期患者(P<0.01)。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介素1β与S-100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血清=0.698,r脑脊液=0.587,P<0.01);患者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S-100蛋白水平显著相关(P<0.05,0.01)。结论:炎性机制与脑出血继发性损伤有关;S-100蛋白变化可客观反映出血性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7.
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 ,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癫的疾病多由脑部病变所致 ,但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癫发作 ,如不重视 ,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收治的曾在院内外误诊的 8例糖尿病性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5 9 6岁 ;病程 10天 6个月。院外曾发现血糖增高 1例 ,首次发现高血糖 7例。血糖 13 340 6mmol/L ,平均18 9mmol/L。进一步经糖耐量试验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均确诊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88.
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BDNF和NG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唱  王景周  陈曼娥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434-3435,T00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MSC)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成年大鼠MSC。利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利用穿梭箱、水迷宫试验、ELISA方法检测注射MSC后30,60d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BDNF和NGF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D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游泳时间、错误次数和盲端时间,在造模后30和60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静脉注射MSC后30和60d,VD大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造模后30,60d大鼠脑BDNF含量[(96&;#177;27),(108&;#177;26)ng/g],NGF含量[(73&;#177;22),(89&;#177;24)ng/g]较对照组显著增高[(51&;#177;13)ng/g,(36&;#177;11)ng/g]。P&;lt;0.01;注射MSC后30,60d大鼠脑BDNF含量[(180&;#177;46),(185&;#177;5)ng/g],NGF含量[(115&;#177;29),(108&;#177;34)ng/g]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静脉注射MSC可显著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组织BDNF和NGF含量。  相似文献   
89.
AIM: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and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formalin-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NOS)-positive neurons increases in the spinal cord or rats.METHODS:ACTH was administered by intrathecal injection (i.t.)and EA stimulation on “jiaji” point was performed by 1 mA 50Hz,5mA 5Hz and 1mA 5Hz respectively.The NOS-positive neurons were assayed by NADPH-diaphorase histochemistry.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ACTH(0.5u,i.t.)and EA stimulation (1mA 50Hz,5mA 5Hz,1mA 5Hz) on “jiaji” point 30m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formalin-induced NOS-ositive neurons in the rat dorsal horn.The combinative use of ACTH (0.5u,i.t.) and EA(1mA 5Hz) caused a more marked reduction of the numbers of NOS positive neurons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ACTH or EA.Those effects were partially reversed by pretreatment with either the substrate of NOS,L-arginine (10nmol,i.t.)or opioid antagonist naloxone(10g,i.t.).CONCLUSION:These results suggests that both ACTH and EA might inhibit the formalin-induced NOS-positive neurons increases and have a synergic effect acting via a different pathway.  相似文献   
90.
背景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作为学习记忆的细胞模型逐渐被认可,但其可能机制及其与病理改变关系明确报道尚较少.目的观察四血管阻断大鼠海马CA1区LTP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选用老龄健康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分3个时相点2周、4周、2个月,每时相点大鼠10只.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电生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主动回避反应(AAR)、LTP检测,海马CA1区超微观察.结果脑缺血组大鼠AAR在2周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4周和2月时更加明显(P<0.01).对照组海马脑片可明显诱出LTP波形,脑缺血组各时相点均几乎诱不出LTP,条件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的百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但各时相点间无明显差别.脑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颗粒减少、电子密度增高,轴突脱髓鞘,次级溶酶体形成,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空泡、神经毡空泡等慢性缺血缺氧改变.结论海马脑片CA1区LTP检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大鼠短时记忆损害,是可靠的学习记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