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2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发生的非静脉曲张原因造成的出血。这类临床常见的疾病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除内镜下止血外,内镜前、内镜后的评估和治疗也是NVUGIB患者临床管理的关键。近年来内镜技术和临床管理不断完善,相关临床诊疗的国际研究和指南已经更新,但部分临床决策的争议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对NVUGIB患者的内镜诊疗前、中、后的管理现状进行回顾和讨论,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助益NVUGIB患者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 MSC Ex)对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的影响。方法: 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培养上清液中的MSC-Ex。采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对MSC-Ex进行形态和表征的鉴定。用TNF-α诱导建立LSEC血管化模型,并加入DIO荧光染料标记的MSC-Ex共培养,观察LSEC对MSC-Ex的摄取能力。采用qRT-PCR检测LSEC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CD34的mRNA相对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LSEC中Ang-2、CD34蛋白表达,采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LSEC的管腔形成能力。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cy diet,MCD)诱导的ICR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尾静脉分别注射MSC Ex(10 mg/kg)和100 μL PBS,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5次。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及检测Ang-2蛋白表达。结果: 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MSC-Ex高表达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Alix、TSG101、CD63、CD9,透射电镜显示MSC-Ex为直径约100 nm的盘状囊泡,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显示其颗粒浓度约为3.4×1011/mL。MSC Ex可被LSEC摄取,并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LSEC的管腔形成及Ang-2、血管内皮细胞标志CD34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SC Ex可限制纤维化肝组织的胶原沉积和Ang-2蛋白表达。结论:人脐带MSC-Ex可在体内外抑制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T)的育龄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和自身免疫抗体及血清 25(OH)D水平的影响。  方法  纳入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4例育龄期AT女性作为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n = 47)、对照组(n = 47),2组为平行对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生活、饮食方式指导,研究组予以甲状腺激素口服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甲状腺激素口服治疗,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不同时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及25(OH)D水平。  结果  (1)甲状腺功能: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P < 0.01),其中研究组的血清TS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34±0.33)μIU/mL VS(2.19±0.36)μ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RAb和TPO-Ab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0.56±0.38)U/L VS(4.35±1.71)U/L;(35.71±8.85)U/mL VS(77.41±19.91)U/mL](P < 0.01),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TRAb和TPO-Ab水平(P < 0.01);(3)血清25(OH)D水平:相比治疗前,研究组治疗6个后的血清25(OH)D水平明显增高(P < 0.05),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61.91±8.73)ng/mL VS(10.79±3.16)ng/mL](P < 0.05)。  结论  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短期内(6个月)的自身免疫抗体滴度,提高血清25(OH)D水平,但对甲状腺功能作用不明显,可作为低维生素D水平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辅助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管理,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测定患者营养管理前后的干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表明,营养管理MHD患者的干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使用促红素组营养改善更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加强透析病人的营养管理,细心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电子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号处理等多种电子技术获取和传递所需信息并加以处理的技术。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经过一系列的交叉、渗透、融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和科技理念,同时也促进了各学科的快速发展[1]。药物依赖的治疗是医学界的难题,自上世纪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陆续在药物依赖治疗领域得到应用[2-3]。计算机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负调控因子(SOCS)3基因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PCR3.1 SOCS3转染至体外培养的HMCs,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转染前后细胞中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高糖培养HMCs 12、24、48 h,采用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CG)、高糖组(HG)、高糖+空质粒转染(HG+PV)组、高糖+SOCS3基因转染(HG+PS)组蛋白酪氨酸磷酸激酶(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经鉴定,转染后HMCs中有SOCS3 mRNA和蛋白稳定表达;与CG组和HG+PV组相比,HG+PS组细胞中JAK2、STAT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PI显著减少(P<0.01),AI无明显差异。结论 SOCS3蛋白可能通过降低JAK2、STAT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抑制HMCs增殖。  相似文献   
67.
王欣  王晨  宋捷  李波 《中国药房》2014,(33):3107-3109
目的:考察体内彗星实验联合微核实验检测化合物遗传毒性的可行性。方法:以阳性化合物N-乙基-N-亚硝基脲为模型药物,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40 mg/(kg·d)],每组5只,灌胃给药3次,末次给药后3 h处死大鼠。进行彗星实验,收集大鼠外周血、肝、胃、睾丸组织经前处理制备成单细胞凝胶玻片进行电泳,使用Komet 6.0软件分析单细胞显微图像,每种组织分析100个细胞(胃组织50个细胞),计算尾部DNA百分含量。进行微核实验,收集大鼠骨髓细胞进行涂片,计数2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中含微核细胞(MNPCE)的数目及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药物可使大鼠外周血淋巴、肝、胃、睾丸细胞组织的尾部DNA百分含量明显增加(P<0.05),并可使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彗星实验可用于动物体内多种脏器遗传毒性的检测;微核实验可用于动物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68.
洛索洛芬为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手术后、外伤后及拔牙后的镇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热镇痛等。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9.
王冬  雷勇胜  王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2):1365-136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同时测定热炎宁颗粒中大黄素、咖啡酸、绿原酸、野黄芩苷、木犀草素、虎杖苷6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Acquity UPLC HS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35∶65)]–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分段变波长测定,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6种成分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08%~102.31%,RSD值均小于2.53%(n=6)。结论采用UPLC法对热炎宁颗粒中大黄素、咖啡酸、绿原酸、野黄芩苷、木犀草素、虎杖苷6种成分进行测定,方法操作快速,高效,准确,可用于热炎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行咽腔表面麻醉对电子喉镜检查的影响。方法?用双盲法随机将200例电子喉镜检查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一组患者咽腔用1.0%盐酸丁卡因表面麻醉(对照组),另一组用0.9%氯化钠喷雾(实验组),两组患者鼻腔均用呋嘛和1.0%盐酸丁卡因行表面麻醉,检查前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镜身。根据自设评估标准对患者表面麻醉开始至检查结束期间的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电子喉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检查时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对照组咽部不适阳性率较实验组高,程度较实验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鼻腔表面麻醉不使用咽腔丁卡因表面麻醉,不会影响电子喉镜检查的顺利完成;不行咽腔表面麻醉的患者,咽部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检查后恢复进食快,患者检查全过程的舒适度体验大幅度提高;不使用咽腔麻醉缩短了患者的表面麻醉和等候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