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432篇
预防医学   26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7篇
  2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对骨肉瘤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扫描,探讨MR动态增强诸参数与穿刺骨组织内免疫组化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30例骨肉瘤初诊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钆双胺后行MR动态增强扫描,获取骨肉瘤动态增强参数,然后对相关区域进行穿刺活检,测定活检组织的HIF-1α、MVD和VEGF表达水平。对增强参数和免疫组化因子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结果活检部位Slope、Smax、SImax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894、0.832、0.681,P0.05),与MVD也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629、0.739、0.663,P0.05),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876、0.829、0.627,P0.05);T1 onset、TP与HIF-1α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分别为-0.692、-0.667,P0.05),与MVD也呈负相关关系(γ分别为-0.574、-0.835,P0.05),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分别为-0.907、-0.830,P0.05)。结论穿刺活检部位骨肉瘤MRI动态增强参数与免疫组化三因子表达有统计学相关性,与组织乏氧因子明显相关,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能为检测骨肉瘤组织内乏氧与血管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临床上可疑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的骨组织微生物学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提高对糖尿病足骨髓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取26例符合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蜂窝组织炎、可探及骨质或溃疡中有骨暴露的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换药清创的骨组织行骨微生物培养及骨病理检查。分析骨微生物培养及骨组织病理检查的阳性率、菌种及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骨微生物培养联合骨组织病理检查确诊84.6%(22/26)的患者为糖尿病足骨髓炎。共进行38例次骨微生物培养,培养出20种细菌,1种真菌。13例患者进行了多次的骨微生物培养,10例患者骨微生物培养出多种细菌。行多次骨培养和培养出多种菌种的患者的糖尿病足病程短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清铁低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结论骨微生物培养和骨病理检查能够确诊糖尿病足骨髓炎。需要行多次骨清创或骨微生物培养出多种细菌的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感染更严重、营养状态更差。  相似文献   
53.
背景 糖尿病足(DF)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心脑血管意外是主要死亡原因。目前,缺乏对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指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层的研究。因此,筛选出一个精确地预测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指标意义重大。目的 探讨趾臂指数(TBI)对DF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2月-2016年9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无心脑血管疾病的DF患者197例。根据TBI,分为N-TBI组(TBI≥0.7,n=107)、L-TBI组(0.5≤TBI<0.7,n=41)、EL-TBI组(TBI<0.5,n=49)。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BMI)、糖尿病(DM)病程、既往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血脂指标、药物应用情况,随访36个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TBI对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9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3.5±7.9)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7%(27/197),死亡率为5.1%(10/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0.7〔OR(95%CI)=11.034(3.486,34.922)〕是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BI组、L-TBI组、EL-TBI组生存时间分别为35.24、32.81、30.56个月,三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的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因素后,与N-TBI组比较,L-TBI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4.749(1.199,18.804),EL-TBI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10.495(3.210,34.313)。结论 TBI可作为预测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且随着TBI的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并探讨影响接受外科治疗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等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1—6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354例,评估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分型、TNM分期、Masaoka?Koga分期、重症肌无力、根治性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P=0.002)、肿瘤直径(P=0.045)、WHO病理分型(P=0.051)、TNM分期(P=0.004)、Masaoka?Koga分期(P < 0.001)、根治性切除(P < 0.001)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P=0.003,危害比:10.151,95%CI:2.239~46.021)、WHO病理分型(P=0.045,危害比:3.376,95%CI:1.030~11.064)、Masaoka?Koga分期(P=0.009,危害比:5.621,95%CI:1.552~20.352)是影响胸腺瘤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胸腺瘤的早期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其外科治疗效果,积极实行根治性切除是改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术后准确的病理分析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MMP-2、MMP-9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MMP-2、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呈高表达,且随分期、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0.01).结论 MMP-2、MMP-9参与膀胱癌侵袭转移,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对其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任洁  周慧  王晨 《中草药》2019,50(4):808-813
目的研究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er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和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HR-ESI-MS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蒺藜果实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阿魏酰酪胺(1)、N-trans-p-coumaroyl-3-O-methyldopamine(2)、甲基阿魏酸(3)、咖啡酸甲酯(4)、原儿茶酸甲酯(5)、trifilines A(6)、5β-spirost-25(27)-en-3β-ol-12-one 3-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7)、tribulosaponin B(8)、isoterrestrosin B(9)、25(R)-螺甾烷-3,5-二烯-12-酮(10)、25(R)-螺甾烷-24β-羟基-4-烯-3,12-酮(11)、26-O-β-D-glucopyranosyl-(25S)-5α-furostane-20(22)-en-12-one-3β,26-dio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terrestrinone A1(13)和terrestrinone A2(14)。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蒺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8.
孟帅  崔艳丽  高源  任洁  张洁  王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401-3405
Janus激酶(JAKs)是一类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参与免疫、炎症和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凋亡和功能表达等过程。JAK1在JAK家族成员中具有最广泛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JAK1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参与炎症和免疫功能的许多细胞因子,同时避免因抑制其他JAKs所引起的不良反应。PF-04965842是辉瑞公司正在开发的JAK1抑制剂,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目前PF-04965842在中重度特异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正处于Ⅰ、Ⅱ、Ⅲ期临床研究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 MSC Ex)对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的影响。方法: 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培养上清液中的MSC-Ex。采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对MSC-Ex进行形态和表征的鉴定。用TNF-α诱导建立LSEC血管化模型,并加入DIO荧光染料标记的MSC-Ex共培养,观察LSEC对MSC-Ex的摄取能力。采用qRT-PCR检测LSEC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CD34的mRNA相对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LSEC中Ang-2、CD34蛋白表达,采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LSEC的管腔形成能力。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cy diet,MCD)诱导的ICR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尾静脉分别注射MSC Ex(10 mg/kg)和100 μL PBS,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5次。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及检测Ang-2蛋白表达。结果: 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MSC-Ex高表达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Alix、TSG101、CD63、CD9,透射电镜显示MSC-Ex为直径约100 nm的盘状囊泡,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显示其颗粒浓度约为3.4×1011/mL。MSC Ex可被LSEC摄取,并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LSEC的管腔形成及Ang-2、血管内皮细胞标志CD34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SC Ex可限制纤维化肝组织的胶原沉积和Ang-2蛋白表达。结论:人脐带MSC-Ex可在体内外抑制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T)的育龄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和自身免疫抗体及血清 25(OH)D水平的影响。  方法  纳入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4例育龄期AT女性作为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n = 47)、对照组(n = 47),2组为平行对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生活、饮食方式指导,研究组予以甲状腺激素口服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甲状腺激素口服治疗,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不同时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及25(OH)D水平。  结果  (1)甲状腺功能: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P < 0.01),其中研究组的血清TS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34±0.33)μIU/mL VS(2.19±0.36)μ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RAb和TPO-Ab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0.56±0.38)U/L VS(4.35±1.71)U/L;(35.71±8.85)U/mL VS(77.41±19.91)U/mL](P < 0.01),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TRAb和TPO-Ab水平(P < 0.01);(3)血清25(OH)D水平:相比治疗前,研究组治疗6个后的血清25(OH)D水平明显增高(P < 0.05),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61.91±8.73)ng/mL VS(10.79±3.16)ng/mL](P < 0.05)。  结论  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短期内(6个月)的自身免疫抗体滴度,提高血清25(OH)D水平,但对甲状腺功能作用不明显,可作为低维生素D水平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辅助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