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利用常规上腹部磁共振四相位图像检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肌肉体积变化与脂肪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在常规上腹部磁共振四相位图上测量L3椎体上缘水平腰背部肌肉(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多裂肌)截面积,并计算改良骨骼肌指数(mSMI)及改良脂肪分数(mFF),以健康青壮年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采用mSMI及mFF评估肝硬化患者肌肉改变的差异性,同时分析性别、年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对mSMI及mFF的影响。结果 182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用mSMI及mFF方法测得肌肉出现改变分别为16例(8.8%)、76例(41.8%),两种改良方法对检测肌肉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1)。年龄(P<0.01)、性别(P<0.01)、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病程(P=0.01)是mSMI影响因素;年龄(P<0.01)、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病程(P=0.04)是mFF的影响因素,性别(P>0.05)不是mFF的影响因素。结论 常规上腹部磁共振成像可用于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肌肉改变,mFF检测肌肉改变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SMI,...  相似文献   
162.
内皮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甘油肌注法复制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动态观察了肾脏功能与形态学变化,并用放免检测和免疫组化方法对ARF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1(ET-1)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结果显示,ARF时血、尿和肾组织匀浆中ET-1含量增较正常值增高,免疫组化标记表明ET-1表达增强主要在肾小管上皮,且ET-1含量增长情况与ARF肾组织学改变程度相一致,提法ET-1在AR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随即分为两组:A组40人、B组20人,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为正常宫内13~16周妊娠.首先对怀孕13~16周要求引产且无禁忌症者收住院治疗,完善各项试验室检查,确定孕周.A组患者,每日早晨8点、晚上8点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连服3 d,服药期间密切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第4 d早晨8:00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3 h后无规律宫缩者可重复放置,直到出现规律宫缩,最大剂量为1 200 μg.B组患者,使用利凡诺100 mg,经阴道行羊膜腔内给药法,用药后密切观察宫缩及用药反应.结果 A组所有病例均于24 h内成功引产,成功率为100%,A组患者接受2次给药者9例,末次用药至分娩时间平均为5~8 h;B组引产成功17例,成功率为85%,3例患者失败后改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引产成功,平均引产时间为36~48 h.A组所有病例表现为宫缩良好,无产后大出血出现,严格观察发现5例患者极少量出血,均少于50 ml.B组患者出现少量出血,平均约100 ml.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治疗,收到了良好的引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4.
王晓虹 《贵州医药》2007,31(12):1151-1151
我科2006年1~12月行腹腔镜不孕症手术447例均获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士长考核体系对提升护士长综合护理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多维度护士长考核体系对我院82名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考勤、患者评价、护理质量与安全、人员培训、工作量、学术、管理、志愿活动8个维度,观察考核前后82名护士长上述8个维度考核指标的得分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长的考勤、患者评价、护理质量与安全、人员培训、工作量、学术、管理、志愿活动的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 0. 01)。结论:实施多维度护士长考核体系能够实现对护士长考核的量化,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有助于护理部管理者及护士长自身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干预和指导,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保证护士长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护士长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好发于四肢软组织的肿瘤,原发于肺部者较少见,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7.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临床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防范UEX的发生成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UEX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成人UEX的特征及全过程护理管理措施,防范和减少UEX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8.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认识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CD11c、CD205、CD80与CD86、I-Ab)与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与形态结构.结果:小鼠脾脏白髓与红髓中散在分布着体积较大的不规则形树突状细胞,含量以白髓边缘区最多,依次为白髓和红髓脾索.CD11c 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3%,而CD205 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2‰.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形成数个胞浆突起.胞核略长多有凹陷.胞浆低电子密度,细胞器不发达,无溶酶体和吞噬体.结论:多种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联合标记,结合光、电镜形态学观察,能够较全面反映小鼠脾脏内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特征,为树突状细胞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CO)中毒大鼠脑内小血管结构损害的特征及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急性CO中毒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系统观察CO中毒后1d、3d、7d、14d、21d、28d脑组织血管壁结构α-肌动蛋白、Ⅳ型胶原、弹性蛋白和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O中毒大鼠脑内小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基底膜增厚、微血管闭塞、退化.α-肌动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在染毒后3d下降,其阳性单位(PU值)分别为19.74 ±3.05和2.03±0.7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染毒后21d α-肌动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开始升高,其阳性单位(PU值)分别为35.19 ±3.08和9.78 ±3.4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染毒组和对照组弹性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染毒后血管壁未发现-淀粉样蛋白的沉积.结论 CO中毒后脑内小血管发生了玻璃样变,这为阐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0.
内蒙古医科大学将网络学习及PBL教学结合运用于针灸治疗学的教学中,应用调查法、测验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判,结果 显示学生满意此教学方法 ,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也较往年提高.此方法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