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6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64篇 |
内科学 | 65篇 |
皮肤病学 | 48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51篇 |
综合类 | 246篇 |
预防医学 | 156篇 |
药学 | 100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84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8例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脂等指标测定;另选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组血浆ET-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ET-1、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均显著降低(P<0.01),NO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虽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8周后血浆ET-1继续降低,血清NO继续升高,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损害;辛伐他汀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脂,而且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评价冠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血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ACS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判定无复流者4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 μg/kg)26例,硝酸甘油组(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20例。观察给药后30 min 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2 d后安全性的终点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 Ⅲ级血流获得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65% vs 30%,P<0.05);校正的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硝酸甘油组[(72±19) vs (93±22),P<0.01],两组患者30 d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硝酸甘油组(4% vs 20%),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替罗非班组出血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略高(12% vs 1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血小板减少。结论 冠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4.
成熟的心肌细胞虽然不是终末分化细胞,但也只有有限的分裂、增殖能力[1],因此心肌梗死(M I)后,心肌不能完全修复而留下坏死区,坏死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所替代,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减少,周围心肌的工作负荷将随之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远期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现在用于M I治疗的方法通常只能改善心肌供血,不能使坏死心肌复生,心脏移植虽可替代受损心脏,但经常受到一些特定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用正常的肌细胞取代疤痕组织,增加梗死部… 相似文献
35.
136份初筛抗-HIV1+2阳性而复检阴性标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历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假阳性结果的真实情况,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检测及结果判断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试验为阳性而免疫印迹试验(WB)为阴性的标本的结果以及相关资料。结果136份筛查试验为阳性反应、WB确认为HIV抗体阴性的标本,占所有送检标本的6.70%,占筛查试验阳性标本的13.39%。136份标本中,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阳性的119份,占87.5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33份,占24.26%,S/CO值平均为0.8005(0.2319~5.544)。结论日常检测必须遵从先筛查再确认的检测程序,筛查试验阳性的不能直接出HIV抗体阳性报告,应确认后再出。 相似文献
36.
了解护士职业应激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对440名在岗护士进行调查.护士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6.1%和14.2%,两者并存者占10.6%,SDS和SAS标准分均值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职业应激总分1.96分±0.460分;心理状况与职业应激呈高度正相关(P<0.001).护士群体精神状况低下,与其职业应激密切相关.管理者应在引导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职业应激的同时,考虑到女性的社会脆弱因素及其独特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37.
目的经导管肺静脉口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近年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我院自2002年10月开展肺静脉口隔离术,目前已完成12例,报告如下.方法12例患者,平均年龄54.4岁(40~62岁),男/女:9/3.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线栓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最适线栓头端直径,并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检查缺血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兔龄5~6个月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其中假手术组3只,手术组24只。根据线栓头端直径不同再将手术组随机分为0.250.29(A组)、0.300.34(B组)、0.350.39(C组)及0.400.45mm组(D组),每组6只兔。所有兔在手术后30min、3及6h行脑PET检查,6h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查结束后,解剖观察并取脑组织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①有1/3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②手术组24只兔中,有15只模型成功,线栓进入大脑中动脉,A、B、C及D组插线成功的比例分别为3/6、5/6、5/6及2/6,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缺血30min,15只成功模型的PET结果即显示双侧基底核、颞叶、顶叶皮质葡萄糖代谢率的比值(右侧/左侧)下降,且随缺血时间延长下降越明显;假手术组无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A、B、C、D组比值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④A组6h神经功能评分<2级,TTC染色未发现明显异常;B、C及D组6h神经功能评分≥2级,TTC染色可见明显的梗死病灶。结论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最佳线栓头径为0.30~0.40mm。PET检查对早期血流量减少很敏感,可作为研究脑缺血的有效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9.
40.
增龄大鼠心肌线粒体DNA损伤及DNA修复酶γ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增龄过程中心肌组织DNA损伤和DNA修复酶表达的变化。方法:从不同月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提取DNA、RNA及蛋白。采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检测心肌DNA损伤;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A修复酶γ(Polγ)表达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DNA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水平。结果:随着鼠龄的增长,大鼠心肌组织中核DNA(nDNA)损伤不明显,线粒体DNA(mtDNA)损伤严重,DNA内8-OHdG的水平增加,Polγ的表达下降。结论:随着鼠龄的增长,大鼠心肌组织中DNA修复酶Polγ的表达下降,mtDNA损伤增加。DNA损伤与DNA修复能力下降间会引起恶性循环,最终可导致DNA损伤的增加加快心脏衰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