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院内会诊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败血症的会诊,血培养显示溶血性葡萄球菌及腐生葡萄球菌生长,两者均属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对万古霉素敏感。临床药师根据病情分析用药后给出用药建议,医生采纳,使用万古霉素治疗但疗效不佳,经外院专家会诊后使用达托霉素抗感染治疗成功。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关注专业领域的治疗指南更新,参与院内会诊是临床药师价值的体现的途径,也是促进临床药师尽快成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2.
小鼠心肌组织裂解上清液诱导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心肌上清液诱导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在Sp2/0细胞培养孔中,分别加入不同稀释度(1:6,1:12,1:24)的小鼠心肌上清液和环磷酰胺,24h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于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同时,Sp2/0细胞和小鼠心肌细胞共培养,10h后观察Sp2/0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不同稀释度(1:5,1:10,1:20,1:40)小鼠心肌裂解上清液、肝脏裂解上清液、胸腺裂解上清液及环磷酰胺诱导Sp2/0,HeLa,Hep-2和Vero细胞凋亡,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不同稀释度的心肌裂解上清液均可诱导Sp2/0细胞的凋亡,尤以高稀释度更明显;小鼠心肌细胞与Sp2/0细胞共培养10h后,少部分Sp2/0细胞出现凋亡;小鼠心肌裂解上清液、肝脏裂解上清液、胸腺裂解上清液均可引起Sp2/0,HeLa,Hep-2和Vero细胞发生凋亡,但小鼠心肌裂解上清液作用明显,且作用时间持久.结论:小鼠心肌组织裂解上清液具有明显诱导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使风疹病毒(RV)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株)上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易于观察的简便试验方法,以利于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在RV接种Vero细胞4天后,用不同pH值(4.0、4.5、5.0、5.5、6.0、7.0)的融合营养液处理细胞,继续按常规条件培养1天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RV引起的特征性CPE-多核巨细胞,染色后计数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率.同时检测在不同条件(融合时间、病毒接种初始滴度)下,多核巨细胞形成率的变化.结果感染RV的Vero细胞经过酸性融合营养液的处理,可出现RV特征性CPE-多核巨细胞.发现在37℃、pH 5.0的酸性融合营养液处理染毒细胞10 min后,继续培养1天,出现的细胞病变形态最典型,染色后计数发现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率最高,为14.7%(P<0.01).融合处理的时间对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率没有影响.随着病毒接种初始滴度的降低,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率也相应降低.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使RV在Vero细胞上产生的细胞病变清晰易观察.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螺内酯(Spi)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s)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MCs,分组如下:NG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Ald组(Ald 10-7 mol/L),A组(Spi 10-7 mol/L + Ald 10-7...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和UL83基因检测对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定期随访患者外周血进行HCMV感染检测,分别进行外周血白细胞HCMV pp65抗原血症实验和PCR技术检测HCMV UL83基因,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 ① 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 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 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 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 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肝癌组织中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表达情况及维生素K2(vitamin K2,VitK2)对肝癌细胞中PIVKA-Ⅱ的影响,探讨PIVKA-Ⅱ与肝癌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100对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PIVKA-Ⅱ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PIVKA-Ⅱ水平;将HepG-2细胞和浓度为20 μM的VitK2共同培养,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VitK2对HepG-2肝癌细胞PIVKA-Ⅱ表达的影响,MTT法测定VitK2对HepG-2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Transwell法测定VitK2对HepG-2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肝癌组织中PIVKA-Ⅱ阳性率(74.0%)高于癌旁组织中PIVKA-Ⅱ阳性表达率(25.0%,P<0.05);肝癌组织中PIVKA-Ⅱ水平(3 786.23±143.24) mAU/g高于癌旁组织中PIVKA-Ⅱ水平(167.34±21.54) mAU/g,P<0.05。对照组肝癌细胞PIVKA-Ⅱ水平为(3.43±0.04) ng/(ml·106细胞),VitK2组肝癌细胞PIVKA-Ⅱ水平为(2.57±0.02) ng/(ml·106细胞),VitK2组肝癌细胞PIVKA-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itK2与HepG-2肝癌细胞共同培养,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时VitK2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2%、16.5%、26.7%、34.8%、41.2%、46.7%。VitK2与HepG-2肝癌细胞培养24 h后,VitK2对HepG-2肝癌细胞侵袭的抑制率为37.2%。 结论 肝癌组织中PIVKA-Ⅱ呈高表达,VitK2能够降低肝癌细胞中PIVKA-Ⅱ水平、抑制肝癌细胞生长、降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8.
硒对表观遗传修饰异常会产生干预影响,阻遏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硒化物是肿瘤特异性表观标志物抑制剂,是期待开发的新型含硒表观靶向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69.
成人腹股沟疝不可自愈,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但手术方式众多,目前尚无循证医学支持的"金标准"术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以来,以其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1],逐渐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所选择接受。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和完全经腹膜外补片  相似文献   
70.
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小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 经小鼠胎盘垂直传播致胎鼠大脑皮质感染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在8 ~12周龄 B A L Bc 雌雄小鼠腹腔内接种 H C M V 后, 交配, 待孕鼠妊娠第7 天及临产时处死动物; 无菌将雌胎鼠双侧大脑皮质取出, 应用常规组织切片 H E 染色、脑压印片地高辛标记 H C M V 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及病毒分离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组织学检查发现, 雌、胎鼠脑微血管扩张充血, 脑实质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部分神经细胞已变性坏死。在胎鼠脑组织切片上, 还可见到软化灶及受染神经细胞核内 H C M V 特征性嗜碱性包涵体。原位杂交显示, 病毒核酸存在于待产胎鼠脑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核内及胞浆内。在胎鼠脑组织悬液中分离出该病毒。结论  H C M V 能通过 B A L Bc 小鼠胎盘致发育中子鼠大脑皮质感染, 发生侵袭性脑膜脑炎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