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134篇
药学   111篇
  3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摘 要:目的 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 sp. J5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及抗菌活性。结果 从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 sp. J5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14-acetoxy-15-hydroxyirpexan(1)、15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2)、3β-hydroxylanosta-8,24- dien-21-oic acid(3)、latifolicinin C(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methyl 5-(2-methoxycarbonylethy)furan-2-carboxylate(6)和5-(2-carboxy-ethyl)-furan-2-carboxylic acid(7)。化合物1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肝癌细胞(BEL-7420)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化合物5具有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棉花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活性,化合物6具有抗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活性。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7的核磁数据;菌株Coriolopsis sp. J5能代谢产生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2.
王昊  蔡毓英 《江苏医药》2000,26(1):36-37
目的 探讨减轻阿托品试验药物对老年人不良影响的方法。方法 125例人以分法注射进行阿托品试验,其中44例前列尕增生者适当禁饮。结果 前列腺增生者虽角有多有程度不同的尿潴留,但均能耐受,无一导尿,且禁饮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血电解质及尿酸均无明显影响。125例中29例出现房速,最高心室率116次/分,无1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口干。不良反应程度与剂量相关。结论 阿托品试验对于才  相似文献   
143.
红豆杉的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中的紫杉醇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但一般的提取、合成方法不仅得率很低 ,而且对资源的需求过大 ,因此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通过细胞生物工程生产紫杉醇的方法 ,包括细胞培养 ,农杆菌转化和内寄生真菌生产 ,现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碳水化合物饮料在剖宫产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6例单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术前是否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分为加速产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delivery,ERAD)组及对照组,探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术前补液、术后康复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在禁食<12 h的患者中,ERAD组较对照组补液率更低,平均补液量更少(P<0.05);ERAD组术后排气药物使用率更低(P<0.05);在无腹部手术史的产妇中,ERAD组术后24 h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发热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排气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出室血糖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中,ERAD组新生儿入观察室血糖较对照组更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可能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5.
朱越  王昊  吴巧玲 《江苏医药》2023,(11):1157-1160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泵注组(A组,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1·h-1)、间断推注组(B组,每隔30 min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0.125 mg/kg)和对照组(C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每组30例。自麻醉诱导开始每隔5 min记录三组患者rScO2相对于入室基线值的波动幅度、诱导前及插管前后的MAP和HR、手术结束-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FLACC疼痛评分和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rScO2相对基线波动幅度小于B、C组(P<0.05);B组rScO2波动小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B组诱导前后HR、MAP下降幅度最小(P<0.05),A、C组间HR、MAP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6.
近年来,癌症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然而,肿瘤耐药一直是影响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其复杂的机制仍然难以捉摸。N6-甲基腺苷(m6A)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克服耐药的潜在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最常见的RNA修饰方式,m6A参与了RNA剪接、核输出、翻译、稳定性等RNA代谢的各个环节。m6A甲基转移酶(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和RNA结合蛋白(reader)这三类调控分子共同协调m6A修饰的动态和可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m6A修饰在肿瘤化疗和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并探讨m6A修饰在克服肿瘤化疗耐药和优化癌症治疗方面的临床潜力,同时展望了m6A修饰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入院-转出时间(door-in-door-out time, DIDO)对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EV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接受EV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时间指标以及90 d预后等数据, DIDO定义为初级卒中中心的入院(入门)到转出(出门)时间, 主要结局是术后3个月良好预后, 即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用单、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DIDO时间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共320例患者[年龄(69.6±10.2)岁]纳入研究, 基线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4(11, 18)分,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为8(7, 9)分, DIDO中位时间为76(50, 120)min, 在整体人群中DIDO并不是EVT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但在早期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发病-再通时间≤300 min)中, DIDO(OR=1.030, 95%CI 1.001~1.059, P...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分析关于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初诊中高危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疗效(NCT04061876)的单臂、开放性临床试验患者,一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亚群尤其是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的动力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观察本院23例采用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的中高危aGVHD患者的疗效,同时监测其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49.
自拟斑蝥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斑蝥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0 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4例采用斑蝥汤治疗 ,对照组 5 2例采用西药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5 .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2 3.0 7%。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斑蝥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0.
回顾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4年5月至2021年1月应用Willis覆膜支架(WCS)系统治疗27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17例(63.0%)单纯应用WCS,10例(37.0%)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期间2例发生术后内漏(7%),其中1例(Ⅰ型内漏)自愈,另1例(Ⅲ型内漏)再次置入WCS治愈,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