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PMMA-涤纶布复合植入物矫正眼窝凹陷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MMA涤纶布复合植入物矫正眼窝凹陷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PMMA涤纶布复合植入物矫正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凹陷患者35例,术后随访2.5~4年。结果植入物无1例脱出,配戴合适义眼后无眼窝凹陷发生。义眼活动度内、外转动可达10~15度。结论PMMA涤纶布复合植入物效果稳定,手术操作简单,便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72.
血浊致病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医血浊致病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临床应用价值。认为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学概念,是疾病的病理枢纽。从此角度对血浊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防治血浊所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比较四种氢氧化钙制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5年8月就诊的年轻患者126例,共129个患牙,随机分为四组:A组以传统的氢氧化钙生理盐水糊剂为诱导剂、B组以氢氧化钙甘油糊剂为诱导剂、C组以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为诱导剂、D组以氢氧化钙碘仿生理盐水糊剂为诱导剂。对患者随访2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B、C、D四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7.62%、77.42%、95.74%和76.67%。除B、D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生理盐水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和氢氧化钙甘油糊剂较传统的氢氧化钙生理盐水糊剂更适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  相似文献   
74.
韩萍  王新陆 《新中医》2007,39(5):10-11
心身疾病是与社会紧张刺激、遗传素质及人格特征和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肝、肾在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性中风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病机复杂,但关键是肝肾亏虚。滋补肝肾可标本兼治,形神并调,使心身关系趋向平衡,符合心身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化浊行血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坏死、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并比较其神经功能行为积分;应用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V试剂盒检测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积分明显下降(P〈0.01),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行为症状,降低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  相似文献   
76.
77.
中风后遗症证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近 10年中医药文献 ,从病机治法、临床治疗、实验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中风后遗症证治近况 ,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 ,建议加强滋补肝肾法证治研究及基础实验研究 ,改良剂型 ,规范研究标准。参考文献 2 6篇。  相似文献   
78.
血浊,其形成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是脏腑功能失调的"果"和"因",具有致病隐匿、致病广泛、缠绵难去的特点,影响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故通过探讨血浊的形成和发展,以更好地理解血浊理论,提高对调控血浊的重视程度,为指导临床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79.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80.
<内经>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心身医学思想.从生理重视形神相关、病理重视形神相失、养生重视形神兼备、诊断重视形神俱问、治疗重视形神兼顾等方面,阐述了<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病理、预防、诊断、治疗等看作密不可分的整体,认为<内经>的有关思想涵盖了现代心身医学的主要理论,研究和发扬其心身医学理论,能拓宽思路,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心身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