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后纵韧带组织的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寻找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特异性蛋白标志。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电泳法研究OPLL患者及正常人韧带组织的双向电泳图像。采用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果两组样本均得到约1 100个蛋白质点,50个点表达有改变。切胶获得45 个蛋白质点的肽段样本,质谱鉴定为21个蛋白质或肽段。其中15个血液蛋白,其余6个蛋白中4个表达下调;2个表达上调。RT-PCR检测表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激素脱氢酶, 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及Ⅵ型胶原蛋白mRNA变化与电泳结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是OPLL的特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三甲益肝冲剂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中的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CHB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三甲益肝冲剂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及HBV-DNA的变化情况,观察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疲乏感减轻(72.0%比53.0%)、食欲增加(83.0%比65.0%)、腹胀减轻(80.0%比5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总胆红素(TBIL)复常,谷丙转氨酶(ALT)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ST、白蛋白/球蛋白比例、TBIL复常,AL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HA、LN、PⅢP、Ⅳ-C有较大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血清HA、LN、PⅢP、Ⅳ-C有较大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HB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应用恩替卡韦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能改善肝功能,疗效好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03.
两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分别行上述两种手术治疗的11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PLIF组60例,PLF组53例.术前在腰椎侧佗X线片上测量椎间高度、滑脱率、节段角度、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主观评价表等指标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术后即刻对卜述指标进行重复测量.并坚持随访,分别计算两组滑脱复位率和融合率.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PLIF:(194.3±54.7)min.(402.2±123.9)ml;PLF:(179.3±45.7)min,(367.2±102.3)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PLIF组椎间高度、滑脱率、节段角度、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的恢复与维持均优于PLF组,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率分别为96.7%、88.6%(P=0.099);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主观评价优秀率分别为56.7%(PLIF)与37.7%(PLF).结论 与PLF相比,PLIF对腰椎滑脱的矫正、椎间高度的维持、生理曲度的恢复以及椎间孔面积的扩大等指标均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临床疗效主观评价优秀率亦高于PLF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在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其成功率、并发症、安全性及其治疗修正率问题。结果肾活检成功率100%,肉眼血尿8例(4%),包膜下血肿2例(1%)。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联合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并发症及其影像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后路椎板切除联合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4例,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将患者分为疗效良好、疗效不佳2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神经功能、合并糖尿病、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脊髓压迫率、脊髓高信号等相关因素对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随访1-4年,平均2,3年。术后患者脊髓前后径及神经功能JOA评分明显提高,但颈椎曲度改善不明显。其中35例患者手术疗效良好,19例患者疗效不佳,多因素分析示患者术前颈椎曲度及骨化物横断面分型可影响患者手术疗效。本组并发症包括7例C5神经根麻痹,5例颈肩部的轴性痛和2例血肿压迫。结论后路椎板切除联合钉棒系统固定是一种适合于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前颈椎曲度及横断面骨化分型对患者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引流组(50例)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传统组(50例)应用传统的腰椎穿刺术。结果持续引流组症状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及疗效预后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讨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院自2004-2008年间,对137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联合应用电切和气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经验和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55min;切除重量平均62g;术中及术后24例输血200~400ml;术后膀胱冲洗1-3d,术后拔出导尿管时间平均6d;无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尿失禁1例,3个月后恢复自主排尿;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4~14分,平均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平均2.3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经尿道联合应用电切和气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我院2000—01/2006—12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7例,就其常见并发症以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4例,女163例,年龄6~7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52例,摔伤178例,打伤51例,其他6例。  相似文献   
109.
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报告并分析双张力带法治疗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你经双张力带法治疗后的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术后并发症如退钉、内固定失效、感染、神经损伤等,并与其它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双张力带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主要并发症为17%,较其它方法低,但约有40%的患者出现退钉的次要并发症。结论:双张力带法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训练的优点,但应注意防止  相似文献   
110.
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健脾活血利水方治疗。观察血浆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疗效、激素副作用等情况;随访6月,观察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激素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7.8%,对照组为3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能有效降低复发率。结论: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健脾活血利方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有效增加血浆白蛋白、减少24h尿蛋白定量,缓解激素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