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有三条:第一,念珠菌细胞膜固醇类成分的改变导致抗真菌药物的通透性降低。第二,唑类药物的靶酶——细胞色素P450L1A1基因突变导致唑类药物对其亲和力降低。第三,唑类药物的靶——细胞色素P450L1A1产生过多。本文就上述三条机制及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2.
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现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评价标准,应用唑类药物导致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变迁,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人群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骨伤科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2年骨伤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调查数据,对比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用药合理性,以考查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参与骨伤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明显提高,但仍存在部分医师选药失当、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 9.5)、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腺肌病灶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探讨神经纤维及其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痛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病灶组织,对照组在位内膜功能层、肌层组织中PGP 9.5、NGF的表达;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ADS痛经程度评分,并分析其与上述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PGP 9.5在ADS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中呈特异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GP 9.5、NGF的表达在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病灶中明显增高(P<0.05);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ADS腺肌病灶中PGP 9.5、NGF的表达与痛经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分别为0.520和0.688,0.543和0.503。结论 ADS在位内膜功能层中PGP 9.5的特异性表达,可能为ADS诊断提供新的途径;ADS中PGP 9.5、NGF的高表达与其痛经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的表达量,探讨其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5例(病例组),正常孕妇15例(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COMT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COMT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COMT蛋白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孕妇,提示COMT蛋白可能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ELISA检测中全自动加样引起拖带污染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对应措施。方法分别使用初检试剂检测初检标本,复检试剂检测复检标本,根据检测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在STAR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控制微机上编辑初检、复检2个加样程序。2008年以前使用永久性钢针,加样过程中加样探针需冲洗后反复使用;2009年以后全部使用一次性加样探针,设定程序也相应取消了洗涤环节。当结果判读时发现ELISA微板上从A排至H排连续出现2孔或2孔以上阳性结果时,即怀疑是由拖带污染引起的假阳性。首先进行同一检测项目初、复检结果比对,然后重新取1份血袋导管标本,连同初、复检标本,分别用2种试剂进行3孔复试,从而判断是否为强阳性引起的拖带污染现象。结果以HIV检测为例,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的6142份血液标本检测中共出现2例拖带污染现象,而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共68073份血液标本检测中未发现1例拖带污染现象。结论使用一次性加样探针可有效避免拖带污染现象的发生。同时根据不同厂家试剂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加样参数;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管理以及对血液标本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等综合整治措施,可更好地发挥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血液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五虎芷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芷、当归、马钱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白芷、当归、马钱子与其它组分分离良好,阿魏酸在0.0388~0.3104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7.16%,RSD为1.26%(n=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性好,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8.
王文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23-12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的严重病理过程,通常采用常规治疗,即改善通气功能,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酌情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了探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有效的方法,我院附属医院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沉香蛤蚧汤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甲状腺肿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我国多山各省,尤其在云贵高原和陕西、宁夏等地区的居民,患此病的甚多。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1 216例,其中重量在500 g(肿块直径8 cm)以上的巨大甲状甲状腺肿[1]51例,占4%。现就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中的麻醉、切口、术中配合及技巧、术后引流及皮肤松弛等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女35例,男1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50年,平均16年。呼吸困难5例,声嘶2例。病变部位:双侧甲状腺肿37例,单侧甲状腺肿14例,其中甲状腺肿并发甲亢4例。T3…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消毒供应室接收的6 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追溯闭环管理期间消毒供应室接收的6 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使用消毒供应追溯系统对手术室复用器械从初期购入、身份确认到使用、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发放、接收等各个环节实行闭环管理,全程采用条形码和移动信息化工具(PDA)技术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比较两组器械包欠缺发生情况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室器械包欠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对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可降低器械包欠缺发生率,从而提升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