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前房容积、前房深度状态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6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以Pentacam三维前房分析仪测定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使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中部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结果术前的平均前房容积为(153.43±21.37)mm3,前房深度为(2.72±0.33)mm。术后1周平均中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9.27±5.17)%,术前的前房容积与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呈显著负相关(r=-0.703,P〈0.001),前房深度与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亦呈显著负相关(r=-0.711,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与术前前房空间状态密切相关,Pentacam三维前房分析仪对于前房空间的量化测量为临床评估手术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后发性白内障的认识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晶状体后囊浑浊即后发性白内障 (以下简称后发障 )的发生 ,会使术后提高的视力再度下降 ,影响手术效果。据文献报告 ,后发障的发生有 2个高峰 ,分别为术后 1年和 3年[1] ,其发生率儿童约为 95 8% [2~ 4] ,成人为 7 7%~ 41% [5] 。尤其是发生在儿童的后发障往往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 ,后果相当严重。因此 ,后发障的防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 )病理生理在正常晶状体 ,上皮细胞限于前囊下、赤道部及赤道弓部 ,…  相似文献   
13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强调中医治疗的积极作用,推荐使用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等中成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该文检索2003—2020年中文文献,对上述14个中成药用于病毒性感染、肺炎等相关疾病对症治疗或支持治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不同周龄大鼠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周龄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三个周龄组:A组(12~15周)、B组(36~41周)和C组(51~55周),并以常规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观察分离即刻(D时间点)、复钙1h后(E时间点)和电刺激10min后(F时间点)心肌细胞成活率,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缘探测系统同步检测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收缩/舒张速度和钙瞬变等,这些指标均由计算机自动实时采集并记录。结果复钙1h后和电刺激10min后心肌细胞成活率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周龄越大越明显,随着周龄的增大,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峰值高度,ph)、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单个心肌细胞的长度百分比(ph/bl%)、最大收缩速率(maxi mal velocity of contraction, dL/dt)、最大舒张速率(maxi mal velocity of relaxation,-dL/dt)和钙瞬变幅度(FFI)降低,ph在A组、B组和C组分别为(0.14±0.06),(0.12±0.05),(0.11±0.05)μm;ph/bl%分别为(9.17±3.54)%、(7.14±2.58)%和(6.56±2.36)%; dL/dt分别为(2.01±0.74),(1.82±0.51),(1.51±0.56)μm/s;-dL/dt分别为(2.10±0.75),(1.70±0.62),(1.41±0.52)μm/s;FFI分别为(0.38±0.05),(0.35±0.04),(0.25±0.05)。其中C组ph/bl%、 dL/dt、-dL/dt和FFI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分别为27%,26%,33%和31%。结论随着周龄的增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成活率下降,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降低,钙瞬变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血循环中不同分子量多聚体形式的脂联素(APN)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148例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是否并发冠心病又分为单纯高胆固醇组(n=68)和并发冠心病组(n=80),另选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与高胆固醇组相匹配的健康查体者(健康对照组,n=84)。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病、肾脏疾病及重度吸烟人群。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分子量APN和中分子量APN在单纯高胆固醇组显著增加[高分子量APN亚组:(4.98±0.87) mg/L vs. (2.51±0.33) mg/L,P<0.01;中分子量APN亚组:(2.20±0.36) mg/L vs.(1.01±0.15) mg/L,P<0.01],而在并发冠心病组患者中显著降低,且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其它APN多聚体相比,高分子量APN与冠心病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r=0.345,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325,P<0.05)及尿酸(UA,r=-0.472,P<0.01)水平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分子量APN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3;P<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高分子量APN水平的降低与并发冠心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观察夺获控制功能对双腔起搏器工作电压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 10例适合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双腔组和夺获控制组 ,每组 5例 ,前者安装 Dromos DDDC普通双腔起搏器 ,后者安装 L ogos DDDC夺获控制型双腔起搏器 (均为德国 Biotronik公司产品 )。常规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导线 ,脉冲发生器埋植在左前上胸壁。对夺获控制组除测定常规参数外 ,还在术中开启夺获控制功能并自动校正。两组患者在术后 2 4h、1周、1个月、3个月和 6个月随访 ,以动态心电图观察起搏效果 ,并对起搏器进行程控调整。结果 两组起搏器植入参数差别无显著性 ,随访期间均能安全起搏。术后 6个月夺获控制组心室常规工作电压明显低于普通起搏组。结论  (1)与普通双腔起搏器相比 ,夺获控制型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安全性明显增加 ,能在非预期性或临时性起搏阈值增加时提供安全起搏。(2 )夺获控制型双腔起搏器的常规工作电压明显低于普通双腔起搏器。(3)由于夺获控制过程也是耗能的过程 ,故其对双腔起搏器工作寿命的净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价。 (4)与美国 Pacesetter公司的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 (Microny、Regency SC / SR )相比 ,这种夺获控制功能存在如下缺点 :1不能自动测定起搏阈值和极化电位 ;2刺激脉冲电压的增加不是  相似文献   
137.
我院自1993-02~1997-02,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内双径路85例。为探讨其对房室结内双径路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作者选定相应的指标对患者进行了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经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3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摘要)刘朝中王文清谈维洁黄丛春毛树森孙晓丽本研究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和P物质的变化。病人2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4.1岁,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冠...  相似文献   
139.
本文通过经冠脉内给麦角新碱(0.22mg/kg)诱发健康犬(11只)冠脉痉挛,观察冠脉痉挛前后的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血浆血管紧张素Ⅰ和Ⅱ、心房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肺和心肌的病理改变,发现冠脉痉挛后最先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以后分别为血流动力学和心室壁运动异常,造成急性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建立了冠脉痉挛致急性左室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并且发现血管紧张素Ⅰ和Ⅱ、心房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急性左室功能改变有关,在急性左室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中,肺血管及组织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B超检查指标与肝动脉栓塞术疗效及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PH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术前AFP、肿瘤直径、病灶个数等基础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根据入组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A组)和预后良好组(B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超检查指标与PHC肝动脉栓塞术疗效及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结果:B组患者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收缩期峰值、肿瘤直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0.05)vs(0.40±0.04),(81.03±13.16)vs(73.03±10.16),(4.12±0.43)vs(3.98±0.39),均P<0.05]。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肿瘤直径等B超检查指标与PHC患者预后均呈现显著负相关(r=-0.571,-0.492,-0.411,均P<0.05)。B超对PHC患者早期复发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0.943、0.951、0.922。Kappa值为0.866,说明B超指标诊断早期复发与金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B超检查指标可用于评估PHC患者肝动脉栓塞术的疗效,并可较好诊断PHC早期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