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分析头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分离的细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对246例头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或其表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用VITEK TWO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的细菌病原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分离菌株294株,革兰阴性菌168株(57.1%),革兰阳性菌126株(42.9%)。检出率最高的五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4%)、大肠杆菌(20.4%)、表皮葡萄球菌(18.4%)、肺炎克雷伯菌(15.4%)和铜绿假单胞菌(9.5%)。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0%和26.7%。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2.9%和55.6%。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类抑制剂复合物的敏感性较好。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及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结论 头面部鳞状细胞癌组织分离的细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比例略高于革兰阳性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 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 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可能和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Mimics14. 11软件数字化结合3D打印模型模拟手术辅助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的手术设计。 方法 筛选1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将患者的骨盆及全套内固定物的薄层CT数据导入Mimics 14.11软件,进行骨折三维建模、骨折块虚拟复位、建立骨盆内固定物标准件库、选取最佳匹配的钢板及螺钉。3D打印出患者1:1的骨盆实体模型, 在模型上按照数字化设计进行模拟手术,将骨盆重建板的位置、钉道长度和方向同数字化设计比较,确定术中使用的钢板及螺钉。最后,按照术前演练进行实际手术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 结果 模拟手术共植入2块重建钢板和15枚螺钉,钢板植入的位置、螺钉植入的方向均与数字化术前设计高度一致,钉道长度与数字化术前设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的手术效果一致。 结论 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实现了复杂型骨盆骨折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  相似文献   
74.
根据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的安排 ,大连市烧伤治疗中心自 1 997年 1月 - 1 999年 3月对湿润烧伤膏 (MEBO)进行Ⅲ期临床观察 ,治疗组 (MEBO)1 0 0例 ,对照组 (SD -Ag) 50例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性别 :在 1 50例患者中 ,男性 1 2 8例 ,女性 2 2例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见表 1。表 1 两组性别构比较组别 (例数 )男 ( % )女 ( % )男∶女MEBO( 10 0 ) 85 .0 15 .0 5 .7∶1SD -Ag( 5 0 ) 86.0 14 .0 6.1∶1  X2 检验两组比较 X2 <1 P >0 .0 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年龄 :在 1~ 65岁之间 ,两组年龄比较…  相似文献   
75.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国尿石症的发病率达5%~15%,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近1/4[1]。多年来随着体外震波碎石技术(ESWL)及腔内泌尿外科技术(URSL.PC-NL)的应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如肾铸型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性结石等),由于微创治疗效果满意,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需开放手术的比例不足6%[2]。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部乳房外湿疹样癌彻底切除后创面应用阴股沟皮瓣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女性会阴部阴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和手术切除术后缺损创面大小,设计同侧的阴股沟皮瓣修复外阴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结果 5例外阴部乳房外湿疹样癌患者切除后阴股沟皮瓣修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年,术区外形良好,未见复发,效果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旋转修复方便,适合修复外阴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足母]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足母]趾腓侧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足母]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趾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78.
丹参及β-七叶皂甙钠对烫伤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及β-七叶皂甙钠对烫伤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烧伤后AL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作30%TBSAⅢ度大鼠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盐水组、丹参组、β-七叶皂甙钠组及联合组,另设假烫对照组,每组9只。烫伤后24h取静脉血测外周血白细胞粘附聚集(LAA);取肺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肺组织湿干重量比(W/D)。结果 丹参组、β-七叶皂甙钠组及联合组外周血LAA、肺组织MPO及MDA、肺组织W/D明显低于盐水组,联合组最低;SOD含量明显高于盐水组,联合组最高。外周血LAA与肺组织MPO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丹参及β-七叶皂甙钠可减轻中性粒细胞(PMN)在肺内的聚集、粘附,减轻氧自由基(OFR)及其代谢产物对肺组织的损伤,增加抗氧化剂含量,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水含量,对烧伤后肺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9.
目的:介绍外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严重电烧伤、热压伤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以来,我科共利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电烧伤5例,足背热压伤4例,足跟部慢性溃疡3例。结果:12例皮瓣,10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因蒂部张力过大而致其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4年,外形满意,功能良好,均重返工作岗位。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供瓣面积大,血运可靠,且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该皮瓣对于小腿中下1/3、足跟、内、外踝及足背等较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湿润烧伤膏治疗腹壁会阴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腹壁会阴部术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50%葡萄糖液加胰岛素1单位局部涂擦后用MEBO,以蝶形胶布将裂开之皮缘对合固定。结果:54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结论:MEBO与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治疗腹部会阴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创面可促进愈合,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