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41篇 |
内科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70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64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31.
肺部肿瘤首过期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首过期灌注值和强化峰值来描述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和肺部转移瘤的灌注特征.资料与方法 92例肺部肿瘤患者(包括48例周围型肺癌,31例中央型肺癌,13例单侧肺转移瘤)接受检查.注射对比剂同时屏气,在固定层面连续扫描30层(1层/s).分别以整个肿瘤、肿瘤富强化区、肿瘤少强化区取感兴趣区来评价其时间密度曲线.通过Miles最大斜率法计算灌注值和强化峰值,依据肿瘤大小、位置(中央型/周围型或转移瘤)及病理类型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大的肿瘤(直径>4cm)的灌注值及强化峰值明显低于小的肿瘤(直径≤4c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不考虑大小因素,中央型肺癌的灌注值与周围型肺癌的灌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者的强化峰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中央型肺癌与转移瘤灌注值及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周围型肺癌与转移瘤灌注值及强化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上述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灌注值及强化峰值与肿瘤大小位置有,但与病理类型无,可以对不同大小、位置的肿瘤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MRA与MR管壁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行3.0T HR-MRI多序列动脉瘤管壁成像的患者50例,共65例动脉瘤,其中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于检查前后行DSA检查,与DSA做比较,评估CE-MRA与MR-VWI对动脉瘤管腔形态学测量精准度;再对动脉瘤增强前后进行诊断分析,观察瘤壁情况以评估动脉瘤的不稳定性。结果 (1)21例行DSA检查的动脉瘤最大径均值为(12.35mm±8.57mm),CE-MRA和MRVWI在颅内动脉瘤最大径测量上的结果与在DSA上测量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1、0.118)。(2)65动脉瘤瘤体平均最大径为(6.9mm±6.1mm),动脉瘤管壁增厚及瘤壁增强率为41.54(27/65),瘤壁强化情况与瘤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瘤体的增大,瘤壁强化率呈增高趋势。结论 CE-MRA与MR-VWI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精准显示动脉瘤管腔的形态学结构,也可以较传统的MRA提供更多的瘤壁信息-如瘤壁的增厚强化、附壁血栓等,对颅内动脉瘤管壁的不稳定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3.
234.
235.
236.
目的:以单侧大脑前循环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DWI的拉伸指数模型、单指数模型的各参数值在左、右半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申请头颈部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在无MRI检查禁忌及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单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的扩散加权检查。采用的b值序列是:0、5、10、20、50、100、200、400、600、1000、1500、2000、3000s/mm2,通过工作站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布扩散系数(DDC)值和α值三个参数。根据颈内动脉系统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A(无狭窄)、B(轻、中度狭窄)、C(重度狭窄或闭塞)三组,统计各组左右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各参数值,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法比较两侧值的组间差异及组内差异。结果:进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39例,其中A组11例,B组13例,C组15例。经统计学检验发现,ADC值、DDC值的左右侧差值及左右侧比值的对数值的各组间比较、C组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DC值的左右侧差值及左右侧比值的对数值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DC值的左右侧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比值的对数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值的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多b值DWI技术定量分析大脑前循环狭窄时,单指数模型的ADC值和拉伸指数模型的DDC值在无动脉狭窄和狭窄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明显体现,而DDC值对不同程度狭窄者之间的差异更敏感。 相似文献
23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所获得的相关CT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随访确诊肺栓塞24例,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出24例累及152处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4处,肺叶动脉52处,肺段动脉82处,亚肺段动脉14处。152处病变中偏心性充盈缺损为58处,中心性充盈缺损为49处,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为21处,附壁血栓型为24处。漏诊0例,误诊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全面地显示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结论: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时、准确、无创,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查办法,有望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38.
CT引导下肝脏肿瘤酒精注射治疗的技术及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肝脏恶性肿瘤经皮穿刺酒精注射 (PEI)治疗的技术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16 8例患者中 2 6 5个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行PEI,每次治疗注射足量酒精 (5~ 40ml) ,并尽可能使酒精弥散区覆盖全部或大部肿瘤。治疗后 3个月行CT多期扫描或增强MRI复查。结果 2 6 5个病灶在CT引导下成功施行了PEI治疗 ,其中 37个位置靠近膈肌或肝硬化结节干扰B超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清 ,只能在CT引导下行PEI。对于体积小、位置深不易穿中的病灶 ,应用可弯曲穿刺针可减少穿刺次数 ,缩短操作时间。 117个≤ 3cm的肿瘤行PEI治疗时酒精覆盖全部病灶 ,3个月后复查 87.2 %的病灶完全坏死 ;酒精覆盖全部病灶的 3~ 5cm肿瘤 6 4个 ,3个月后复查 73.4%的病灶完全坏死 ;部分 3~ 5cm肿瘤以及全部 >5cm的肿瘤行PEI结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 ,均大部分或完全坏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作为引导工具 ,可对B超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灶行PEI治疗 ,CT引导PEI对酒精弥散范围显示清楚、注射酒精量足、治疗次数减少、小病灶的完全坏死率高 相似文献
239.
240.
体外力学性能测试是评估血管支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其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径向支撑性能测试的平面压缩法、V型槽压缩法和径向压缩法,并研究了压缩速率和压缩周向位置对支撑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法研究了压缩速率和压缩周向位置对柔顺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选取最优测试方案,测试了本文在不同外径(1.4、1.7、2.4 mm)下设计的三种支架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BVS)(BVS1.1,Abbott Vascular,美国)的支撑性能和柔顺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支撑性能测试方法得到的压缩载荷—压缩位移曲线整体趋势一致,但归一化支撑力差异较大;平面压缩法更适合对不同外径、不同结构血管支架的支撑性能进行对比测试;压缩速率对支撑性能和柔顺性能测试结果无显著影响;压缩周向位置对采用平面压缩法、V型槽压缩法测试支撑性能和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柔顺性能有较大影响。综合比较,本文所设计的三种支架相对BVS支架其径向支撑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研究对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