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法碎核行核性硬核白内障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8例(48只眼)白内障先行晶体核前半部乳化雕刻,然后将晶体残核脱出囊袋,手法碎核后将其取出。结果:48例均完成了前期乳化雕刻及后期的手法碎核,乳化时间最短为48秒,最长为2分12秒,平均1分14秒;48例均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2周矫正视力>0.545例(93.7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及高眼压。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法碎核行核性硬核白内障除,弥补了囊外除与超声乳化手术各自的不足,为硬核白内障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了对142例(162只眼)行上方角巩缘上5.1-5.7mm斜形自闭式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及硬性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上角巩缘一次直接穿刺进入前房人3.2mm斜形自闭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除后扩大切口至5.1-5.7mm并植入光学部直径5.0-5.5mm硬性PMMA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术后3天≥0.5为75.1%,术后1周≥0.8为71.8%,术后1月≥0.8为80.1%;术后平均散光;术后1周为1.24+/-0.76D,术后1月为1.02+/-0.63D,术后3-6月为0.82+/-0.59D。结论:上方角巩缘斜形自闭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及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小,切口自闭性能良好,手术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查明疫情暴发原因。方法:以疾病的临床诊断结合个案调查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校学生235人,临床诊断水痘14例(5.96%),临床诊断和和流行病学调查均不支持该病例为疫苗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结论:该案例为一起与疫苗接种偶合发生的水痘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囊外除及针吸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Postertior contin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利用撕囊镊对白内障除术中后囊膜破裂8例(8只眼)行PCCC,4例联合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8例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8例后囊膜破裂后行PCCC眼均成功完成PCCC,术后观察6月-3年(平均19月),8例视轴均清晰,无明显的人工晶体光学部偏中心或人工晶体异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结论:PCCC可有效避免部分术中后囊膜破孔进一步放射状撕裂,保持周边后囊膜的完整性,使人工晶体稳固于囊袋内。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超声乳化摘除及针吸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利用撕囊镊对10例(10眼)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眼行PCCC,5例联合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10例后囊膜破裂后行PCCC眼9例成功完成PCCC,1 均植入后房人工晶体。术后观察1月~3年(平均16月),9例行PCCC眼视轴均清晰,未发生视网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无明显的人工晶体光学部偏中心或人工晶体异位。结论:PCCC可有效避免后囊膜破孔进一步无限放射状撕裂,保持周边后囊膜的完整性。使人工晶体稳固于囊袋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1例(81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0.5者占85.19%,视力≥0.3者占88.89%,并发症主要包括;晶状体后囊破裂5眼,占6%,角膜纹状混浊16眼,占19%,前房纤维素性渗出6眼,占7%,后囊混浊10眼,占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眼,占16  相似文献   
18.
王毅  王才根等 《嘉兴医学》2000,16(4):198-199
目的:观察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Ⅱ期和I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Ⅱ期植入10例,I期植入9例 随访3-24个月。结果:19例最佳矫正视力0.1-1.2,0.5以上13例(68.24%),1.0以上4例(21.05%),无此型人工晶体植入直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此型人工晶体在无后囊膜支撑,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植入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此特殊情况下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二次撕囊术 (secondarycapsulorhexis)的方法和作用。方法 :对 6例因皮质膨胀或液化眼行计划性的二次撕囊 ;10例行非计划性的二次撕囊 ,其中 3例因撕囊口过小难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状体 ,3例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时前囊膜切迹破裂 ,4例因撕囊口偏中心 ,为防止囊膜收缩综合征发生以致遮盖瞳孔区而行二次撕囊。结果 :二次撕囊术后完成前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 13眼 ,16眼均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状体。结论 :二次撕囊术可使晶状体皮质膨胀或液化的白内障眼易于完成前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 ;可避免白内障术中前囊膜切迹破裂以至进一步放射状撕裂 ;可维持完整曲线形撕囊口边缘 ,防止发生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光学部偏中心 ,囊襻异位 ;使过小撕囊口易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状体 ;使撕囊口偏下而让难于被吸除的上方赤道部残收稿日期 :2 0 0 2 -0 3 -2 6;修回日期 :2 0 0 2 -0 6-0 4作者简介 :周坚强 ( 1973 -) ,男 ,嘉兴人 ,眼科医师。通信作者 :周坚强 (E -mail:zhjq @mail.jxptt.zj.cn)。余皮质易于被吸除 ;可减少或避免过小前囊膜撕囊口或明显偏中心撕囊口发生囊膜收缩综合征 (capsulecontractionsyn drome)等。  相似文献   
20.
本人经临床摸索,设计了一种能灌注的人工晶体植入钩,使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更为简便和安全可靠。现予介绍:一、器械设计:取4(1/2)号皮试针头1只,于针头前1/3处折成S 形,二个弯度间距离约2mm,弯度角分别约50度,再在后1/3处向相反方向弯转45度,距针尖端弯角约1mm 处截去针尖多余部分,针尖端弯角凸面用锉作一约0.5mm 小孔,针尖部断端针孔予封闭后磨光(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