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目的 研究HBV信号肽区热点变异与重症乙型肝炎发生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 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方法检测68例HBeAg阴性的重症乙型肝炎病人(其中急性重肝6例、亚急性重肝38 例、慢性重肝24例)及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T1862、A1896变异情况。结果 急性重肝的A1896、T1862变异分别 为66.7%(4/6)、0(0/6);亚急性重肝42.1%(16/38)、15.8%(6/38);慢性重肝 25.0%(6/24)、16.7%(4/24);慢性肝炎 45.5%(20/44)、2.3%(1/44)。重症乙型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T1862变异率有显著差异(P<0.01),A1896变异率无显 著差异(P>0.05)。结论 提示T1862变异与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密切相关。而A1896变异与乙型肝炎重症化进程是否有 关还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筛检常见的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的方法。方法通过PCR定向点突变 ,构建最常见的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 (YMDD变异株 ) ,并建立相应的错配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检测此变异株。结果PCR成功引入点突变 ,构建了YMDD变异株的克隆 ,同时错配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可有效区分YMDD变异株和HBV野毒株。结论采用PCR的方法可诱导定向点突变 ,错配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可用于筛检临床常见的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 (YMDD变异株 ) ,为临床监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 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 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 .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 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34.
抗 HBe阳性的HBV感染者存在两种临床现象 ,即表现为HBV低复制水平的无症状携带 (AsC)和HBV高复制水平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CAH)。两者均可存在HBV前C终止密码的变异[1] 。可能在HBV基因中 ,存在其他重要变异而导致此两种不同的临床现象。本研究旨对抗 HBe阳性的AsC和CAH各 14例HBVX区序列测定 ,研究X基因变异与病变活动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病人 :14例AsC和 14例CAH均为我院 1998~ 1999年门诊或住院收治的病人 (表 1)。AsC和CAH组病例均为HBsAg( )、抗 HBe( )。诊断符…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S基因序列特点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sAg和抗-HBs共存的内在相关性以及HBsAg+/抗-HBs+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共收集49例HBsAg+/抗-HBs+CHB患者的血清HBVDNA样本,采用PCR-RFLP及测序法鉴定其基因型,并与267例HBsAg+/抗-HBs-CHB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进行比较。对6例HBsAg+/抗-HBs+CHB患者(Ⅰ组)的HBVS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HBsAg+/抗-HBs-CHB患者(Ⅱ组)进行对比,分析变异种类及频率等的差异。结果 HBsAg+/抗-HBs+CHB患者HBV基因型B、C及B/C混合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63.3%(31/49)、26.5%(13/49)、10.2%(5/49),而对照组上述构成比分别为52.8%(141/267)、46.1%(123/267)、1.1%(3/267),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HBsAg各区段,特别是主要亲水区(MHR)的变异位点明显多于Ⅱ组;发现了若干新变异、少见的W196和C69终止突变,1例患者检测到G145R变异。某些患者HBsAgMHR-2(包含a决定簇)并未发现变异。结论 HBV基因型的差异及HBsAg变异增多可能是部分CHB患者出现HBsAg+/抗-HBs+的原因之一;基因型B或B/C混合感染相对更易出现HBsAg+/抗-HBs+。HBsAg变异增多是CHB患者出现HBsAg+/抗-HBs+的重要机制之一。某些患者HBsAgMHR-2并无变异,提示HBsAg/抗-HBs共存还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分析109例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感染病毒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多标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结果 109例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7例,肝癌4例.13基因型HBV感染者9例,占8.3%,C基因型感染者50例,占45.9%,C/D基因型重组体32例,占29.4%,D基因型感染者18例,占16.5%,C基因型、C/D基因型重组体为主要基因型.经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测序检测,鉴定9份B基因型HBV,均为Ba亚型.50例C基因型HBV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分布情况:Cl亚型27例,占54%,C2亚型23例,Cl亚型比C2亚型感染者多.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HBV Ba基因亚型感染者分别为8例(9.1%)、1例(5.8%)和0例;C2基因亚型感染者分别为17例(19.3%)、8例(47.5%)和2例(50%);C/D基因型感染者分别为29例(33.0%)、2例(11.9%)和1例(25%),随着病情加重,Ba基因亚型和C/D基因型感染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C2基因亚型感染者所占比例增加.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以Cl基因亚型为主,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存在C/D基因型重组体.C2基因亚型HBV感染预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37.
中国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并结合测序法,对来自全国7个中心的共511份B基因型感染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511份B基因型样本经亚型分析,确定全部为Ba亚型,未发现Bj亚型的存在。结论流行于我国南方及北方地区的乙肝病毒B基因型毒株绝大部分为Ba亚型,Bj亚型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泛昔洛韦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性的产生与多聚酶基因变异的可能关系。方法 慢性HBV无症状携带者29例,接受泛昔洛韦和胸腺肽联合治疗,15例单用胸腺肽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时间为半年,随访半年,收集每位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半年系列血清标本,进行血生化、HBV DNA定量和HBV标志物等常规检测,同时应用PCR的方法扩增HBV聚合酶基因B区和C区序列,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  相似文献   
39.
肾癌肿瘤相关抗原G250/MN/CAI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G250/MN/CA Ⅸ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鉴定。方法 从肾癌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G250/MN/CA Ⅸ全长cDNA,将获得的cDNA片段插入pET22b(+)表达载体,转化BL-21大肠杆菌中,以IPTG诱导进行蛋白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观察结果,实验验证。结果 克隆的G250/MN/CA Ⅸ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构建重组质粒pET22b(+)/G250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G250/MN/CA Ⅸ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 成功完成G250基因克隆,为在G250蛋白纯化基础上进行抗体制备和G250功能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0.
本实验利用椭偏光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光学硅片上装配人类免疫球蛋白G作为感应层,利用能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对样品中人类免疫球蛋白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证实利用该系统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的能力,探索该系统在临床检验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