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7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4篇
  3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新生的影响,以及血管生成素-1(Ang-1)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小剂量辛伐他汀(1 mg·kg-1·d-1)组、中剂量辛伐他汀(10 mg·kg-1·d-1)组、大剂量辛伐他汀(40 mg·kg-1·d-1)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动物模型.术后次日起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辛伐他汀4周.检测缺血区心肌新生血管密度、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Ang-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小剂量及中剂量辛伐他汀组缺血区心肌新生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各剂量辛伐他汀组Ang-1蛋白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强(P<0.05);小、中剂量辛伐他汀组LVMI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大剂量组LVMI则进一步减小(P<0.01).结论:小、中剂量辛伐他汀可促进AMI后心肌血管新生;辛伐他汀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上调Ang-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2.
消毒供应中心是专业清洗手术器械的科室,每天要清洗大量的手术器械来满足各临床科室和手术室的需要.其中,管腔器械约占手术器械的2%,如侧孔吸引器头、人流吸引器头等.由于吸引器头较长,呈管状,且管径小,管腔狭窄,不容易与清洗剂、清洗刷接触,故清洗难度大.我科采取了科学化、规范化的洗涤方法,保证了手术管腔器械的彻底清洗,通过每月定期抽检,以及临床科室和手术室的反馈意见,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痛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3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7.1%,各组Ig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系既有相同性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鸡蛋和牛奶是所有疾病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两种食物.食物不耐受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通过检测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以探讨mtDNA突变在恶性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38例恶性淋巴瘤组织及其对应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DNA,经PCR扩增部分mtDNA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mtDNA序列.以外周血淋巴细胞测序结果作为对照,确定肿瘤组织mtDNA的突变.结果 18例(47.4%)恶性淋巴瘤组织中发现25个突变,25个突变发生在15个核苷酸位点,其中21个突变位于mtDNA的D-Loop区,4个突变位于mtDNA的编码区,D-Loop发生变异的频率是编码区的4.26倍.13个(13/25,52%)突变位于mtDNA多态性位点.结论 恶性淋巴瘤组织中存在mtDNA的突变,mtDNA突变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离鉴定土壤来源的真菌菌株PHF-9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结果:从菌株PHF-9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包括一个吲哚生物碱类新天然产物,命名为Exopi-siod 1。MTT检测显示Exopisiod 1对A-549,Hela,PANC-28和BEL-7402肿瘤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76.3,77.2,107.5和89.5μmol·L-1。Exopisiod 1作用后的A549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相关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显示细胞凋亡百分率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土壤来源的外瓶霉属真菌可以代谢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哚生物碱,初步推断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36.
王惠  杨树钢  王勇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39-2741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醇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进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地诺前列醇栓组及缩宫素组各21例,地诺前列醇栓组采取地诺前列醇栓阴道后穹窿放药引产,缩宫素组静脉滴注缩宫索引产,观察两组引产所需时间、用药后6h、12 h宫颈Bishop评分、药物起效时间、产程情况及其围产儿情况、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 地诺前列醇栓组用药到临产时间、用药到宫颈口开全时间分别为(6.18±4.48)h、( 12.62±8.03)h,短于缩宫素组的(10.21±5.42)h、(18.87±9.14)h(t=2.62、2.35,均P<0.05);用药后6h、12 h地诺前列醇栓组评分为(7.52±2.44)分、(9.03±1.96)分,优于缩宫素组的(5.97±1.95)分、(7.13±2.12)分(t=2.27、3.02,均P<0.05);地诺前列醇栓组潜伏期平均(9.91±1.73)h大于缩宫素组(8.72±1.34)h,活跃期(4.36±0.66)h小于缩宫素组(5.84±1.02)h,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9、5.58,均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地诺前列醇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可促进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分离纯化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活性。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超滤、CM-Sepharose FF、DEAE-Sepharose FF及Q-Sepharose HP离子交换、Butyl Sepharose HP疏水色谱以及Superdex 75凝胶过滤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抗肿瘤组分;SDS-PAGE及MALDI-TOF质谱进行鉴定;采用MTT法考察其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得到一分子质量约为72 kD的抗肿瘤蛋白(EPS72)。该蛋白对肝癌Bel-7402细胞、肺癌A549细胞等多种人癌细胞株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纯化的蛋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甲氧氯普胺为胃肠道常用止吐药,也用于预防和治疗抗癌药物、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及手术后呕吐等。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亦日渐增多,而误诊病例报告也随之增多[1~2]。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甲氧氯普胺致锥  相似文献   
139.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疾病控制现状,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哮喘相关知识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进行调查.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相关知识得分(60.70±9.88)分,处于中上水平;服药依从性总分(14.69±3.57)分,处于中等水平;病情控制总分(18.09±5.03)分,其中完全控制4.90%,部分控制43.14%,未控制51.96%.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水平低下.应加强医患沟通,进行长期、规范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140.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呈增多趋势,由于心内、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先心病患者能够健康的牛长至生育年龄[1].因此,埘于妊娠合并先心病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161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