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在麻醉诱导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减轻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引起的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啡诺组、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全身麻醉诱导时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mg、芬太尼100μg、0.9%氯化钠2ml,注射完毕后30 s以0.5 ml/s的速度注射丙泊酚2 mg/kg行麻醉诱导,120s后给予1%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并记录三组的注射痛发生情况及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呛咳等不良反应.结果 芬太尼组和布托啡诺组注射痛发生率[10%(5/50)、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82%(41/50)](P< 0.01),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2 mg布托啡诺预处理可减轻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的注射痛,且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分析63例65岁以上L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顺利完成LC,中转开腹6例。术后胆瘘1例,肺部感染4例。全组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无胆管狭窄、残余小胆囊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充分术前准备、严格选择病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监护,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也可以施行LC。  相似文献   
153.
<正>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DSA、US、CT、MRI等)的引导下,对疾病作出独立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治疗属性上是微创的腔内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其手术麻醉并发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导管、支架和封堵材料脱落留  相似文献   
154.
王惠霞 《甘肃医药》2009,28(5):387-388
目的:建立平热口服液中栀子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orb 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2:8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柱温:室温。结果:栀子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4—0.19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386.1X-5.65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9%,RSD为0.55%(n=6)。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平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5.
赵晓虹  高成杰  王建  王惠霞  刘健 《重庆医学》2012,41(10):959-960,963
目的测定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时成年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质量指数20~30kg/m2,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首先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啶缓慢静脉注射(5min注射完毕),C组患者给予相同方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10min后开始麻醉诱导。瑞芬太尼TCI 5min后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的比率为1.2。结果 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麻醉诱导时,D组和C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的Cp50分别为2.88μg/L和3.72μg/L,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2.75~3.02μg/L和3.54~3.89μg/L。结论成年患者在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麻醉诱导时,D组和C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分别为2.88μg/L和3.72μg/L,右美托咪啶能减少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这可能与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具有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观察并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闭环靶控组(CL组)和开环靶控组(OL组),每组40例。设定目标BIS值为50~60,OL组由麻醉医生根据BIS值调节血浆靶浓度,CL组在置入喉罩后开启闭环靶控模式。维持BIS值50~60,两组均在诱导开始时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6.0ng/ml。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除喉罩时间、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记录术前1天和术后1、3、7天的MMSE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IL-6和CRP水平。结果 与CL组比较,OL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1天,术后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天相比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1天、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P在T7、T8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在时间点T4...  相似文献   
157.
侯桂霞  王惠霞 《陕西中医》2001,22(10):634-634
阿胶系一种名贵常用的中药材 ,其性平、味甘 ,主要功能为滋阴润燥、补血、止血。人们常以此入药或保健补品 ,现在市场上有假阿胶出售 ,服用后影响疾病治疗 ,达不到治病强身作用。现将识别方法介绍如下 :阿胶的性状鉴别 :阿胶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马科动物驴的皮 ,经煎熬 ,浓缩而成干燥的胶块。呈长方形或方形胶块。常用简单检查方法 :1外观直视检查 :呈黑褐色或棕黑色 ,平滑而有光泽 ,碎片对光照视显琥珀色半透明状 ,质坚脆易碎 ,不发软粘合。以色匀、质脆、半透明、断面光亮、无腥气者为佳。2水试法 :阿胶 1 5~ 2 0 g,置烧杯中 ,加适量水 ,…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方法: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益肺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依诺肝素钠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5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灯盏花素联合依诺肝素钠)102例,对照组(单用依诺肝素钠)103例,并于术后比较两组预防DVT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情况、下肢DVT发生情况等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自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均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安全性相当;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安全性评价指标自身对比及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结论:灯盏花素联合依诺肝素钠可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预防效果优于单用依诺肝素钠,安全性与单用依诺肝素钠相当。  相似文献   
16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or protein(TSPO)in the apoptosis of HepG2 cells induced by tanshinone IIA(Tan II A)and the involved mechanism. Methods Following the HepG2 cells treated with Tan ⅡA at 2.5, 5 and 10 μmol·L-1, the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and intracellular ATP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luciferin-luciferase method. Oxygen utilization was measured polarographically with a Clark oxygen electrode. Cell 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Hoechst 33342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was assessed with JC-1 staining.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TSPO was examined by TSPO immunostaining, and the expressions of TSPO, Cyto C, caspase-3, caspase-9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blotting analysis. Results Tan II A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G2 cells in a dose-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The treatment with Tan II A inhibited ATP production and oxygen utilization of mitochondria. In addition, Tan ⅡA enhanced TSPO expression and accumulation in nuclei 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yto C, caspase-3 and caspase-9. Conclusions Tan II A induces the apoptosis of HepG2 cell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TSPO-mediate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 2023 Publication Centre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