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生儿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应采取措施提高新生儿期的保健服务质量,消除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将完善医疗机构新生儿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新生儿保健专科建设作为保障新生儿安全与健康的重要策略。基于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成立专家组,参考国际指南中新生儿保健服务的质量评估标准,结合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指导各地持续加强新生儿保健专科建设,提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新生儿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2.
我国11城市3~6岁儿童单纯肥胖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我国城市3 ~6 岁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的关系,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成都、济南、深圳、沈阳、上海、重庆、郑州、西安、长沙、青岛和海口11 个城市中随机抽取3 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幼儿园6 所,所有在园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WHO 的身高标准体重加2 个标准差作为肥胖判断标准.将调查中确诊的单纯肥胖症儿童与同性别、同年龄、同班级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1∶2配对后,对所有肥胖儿童和配对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家长自填问卷调查,回收的完整调查问卷中2218 份肥胖问卷和5380 份正常体重问卷,分别作为本研究的肥胖组和对照组.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OR =1.48)、母亲受教育程度低(OR =1.20)、父母超重(OR =1.55、OR =1.81)、每周食用甜饮料≥3 次(OR =1.34)、食欲好(OR =4.07)、进食速度快(OR =2.77)、4 个月前非纯母乳喂养(OR =1.71)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有45.6%和84.9%的肥胖儿童家长对儿童体型和肥胖对健康危害的认识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和存在错误认识;分别有53.4%、43.3%和51.2%的肥胖儿童家长有鼓励进食、食物奖励和不限制零食的行为.结论 3 ~6 岁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育儿观念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干预方法对婴儿体格生长与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及对婴儿睡眠问题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5-8月自愿在该院健康管理的600例1月龄健康婴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监护人填写睡眠问卷,均接受每月普通儿保常规指导随访至6月龄.干预组由睡眠专科医生发放婴儿睡眠健康教育宣传页进行睡眠认知教育和睡眠问题咨询,对睡眠问题婴儿按睡眠健康处方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比较两组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睡眠觉醒模式指标和睡眠问题发生率:(1)干预组婴儿身高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2)干预组夜醒次数、夜醒时间、白天睡眠次数、白天睡眠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夜间总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增加(P<0.05),入睡潜伏期、入睡时间、白天小睡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6月龄时睡眠问题在夜醒过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入睡超时、觉醒/就寝节律紊乱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早期干预策略能够对0~6个月婴儿体格生长及睡眠觉醒模式产生有利影响,能减少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王念蓉  赵妍 《重庆医学》2015,(17):2365-2367
目的 比较4种补铁方法治疗婴儿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方法 选120名IDA婴儿分为4组(第1、2、3、4组),分别进行每日、隔日、每周补铁和铁强化食物治疗,连续3个月,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红细胞参数、体质量、身高、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的监测.结果 第4组12名婴儿退出治疗.治疗后,第1、2、3组的贫血率降为0,4组贫血率降为40% (P<0.01),4组婴儿的Hb、S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MCH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值升高;第1、2组的Hb值高于其他两组;第4组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RDW-SD均低于第1、2、3组.结论 4种补铁方法对婴儿IDA均有效.每日和隔日补铁治疗效果相似,其次是隔周补铁,最差是铁强化食物治疗.  相似文献   
35.
重庆市城区0~18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重庆城区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按照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重庆市3个城区的16 176名0~18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总体检出率为:超重13.4%、肥胖8.3%,其中男童分别为13.5%、10.0%,女童分别为13.3%、6.6%。总体肥胖-超重比值为1.61,其中男童为1.35,女童为2.02。儿童脂肪重聚年龄为5岁。【结论】重庆城区的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日益增多,脂肪重聚年龄超前和肥胖-超重比过大是肥胖检出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5~8岁是控制肥胖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现状,分析其延迟接种原因,提高及时接种率.方法 选取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月23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建档并进行预防接种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1129名,根据出院诊断将所有儿童进行分类.调取其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时间,根据接种情况进行分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  相似文献   
37.
儿童食物过敏包含食物耐受形成和持续食物敏感并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两种预后.大多数牛奶、鸡蛋过敏患儿可获得耐受,耐受形成较早;10%~20%对花生、坚果、鱼虾等过敏的患儿可形成耐受,耐受发生较晚.食物种类、免疫应答类型、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食物的皮肤点刺试验反应等是食物耐受形成早晚的预测因素,同时,食物过敏患儿还可能持续过敏,发生对其他种类食物的过敏和(或)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婴儿期发生食物过敏和(或)持续食物过敏或敏感是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食物耐受发生的预测因素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改善食物过敏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婴儿睡眠卫生教育对产妇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儿童保健1月龄婴儿的600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从婴儿第1月龄开始接受每个月1次的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共5次),包括婴儿睡眠教育宣传页、20 min小讲课、一对一睡眠咨询指导以及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对照组每月定期接受的儿童保健指导。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婴儿睡眠健康知识和养育行为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睡眠质量、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评价。 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一般情况、PSQI分值、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状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1)干预组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t=0.851,P=0.397);(3)睡眠认知方面:干预组认为孕期情绪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产妇比例(60.90% vs. 51.69%)、孕期睡眠状况对儿童的睡眠影响的比例(60.53% vs. 49.58%)、睡眠光线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比例(59.77% vs. 47.03%)、认为应采取仰卧或侧卧睡眠姿势的比例(75.94% vs. 61.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睡眠养育行为方面:干预组产妇在睡眠养育行为如孩子独睡比例(30.08% vs. 22.03%)、不喂夜奶比例(40.23% vs. 27.97%)、夜间睡眠期间安抚不抱比例(42.48% vs. 29.6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产妇的睡眠质量,改善了睡眠认知和部分睡眠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39.
重庆城区3~18岁儿童肥胖和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庆城区儿童肥胖和血压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测量1 134名肥胖儿童和2 268名正常体重儿童的血压和腰围. [结果]①肥胖儿童在各年龄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显著高于对应年龄的正常体重儿童的对应值.其中收缩压的变化幅度大于舒张压的变化幅度,男童的变化幅度大于女童的变化幅度;②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8.9%,1.5%,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以学龄前期检出最多;③中心型肥胖和周围型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1.3%,0.9%,差异有显著性(P<0.001). [结论]重庆城区儿童体重和血压密切相关;儿童肥胖,尤其男童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四种补铁治疗方法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以探索安全有效的贫血治疗方法。方法 5~6月龄120名缺铁性贫血婴儿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每日补铁法、隔日补铁法、每周补铁法、强化食物补铁方法进行3个月的补铁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1月、2月或3月进行血红蛋白、血清铁、体重、身高和副作用的监测。结果每组婴儿的贫血率均逐月降低,血红蛋白、身高、体重测得值均逐月升高,血清铁升高(P均0.001)。每日和隔日治疗婴儿在治疗2月、3月末的贫血率显著低于强化食物补铁婴儿,在治疗3月末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高于每周治疗和强化食物补铁婴儿(P均0.001)。12名强化食物补铁婴儿退出治疗,1例每日补铁治疗婴儿出现副作用。结论四种补铁方法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均有治疗效果,综合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隔日、每日、每周和强化食物补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