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15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表皮生长因子在成年恒河猴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成年恒河猴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分布。方法 取成年雄性恒河猴CNS制作冰冻切片,用EGF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EGF免疫物质在成年恒河猴CNS的分布。结果 EGF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胞浆内,这些具有较强免疫阳性信号的神经元见于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小脑内的核团、海马各区、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间脑核群、黑质、脑神经核群、脑干网状结构、脑桥核、红核、上下橄榄核、薄束核、楔束核,脊髓的腹角、背角、侧角以及中央灰质。此外,在CNS各部位的白质中可见部分EGF阳性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结论 EGF免疫阳性物质在恒河猴CNS有广泛的分布,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多种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02.
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胶质瘤内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NGF(NeverGrowth Factor,神经生长因子)、BDNF(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胶质瘤内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病理分级、实体肿瘤部位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NGF和BDNF的表达。结果NGF和BDNF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内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之间阳性细胞表达率也有差异,分别是:I级16.56%,11.24%;II级32.45%,18.23%;III级40.91%,21.44%;IV级24.71%,15.39%,正常脑组织内的表达率为7.06%,5.98%,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和BDNF阳性细胞表达率在不同部位胶质瘤内各不相同,分别为:颞叶42.57%,24.19%;顶叶35.62%,20.09%;小脑28.67%,16.17%;额叶21.45%,12.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GF和BDNF在脑胶质瘤内高表达;NGF和BDNF阳性细胞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肿瘤部位有关;NGF和BDNF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后备用背根节 (L6 )各类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其mRNA的量变情况。 方法 对成年雄性猫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 (切除一侧L1 ~L5、L7~S2 DRG ,保留L6 为备用根 )。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 3d及 7d组手术侧的L6 DRG并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BDNF及其mRNA在DRG各类细胞的分布 ,测定BDNF及其mRNA在神经元和卫星细胞的光密度值。 结果 部分去背根后 3d ,中小神经元内BDNF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较正常者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 7d时又恢复近正常水平 (P >0 0 5 )。BDNF及其mRNA在大神经元的光密度值术后 3d无明显变化 ,而 7d时较正常者明显减少 (P <0 0 5 )。比较之 ,卫星细胞BDNF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术后 7d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术后 3d与正常者比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导致备用DRG各类细胞BDNF的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备用DRG内BDNF的变化与脊髓Ⅱ板层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根据心电图演变将急性心肌梗塞分为Q波和ST梗塞,以取代既往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梗塞的分法,并通过9例典型ST梗塞患者,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6.
Damage to spinal cord (SC) often produces long-lasting functional deficits involving sensory and movement. After injuries,SC may perform a series of changes, which injured neurons may suffer death, persistent atrophy or recovery, while damaged axons initially show a growth response, but later their regeneration is aborted as a dense permanent scar is laid down within the core of the wound. Clinically,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such injuries is poor and morbidity is severe. Consequently, the prevalence of patients permanently disabled from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high, estimated at more than 1:1000 of the population of North America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USA, 1990)。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部分背根切断后备用背根节(DRG)中各类细胞NGF及其mRNA的量变状况。将成年雄猫10只分为正常组、单侧部分背根切断后7天组等2组,每组5只。实验组切除一侧L1~L5,L7~S2 DRG,保留L6 DRG为备用根。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7天组手术侧的L6 DRG制成20μm厚冰冻纵切片,分别用NGF抗体及其cRNA探针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反应。观察NGF及其mRNA在DRG各类细胞的分布,测定NGF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以反映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组,L6DRG中仅存在少量的NGF及其mRNA阳性神经元,此外,一些胶质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在手术组,各类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内NGF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较正常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导致备用DRG神经元和非神经元表达NGF增多,提示NGF可能有利于促进备用背根生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神经元发育过程中需要p75NTR和sortilin的参与.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一过程中p75NTR、sortilin的表达情况.结果 用出生0~1h新生SD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培养3d的神经元经neu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其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观察发现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p75NTR、sortilin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结论 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p75NTR、sortilin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大鼠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DNA疫苗(pcDNA3.1(+)-neurite growth inhibitors,pcDNA—NGIs)对局部脑缺血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的方法制备雄性SD大鼠左侧局部脑缺血模型,分别在阻断血流前后经腓肠肌注射pcDNA—NGIs免疫动物,每周一次,共6周;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6周后,立体定向脑内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追踪皮质红核投射的新生轴索。结果无论是阻断血流前还是阻断血流后给予pcDNA—NGIs,局部脑缺血后皮质红核投射的代偿性新生轴索都明显增多。结论本研究提示,阻断血流前或阻断血流后给予pcDNA—NGIs均可提高局部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B7—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检测其蛋白表达。方法:PCR法获基因,定向克隆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得到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酶切法鉴定,真核细胞中检测蛋白表达。结果:酶切所得片段与所需相符,在真核细胞中检测到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