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使用手术治疗小儿外移肱骨外髁骨折的效果。方法对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到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移位肱骨外髁骨折的40例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有28例患儿采用了双克氏针平行打入张力带固定的疗法,12例患儿采用1根克氏针加局部软组织缝合固定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有28例为优,占总数的70%,有7例为良,占总数的17.5%,有5例为差,占总数的12.5%,优良率达到了87.5%,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手术治疗小儿移位肱骨外髁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将自行研制的单臂微型外固定器用于32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先在透视下尝试牵引复位,拇指外展牵引下能够达到基本复位时行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未累及腕掌关节者直接于骨折近端固定骨针,Bennett骨折或Rolundo骨折的近端进针点选在大多角骨.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6.7周,无骨折移位、固定松动及严重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TAM系统评定,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6%.认为单臂微型外固定器用于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调整拆除方便、固定可靠、创伤小、可早期功能康复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成因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5—07~2006-07收治的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8例获明确诊断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优4例,良3例,差1例。结论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很常见,采取针对易发因素的预防措施对避免此病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庆雷 《安徽医学》2017,38(3):365-366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23例儿童急性肘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儿伤后首次均行肘关节正侧位X线及MRI检查.结果 X线检查明确骨折6例,"八"字征阳性5例,仅软组织肿胀4例,未见明显异常但怀疑骨折8例.MRI检查显示,6例X线提示骨折患儿中,4例存在骺软骨损伤;5例"八"字征阳性中MRI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骨骺骨折、桡骨小头骨折;4例软组织肿胀均存在骨骺骨折及骨髓水肿,且水肿在距离骺板1 cm范围内.8例X线检查阴性但怀疑骨折的患儿中,6例MRI显示骺板、骨骺损伤,2例仅发现存在骨髓水肿且水肿范围距离骺板1 cm以外. 结论 MRI可以更加准确的诊断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使用不同粘度骨水泥后椎体弥散程度的差异。方法:95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组,A组46例和B组49例,A组使用低粘度骨水泥,B组使用高粘度骨水泥。均行椎体成形术,术后均进行CT扫描,计算椎体内骨水泥的弥散体积及弥散系数,并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体积、弥散系数及渗漏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有着相对较低的渗漏率,而在骨水泥分布形状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低粘度骨水泥的椎体成形术均能有效弥散到上下终板和椎体中心,具有相似的弥散系数,但高粘度骨水泥弥散多呈实心团块状,而低粘度骨水泥多呈蜂窝状,且高粘度骨水泥由于渗漏率较低,具有相对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对艾滋病CD4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艾滋病患者,予中医辨证施治和艾灸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和结合CD4的变化。结果:截止2010年2月,20例原入组患者经连续治疗,临床症状和CD4数值基本稳定,部分患者还有不同程度改善。CD4数值治疗前后比较,3例下降,17例升高。结论:艾灸对患者体力、饮食、出汗以及精神、睡眠等症状改善明显,免疫指标(CD4值)与未使用艾灸疗法者比较多数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7.
马建华  王庆雷 《武警医学》2018,29(10):949-952
 目的 探讨超声中频穴位导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IL-1β、TNF-α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属于膝骨关节炎X线Ⅰ~Ⅲ级(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一注射组及联合导药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共5次。联合导药组加用超声中频导药仪B贴片在阳陵泉、血海两个穴位导药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价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标准评定治疗效果,并抽取关节液检测IL-1β、TNF-α含量。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OMAC量表评分、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量表评分、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导药组三项指标均较单一注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导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单一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超声中频穴位导药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与传统关节腔注射相比,可更好地抑制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从而迅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服用吲哚美辛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以了解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异位骨化形成的疗效。 方法:对2003-02/2005-02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服用吲哚美辛的40例患者进行随访(用药组),对照组为1996-02/1999-02采用相同入路手术而在术后未服用吲哚美辛的40例患者。用药组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吲哚美辛,50 mg/次,2次/d,应用3周。术后3周、1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实验结束前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摄X射线片(包括双髋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片)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形成;同时根据改良的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用药组40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间为21.2个月(6~37个月)。6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据Brooker分型:Ⅰ度4例,Ⅱ度2例,无严重异位骨化(Ⅲ、Ⅳ度)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5%。对照组40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间为27.1个月(5~60个月)随访。16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发生率为40%,其中5例为严重异位骨化。两组患者异位骨化和严重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吲哚美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侧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围手术期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顺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病例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61~92岁。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最长6年,最短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7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疗法。但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术中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辅助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中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辅助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和常规的X线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经19~30月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1分,良3例,可1例。X线检查,移植的髂骨瓣愈合良好,关节间隙平均4mm。结论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和带血管蒂的髂骨瓣可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两者技术的结合较好地解决股骨头修复期早期功能锻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