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6篇
  10篇
中国医学   28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416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病的治疗作用.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共3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SU5416治疗组(SU5416),每组10只.DN大鼠由链脲菌素(STZ)诱导形成.SU5416治疗后第8周,分别测定大鼠体重( body weight,BW)、肾重(kidney weight,KW)、血糖( glucose,Glu)、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和血肌酐(Scr).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肾脏足细胞标记蛋白nephrin和podocin表达,Real time-PCR技术检测nephrin、podocin和VEGF mRNA水平,并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NC组大鼠相比,DN组大鼠BW明显下降,KW增加显著(P<0.05),24 h UAER、Glu和Scr均明显升高,肾组织VEGF mRNA水平明显升高,nephrin、podocin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SU5416治疗后大鼠肾脏病理改善,KW较DN组明显下降,24hUAER明显降低,nephrin、podocin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上调(P<0.05),但BW、Glu、Scr和VEGF mRNA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U5416治疗能降低DN大鼠24 h UAER、改善肾脏病理表现和上调肾小球足细胞标记蛋白nephrin和podocin水平.表明VEGF受体抑制剂对DN的治疗作用与其足细胞保护有关,抑制VEGF活性可能成为控制DN足细胞病进展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局部皮下联合对应感觉神经脊神经节椎旁臭氧注射治疗中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急性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及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皮损部位皮下及相应脊神经节椎旁臭氧注射。评估并记录患者发病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住院周期,治疗前、治疗第5天、出院1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结果:2组患者在第5天的VAS、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HAMA评分在第5天时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皮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显著缩短或下降(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局部皮下联合对应感觉神经脊神经节椎旁臭氧注射治疗中老年急性带状疱疹安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3.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仍是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严重的临床问题。目的: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损伤后的血管内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2FFogarty导管损伤Wistar大鼠颈动脉,构建大鼠球囊损伤模型,在转染试剂Fugene6介导下经血管腔内转染生长反应因子诱骗寡脱氧核苷酸,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D1,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可以显著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同时也可以下调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表达显著增加的CyclinD1。说明生长反应因子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从而抑制损伤后的大鼠颈动脉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21)、小剂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组(n=2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移植组(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n=21)、USW治疗+h UCMSCs移植组(n=21)。h UCMSCs移植组、USW治疗+h UCMSCs移植组在损伤后立即使用微量注射器刺破硬脊膜垂直缓慢注入5μl含细胞密度为1×106/μl的细胞悬液;USW治疗组、USW治疗+h UCMSCs移植组大鼠在SCI后1d起采用对置法接受每天1次、每次7min的小剂量USW治疗。大鼠的运动功能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BBB评分)进行评定,SCI大鼠取材后分别对组织进行纵向切片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后h UCMSCs细胞存活及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损伤区域附近内源性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及SCI后4周时纤维化形成的情况。结果:(1)SCI大鼠造模后1—2周内损伤周围组织附近,由内源性干细胞分化的星型胶质细胞形成胶质屏障,发挥保护作用。(2)SCI14d,移入h UCMSCs细胞位于损伤区域内,部分移入的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去分化。损伤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多由内源性干细胞分化而来,人源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AB1281在此区域不表达。(3)USW+h UCMSCs移植组,USW协同h UC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改善损伤区域微环境,从而促进更多内源性干细胞聚集损伤处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并阻碍坏死物质及炎症扩散(P0.01 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h UCMSCs移植组)。(4)USW+h UCMSCs移植抑制SCI后巨噬细胞等细胞产生的不利于轴突生长的纤维瘢痕,h UCMSCs移植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P0.01 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5)USW+h UCMSCs移植更好促进SCI后大鼠运动恢复(P0.01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h UCMSCs移植组)。结论:小剂量USW治疗协同急性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旁分泌作用治疗脊髓损伤大鼠,使损伤周围聚集更多内源性干细胞并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形成屏障抑制坏死物质与炎症扩散,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5.
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也称海岸细胞血管瘤,衬细胞血管瘤,腔隙细胞血管瘤等,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发于脾脏的肿瘤,最早于1991年由Falk报道并命名。临床表现为,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肿瘤可单发或多发。镜下以不规则的血管腔形成的网状结构为特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在评估Crohn 's病(CD)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通过CD活动指数(CDAI)评估22例CD患者的活动性,分为活动期组及缓解期组,通过超声观察该22例患者病变部位、肠壁厚度、结构层次、回声情况及能量多普勒超声Limberg分型情况等,探讨超声在评估CD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2例CD患者分为19例活动期组及3例缓解期组,其中19例活动期患者肠壁均节段性增厚,最厚为16 mm,最薄为5.1 mm,平均厚度为(8.25±2.91)mm;增厚肠段肠壁层次消失的有17例,占89.5% (17/19);Limberg分级中Ⅲ级及以上有18例,占94.7% (18/19);而缓解期3例患者超声图像与活动期相比肠壁增厚不明显,平均厚度约(3.83±0.21)mm(与活动期肠壁厚度比较,P=0.018,<0.05),肠壁分层重新出现,但层次依然减少,并且Limberg分级均处于Ⅱ级(与活动期Limberg分型情况比较,P=0.000,<0.05).结论 CD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超声图像区别显著,经腹超声检查可作为评价CD活动性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小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脑小血管病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MoCA评分,分为有认知功能障碍组及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观察两组之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并对不同认知功能受损方面进行评定.结果 有认知功能障碍组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在语言、视空间及执行功能上有障碍患者的Hyc水平高于无相应障碍者,Hy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对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80 kV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在低体质量指数(BMI)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40例疑有冠状动脉疾病且BMI在18.6~21.5 kg/m2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B、C组行双源CTCA检查,分别采用120、100和80 kV管电压.对每位患者的对比剂用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对比度、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优良指数(FOM)进行评估.同时按3分法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3分为优秀,2分为一般,1分为差).扫描长度、CTDIvol、DLP、ED、对比剂用量、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对比度、SNR、CNR及FOM在3组间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集时间窗使用情况比较采用x2检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3组间扫描长度及采集时间窗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扫描长度F=2.58,采集时间窗x2=0.77,P均>0.05).A、B和C组对比剂用量(碘海醇350 mg I/ml)平均值分别为(82.0±6.4)、(76.8±6.1)和(59.1±3.5)ml,相应的CTDIvol平均值分别为(27.5±6.2)、(18.7±4.4)和(11.4±2.4) mGy,DLP平均值分别为(427.7±92.4)、(295.4±77.1)和(183.9 ±41.3)mGy·cm,ED平均值分别为(6.1±1.3)、(4.1±1.1)和(2.6±0.6) mSv,3组间对比剂用量、CTDIvol、DLP和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剂用量、CTDIvol、DLP和ED对应的F值分别为383.08、248.13、221.05和234.81,p值均<0.01),与A和B组相比,C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下降27.9%和23.0%,ED分别下降57.4%和36.6%.A、B和C组图像噪声平均值分别为(22.6±2.2)、(26.1±3.0)和(29.1 ±3.4)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2,P<0.01).A组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对比度、SNR、CNR及FOM分别为(438.3±66.3)HU、(517.3 ±67.8)HU、19.5±2.8、23.0±3.0和92.9±31.0,左冠状动脉主干(LMA)的CT值、对比度、SNR、CNR及FOM分别为(440.2±59.9) HU、(509.5±62.6) HU、19.6±2.6、22.7±2.9和90.1±29.7;B组RCA近段的各相应参数值分别为(534.2±68.8) HU、(628.9±70.0) HU、20.7±3.2、24.3 ±3.6和157.6±59.8,LMA的各相应参数值分别为(528.4 ±61.2) HU、(607.9±71.2) HU、20.4±3.0、23.5 ±3.4和147.6±57.6;C组RCA近段的各相应参数值分别为(602.1±78.8)HU、(696.8±83.3) HU、20.8±2.9、24.1 ±3.2和239.3 ±74.8,LMA的各相应参数值分别为(592.5±72.3) HU、(671.8±82.5) HU、20.5±2.5、23.2±3.0和221.8±65.7.C组冠状动脉CT值、对比度、SNR、CNR及FOM均未见下降.3组RCA近段的CT值、对比度、SNR、CNR及FOM比较,相应的F值分别为106.06、119.90、4.69、3.70和127.50,P值均<0.05;LMA的CY值、对比度、SNR、CNR及FOM比较相应的F值分别为111.79、101.57、2.68、1.39和123.00,P值分别<0.01、<0.01、>0.05、>0.05、<0.01.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优秀、一般和差的节段数目分别为631、330和37个,B组分别为640、323和41个,C组分别为615、348和45个,3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0,P>0.05).结论 对于BMI≤21.5 kg/m2的患者,80 kV管电压行双源CTCA可完成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并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两种方法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结果的差异,探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切片标本的不同保存方式对DNA数量、质量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晚期NSCLC FFPE组织切片标本150份,分别采用楔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ARMS)和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分析两种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的差异,对结果不一致病例收集临床治疗情况及生存数据并进行分析.对其中30份FFPE标本提取DNA并保存于-20℃3年,同样的30份FFPE标本按常规方法保存3年后再提取DNA,比较两种保存方式对DNA的数量、质量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Scorpions 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成功率(100%)高于直接测序法(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8,P<0.05).两种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率为84.7%,一致性较好(Kappa=0.738,P<0.001).分析结果不一致病例中5例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与ARMS检测结果一致性相对较好.新鲜FFPE标本提取并贮存于-20℃、3年的DNA与FFPE标本按常规方法保存3年后提取的DNA相比,后者质量相对较差,片段化程度更严重,但两种保存方法获取的DNA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均一致.结论 Scorpions ARMS与直接测序法联合检测结果更为全面、可靠.检测结果不确定的患者应以临床治疗及生存资料支持诊断.FFPE标本提取DNA后低温贮存,更有利于DNA完整性的保存.  相似文献   
80.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方法及再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总计3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于胆囊切除手术19例,胆管探查手术8例,肝切除手术5例。治疗方法:4例病人行非手术治疗,28例病人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胆管修补术7例,胆管端端吻合术1例,胆管结扎线松解1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3例,肝叶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肝叶切除术2例。32例病人中:术后1例反复发作胆管炎,1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2例死亡,其余28例随访期内恢复良好。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的成功,有赖于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和精准的胆道外科技术,对于吻合口狭窄或重建手术失败者,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