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6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674篇
内科学   513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63篇
综合类   1641篇
预防医学   565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524篇
  7篇
中国医学   505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约60%~90%经手术后获得满意疗效,但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率在5%~20%,大约一半的手术失败病人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笔者自2003-2005年对12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再突出的病人,采用扩大减压加TSRH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及Telamon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再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再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处理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施行的392例PD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的原因、诊断、处理方式及疗效。结果PD术后并发症133例(33.9%),死亡14例(3.6%)。其中22例再手术,再手术的死亡3例,再手术死亡率13.6%。结论导致PD术后再手术主要并发症有出血、胰瘘和切口裂开等。再手术是处理PD术后并发症的一个有效手段且不增加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93.
踝关节镜下治疗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技术在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7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施行踝关节镜手术,在关节镜下对损伤关节面清创、搔刮及钻孔。结果随访14.54个月。踝关节Kofoed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提高至89.4分,17例中优6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2.4%。结论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改良椎板截骨回植与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的146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传统椎板截骨回植组(传统组)77例,男42例,女35例,年龄(49.4±18.5)岁,突出节段L_(4,5)46例,L_5S_1 31例;改良椎板截骨回植组(改良组)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49.8±17.9)岁;突出节段L_(4,5)40例,L_5S_1 2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术后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进行比较;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神经损伤率和硬膜囊损伤率分别为5.80%(4/69)和1.45%(1/69),传统组分别为16.9%(13/77)和9.09%(7/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椎间融合率和腰痛复发率改良组分别为91.3%(63/69)、8.70%(6/69),传统组分别为76.62%(59/77)、29.9%(23/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2、3年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而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2、3年改良组VAS评分均小于传统组(P0.05),而JOA评分均大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椎板截骨回植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长期疗效(3年腰痛复发率、椎间融合率、VAS评分及JOA评分)方面优于目前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 通过监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 方法 自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监测4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1~67岁,平均43.8岁.脊髓损伤部位:颈髓损伤7例,胸髓损伤13例,采髓损伤21例.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血清NSE水平与正常血清标本NSE进行比较,并与脊髓损伤程度进行相火性分析;对血清NSE与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像学指标(MRI和CT)进行比较. 结果正常血清标本NSE为(7.16±1.77)μg/L.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清NSE分别为(7.77±1.77)、(15.04±10.37)、(22.77±8.58)、(20.55±8.39)、(7.48±2.11)μg/L,第2、3、5天血清NSE值与正常对照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清NSE与急性脊髓损伤程度均呈相关(P<0.05).伤后第2、3天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高于MRI评分,伤后第2、3、5天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高于CT评分. 结论血清NSE水平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血清NSE的检测可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6.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以黏膜损害(尤其是口腔黏膜广泛糜烂),皮肤出现多形性皮损,且并发肿瘤为特征。Castleman瘤(又称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伴发PNP少见,我院近期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和正常滑膜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体外分离OA与正常滑膜组织,经原代培养生长至四代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用于实验。分别提取OA和正常FLS总RNA,反转录成cDNA,并以两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后作为探针,与覆盖21 073条人类基因的Agilent Human 1A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后用基因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1403条,其中668种基因表达水平上调,735种基因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OA发病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OA与正常FLS差异表达的1403种基因可能参与了OA的发生和发展。对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加深认识OA发病机制,找到新的疾病相关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98.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交通的窦道。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医用吻合胶(0B胶)加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或间断残腔冲洗治疗BPF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组各34例,分别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疼痛率低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 Harris 评分优良率为88.24%,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为76.4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程度和优良率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活动低下逼尿肌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数及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e,DU)组以及DU+ SCF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SCF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ICCs细胞数目,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kit以及SCF的组织水平表达;体外肌条实验检测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 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显著减少(P<0.05),SCF及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5),逼尿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显著下降(P<0.05);外源性SCF可以显著增加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P<0.05),增加SCF及c-kit的表达(P<0.05),显著提升逼尿肌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P<0.05).结论 外源性SCF可以影响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进而改变逼尿肌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