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对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基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前瞻纳入27例2018 FIGO分期为ⅠB~Ⅳ期的宫颈鳞癌患者和27例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于3T MR扫描仪行盆腔3D APT及DWI成像。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测量病灶及正常宫颈基质最大层面的APT值及ADC值。计算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以评估测量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基质的APT值和ADC值,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观察者间测量一致性良好(ICC均>0.9)。宫颈鳞癌APT值为2.80±0.36,显著高于正常宫颈基质APT值1.81±0.38(P<0.0001)。宫颈鳞癌ADC值为(0.98±0.17)×10-3mm2/s ,显著低于宫颈正常基质ADC值(1.56±0.32)×10-3mm2/s(P<0.0001)。鉴别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基质,APT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结论:APT值在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基质的鉴别中展现了与ADC值近似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我们从2001年7月以来,对8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中医分型,并进行了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发现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存在着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分为气滞湿阻型、肝脾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并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以及补体C3、C4、B因子的测定;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的血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D3^+无明显变化;补体C3、C4、B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肝硬化的血T细胞亚群、NK细胞、补体系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降逆和胃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 ,31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降逆和胃法治疗 4周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2 4小时食管 pH值和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积分。结果 :降逆和胃法能明显降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长时间反流次数、pH <4的反流时间以及 pH <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 ,并能明显改善其症状。提示降逆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三七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NF-κB/I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大鼠肝组织的防治及对NF-κB/I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高、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连续14周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在模型制备同时,每天下午分别灌服给药,连续14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常规HE及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计分、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三七高、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血清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P<0.05)。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和IκBα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三七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IκB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NF-κBp65表达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63,P<0.01),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1);肝组织IκBα表达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36,P<0.05),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1);血清TNF-α水平与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60,P<0.01)。结论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服大鼠14周可成功制作ALD模型。三七可明显减轻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三七能显著抑制肝组织中NF-κBp65/IκBα的过度表达,降低血清TNF-α水平,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电针刺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共纳入患者38例,将试验病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lOd后观察2组患者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等水平,并测定腹痛及腹胀评分等变化及首次肠鸣音、自主排便恢复时间。[结果]电针组有效17例,治疗组有效16例。治疗后电针组患者血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O.05),且腹痛及腹胀评分变化下降更为明显(P〈0.05),首次肠鸣音及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能增加血IL-10水平以抑制炎症反应,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加快胃肠道通气恢复的时间,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胃降逆法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以和胃降逆法治疗,选用和胃降逆方1包;西药治疗组以奥美拉唑胶囊20 mg。两组均1日2次,共8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胃镜检查及食管黏膜病理活检。观察和胃降逆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食管黏膜内镜改变。结果:和胃降逆法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达96.77%,与西药奥美拉唑的总有效率(94.83%)相当;同时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积分。结论:和胃降逆法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明显改善食管黏膜内镜分级改变。  相似文献   
19.
王小奇  宁毅  卢芳国 《医学综述》2022,(7):1278-1284
葡萄球菌是自然界常见的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化脓性细菌,生物膜形成使其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抵抗力,并与多重耐药的产生密切相关,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由于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抑制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中药单体干预其生物膜形成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化痰祛瘀治疗急性脑梗塞9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塞是内科临床的危重病、常见病之一,致残率高,对社会危害大。活血化瘀治疗本病已为众人所接受,我们在临床中同时合用化痰通络药物,取得了比单用活血化瘀更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91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男57例,女34例;年龄52~78岁,平均61.02 ± 9.75岁。发病7天以内来院治疗,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 2.分型和分组:神经系统缺损评分标准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根据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