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66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70篇 |
综合类 | 95篇 |
预防医学 | 47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大肠癌组织Endostatin、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Endostatin蛋白、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大肠癌血管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Ⅰ(TopⅠ)在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与TopⅡ抑制剂(足叶乙甙)敏感性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estern-blot检测TopⅠ在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人工合成并荧光标记的siRNA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H446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分别应用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干扰序列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干扰效果,筛选最佳干扰序列;并对转染后的细胞株进行足叶乙甙(VP16)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TopⅠ的表达水平与VP16敏感性的关系。结果TopⅠ基因在H446中有较高表达。siRNA干扰效果满意,流式细胞仪显示转染效率可达86.67%左右,RT-PCR显示干扰序列在mRNA水平干扰效率可达(96.33±1.87)%,Western-blot显示在蛋白水平也有明显的干扰效果。MTT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VP16对TopⅠ下调后H446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转染前的H446细胞(P〈0.01),IC50值分别为66.94μmol/L(1.97×PPC)及338.79μmol/L(9.97×PPC)。结论脂质体介导的人工合成siRNA瞬时转染可有效抑制H446细胞的TopⅠ表达;TopⅠ表达下调明显提高了对VP16的敏感性,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寻求一种骨小梁显微图像参数自动提取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骨质疏松症中。方法: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在通用PC平台上改进,使骨小梁间隙能够自动识别,在处理的过程中对人机对话进行了改进,使之能处理原始图像不够完善的情况。结果:骨小梁数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表明所形成的游离骨小梁随年龄增加逐渐被清除,计算机自动提取结果同临床分析相一致。结论:与以往研究方法相比的最大优点是细化处理的效果较好,并在自动提取时增进了人机对话,使准确性和智能化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4.
本院从 1995~ 1999年应用股四头肌成形术、粘连松解、膝关节内及股骨表面放置硅胶薄并辅以下肢关节康复器( CPM)治疗伸膝位僵硬 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 20例,其中男 16例,女 4例,年龄 20~ 47岁,平均 30.5岁。病因:股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 7例,股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 5例,股骨髁间骨折术后 4例,膑骨骨折术后 2例,股骨中段骨折并胫骨上段骨折术后 1例,股骨中段骨折并膑骨骨折术后 1例。膝关节僵直时间,最短 5个月,最长 2年,平均 8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屈膝 0°~ 30° 13例, 30… 相似文献
125.
126.
目的探讨以镍钛记忆合金弓齿钉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髌骨横行骨折,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的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76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分别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弓齿钉和克氏针张力带进行治疗,从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渗出、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皮肤高突)方面,弓齿钉组明显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Bostman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4周时起,患侧与健侧肢体的弯曲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横形骨折,镍钛记忆合金弓齿钉疗法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固定牢靠、美观性好,是一种可靠的微创疗法,优于克氏针张力带法。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并分析天鹅记忆接骨器(SMC)治疗上肢多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0-2004年,31例上肢多段骨折患者接受了SMC治疗.术中对开放性损伤行严格清创,骨折复位后冰水中展开SMC的环抱支与加压支,依SMC加压钩所在皮质骨处钻孔并插入加压钩,复温SMC,完成环抱与加压三维记忆固定.术后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引流时间12~24 h,制动采用三角巾悬吊或塑托保护,并在创伤反应(10 d左右)消退后开始主动、渐进功能训练.随访5.5个月~6年,平均2.25年. 结果术后平均2.6个月,骨折处为板样骨替代,2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全部患者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器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优良率99%. 结论具有多点位环抱持骨、纵向加压、三维记忆立体固定特点的SMC,是治疗上肢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8.
129.
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2月~2000年6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6例,其中58例采用Richard钉内固定术,术后即对患者采取积极的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58例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2岁。骨折按Jenson骨折分类法:Ⅰ型25例,Ⅱ型15例,Ⅲ型10例,Ⅳ型2例,Ⅴ型6例。该组所有病例手术均在C形臂X线透视机下行切开复位、Richard钉内固定。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置于牵引架上,持续牵引后,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调整牵引方向至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良好(正侧位)后开始手术,经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三联扩孔器(空心… 相似文献
130.
肱骨干骨折无论采用非手术或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发生骨不连并不少见 ,前者发生率 2 %~ 5 % ,而后者可高达 2 5 % [1] 。对于肱骨干骨折手术后延迟愈合、骨不连以及反复手术失败形成大范围骨缺损、贴骨瘢痕、骨质疏松性骨不连者 ,治疗上很困难。我们应用形似天鹅的镍钛形状记忆接骨器 ,简称天鹅记忆接骨器 (SMC)。自 1990年 8月~2 0 0 0年 8月 ,临床应用SMC治疗肱骨干骨不连 5 0例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6例、女 14例 ,骨折时年龄 2 8~80岁 ,平均 35岁 ,其中车祸伤 14例 ,摔伤 1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