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CEA或CAS治疗的203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①在15具(30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背阔肌及其主要血供进行巨微解剖学观察。②对1具(2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作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及肌瓣与穿支肌皮瓣分离的共蒂“扇形”瓣模拟手术。结果①在32侧标本中,共发现血管外径大于0.5mm的肌皮穿支102支,其中来自胸背动脉内侧支的穿支数为56支(占55%),来自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穿支数为46支(占45%)。每侧标本内侧支平均发出1.9支(在1-3支之间变化),外侧支平均发出1.8支(在1-3支之间变化)。②胸背动脉内、外侧支的肌皮穿支外径大于0.5mm的穿支血管主要集中在距神经血管窗下约8.5cm(变化在6.4-9.2cm之间)范围内。结论胸背动脉的肌皮穿支血管位置恒定,管径粗,蒂长,适宜制作成肌皮穿支肌皮瓣或“扇形”瓣。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折叠技术在巨乳缩小术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在双环法手术基础上,采用多处折叠的方法,以乳房外下方腺体为蒂,旋转折叠腺体,增加乳头乳晕的凸度。并把外环内上方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折叠缝合,以充填乳房上极使之饱满。结果:对12例患者、24只乳房用该方法行巨乳缩小矫正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在巨乳缩小术式中,应用折叠技术,有效减少术后上极瘪塌、乳房凸度不足等情况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10%左右,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有资料显示,手术中高龄患者的比例已高达30%左右。由于老年人骨质的变化,股骨颈骨折时有发生,髋关节置换术是高龄患者常见手术,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的特点,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麻醉方法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10月间对60例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插管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监测烧伤病区环境细菌污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外源性烧伤医院感染。方法调查烧伤病室单元、办公用品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携带等细菌污染情况,并对常见细菌进行流行病学追踪。结果烧伤病区环境细菌污染严重,污染菌病室单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办公用品物体表面以表皮葡萄球菌、不动杆菌为主,医护人员手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环境污染细菌与同期烧伤医院感染菌种及耐药谱吻合率高;流行病学追踪显示医护人员手污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烧伤创面定植的MRSA有高度同源性。结论烧伤病区环境耐药菌是烧伤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染源;提示细菌存在着医护人员手一烧伤创面的循环,“洁净”的病区环境和医疗操作对控制外源性烧伤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自2004年以来,我们应用扩张器接力法修复头面部各种类型的大面积皮肤缺损9例,获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7~31岁,平均24岁.其中头面部烧伤后大面积瘢痕性秃发6例,头面部先天性巨大黑色素毛痣2例,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每例在全部治疗过程中使用扩张器接力1次,每例每次使用扩张器最少2个,最多3个.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脉络通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内科基础治疗及静脉滴注血塞通,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脉络通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冷感、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踝肱指数值差异不大(P>0.05)。结论:脉络通瘀汤联合常规基础治疗气虚血瘀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目的 观察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加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方法 2002年10 月-2011年10月, 采用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 (部分患者加做胃底大弯侧部分切除术),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患者。随访1~9年, 观察疗效。结果 结果 共手术治疗43例, 其 中择期手术27例, 急诊手术16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6.8年, 止血率为100%。术后死亡1例, 死亡原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后 再出血。2例解黑色柏油样大便, 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结论 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 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5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注射组20例和手术组15例,其中注射组又分为结膜微切口组(注射组a)和无结膜切口组(注射组b),每组各10例。手术组根据术前三棱镜度数设计手术方案,注射组予以内直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比较各组间3个月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注射组与手术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8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a与注射组b治愈率分别为70.0%和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治疗后出现上睑下垂2例,轻度外斜视1例,均于1个月之内恢复,1例复发,予以重复注射。均未出现结膜淤血、瘢痕、组织粘连等并发症。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效果较好,安全性、可重复性高,可作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早期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