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7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 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积极应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样,使用电子化结构式调查问卷入户现场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病人健康状况问卷抑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采用输入法和向前wald法。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1382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1.00%,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95%,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同时检出率为5.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对和子女的关系满意度(比较满意 vs. 一般满意: OR=0.193,95%CI:0.077~0.482; 非常满意 vs. 一般满意:OR=0.091, 95%CI:0.032~0.264)、患有心脏病(OR=3.715,95%CI:1.557~8.863)、患有糖尿病(OR=3.095,95%CI:1.237~7.744)和看电视(OR=0.336,95%CI:0.146~0.772)等因素影响抑郁症状检出率,焦虑症状检出率受到对和子女关系满意度(比较满意 vs. 一般满意: OR=0.719,95%CI:0.218~2.372; 非常满意 vs. 一般满意:OR=0.023, 95%CI:0.023~0.693)和看电视(OR=0.269,95%CI:0.079~0.910)等因素影响。结论 合肥市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人们重视,拥有较高的对和子女关系的满意度以及看电视是老年人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的保护性因素,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问题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46岁 ,主因发烧 ,胸闷 ,气短于 2 0 0 0年 8月 2 5日入院。经查心包积液 ,治疗半个月后复查心包积液量减少 ,但患者持续高热不退。查体 :右腹股沟淋巴结数枚 ,大者 4cm× 3cm ,取淋巴结做病检。病理检查 :肉眼可见花生米大 ,蚕豆大淋巴结 2枚 ,切面灰白色。显微镜下可见淋巴结大部分破坏 ,代之以大量瘤细胞。瘤细胞体积大 ,圆形、卵圆形 ,胞浆较丰富 ,嗜双色。核增大 ,且大小不一 ,呈圆形或卵圆形 ,染色质较粗 ,凝聚于核膜下 ,核仁明显 ,核分裂像多见。病理诊断为左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 ,考虑为恶性黑色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8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后破裂的分析,提高对这种致死性并发症的认识。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后壁破裂8例,其中5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3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结果:8例患均因未能及时建立体外循环而死亡。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后壁破裂,特别是术后的延迟性破裂,死亡率高,一旦发生,无法及时建立体外循环抢救,故而在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耐酸、耐青霉素酶、杀菌力强、抗菌谱广的性能 ,临床应用日益增多。自第一代头孢菌素 (先锋霉素 )应用以来 ,许多重危疾患得以抢救成功 ,但由于使用不当有血尿发生。笔者于 1997- 10~ 2 0 0 2 - 10期间所见应用先锋霉素 静点后引起血尿 34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病例资料1.1 病例资料34例中 ,男 2 5例 ,女 9例。年龄最小者为 10个月 ,最大者为8岁 ,小于 5岁者为 2 9例。均无应用其它类药物史 ,否认肾炎、肾病及出血性疾病史。34例均为门诊就诊患儿 ,均有静点先锋霉素 史、剂量为 5 0~ 10 0 m g/kg.d,均为日总量一次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和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超声心动图及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测定仪观察 16例采用ACE抑制剂培哚普利治疗 (4mg ,po ,qd ;4wk后若血压 >18.6 / 12 .0kPa ,加服吲哒帕胺 2 .5mg ,po ,qd)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12wk后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收缩压、脉压、颈动脉 股动脉PWV、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在 12wk培哚普利治疗后显著降低 [分别为 (2 0 .4±s 1.4 )kPavs (18.0± 1.2 )kPa ,(7.5± 1.1)kPavs (6 .9± 1.2 )kPa ,(10 .5± 1.3)m·s- 1vs (8.6± 1.0 )m·s- 1,(0 .71± 0 .14 )mmvs (0 .5 9± 0 .14 )mm ,(10 .5± 1.0 )mmvs (9.8± 1.0 )mm ,P <0 .0 1或P <0 .0 5 ];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仅仅是与血压降低有关 ,药物引起动脉平滑肌松驰 ,对全身和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肽系统的抑制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耐酸、耐青霉素酶、杀菌力强、抗菌谱广的性能,临床应用日益增多.自第一代头孢菌素(先锋霉素Ⅵ)应用以来,许多重危疾患得以抢救成功,但由于使用不当有血尿发生.笔者于1997-10~2002-10期间所见应用先锋霉索Ⅵ静点后引起血尿3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9月 ,在 12 6例肺切除术中应用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支气管残端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男 78例 ,女 4 8例 ;年龄 2 7~ 78岁 ,平均年龄 5 6 .4岁。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12例 ,支气管扩张 6例 ,结核性毁损 2例 ,肺囊肿 2例 ,肺良性肿瘤、炎性假瘤 4例 ,肺隔离症、肺曲霉菌病各 1例。行肺叶切除 114例 ,全肺切除 12例。其中合并糖尿病 18例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19例。2 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后外侧切口 ,其中 34例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常规处理肺动脉、肺静脉 ,解剖出支气管 ,使用 30mm支气管闭…  相似文献   
18.
下腹部恶性肿瘤手术麻醉平面要求较广,一般要求上界至T4-6,下界至骶尾神经丛。以往多采用两点穿刺持续硬膜外阻滞(CEA)或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方能达到手术要求,但CEA阻滞效果有时欠佳,而全麻对年老有器质性疾病的病人危险性较大,且术后止痛效果差。从2001年开始我院用腰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以下称腰硬联合阻滞)两点法行此类手术9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床旁定量检测心脏标志物与中心实验室检测的相关性,探讨床旁心脏标志物尤其肌钙蛋白诊断心肌坏死或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连续收入院的123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17例诊断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6例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另外50例为其他心脏病患者。入院后即刻采血,标本同时送中心实验室和行床旁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各标志物的相关性,和床旁肌钙蛋白Ⅰ(TnI)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价值。结果 在冠心病患者床旁定量检测的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中心实验室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TnI床旁与中心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符合率为:100%,而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敏感性不高(68.2%),但特异性接近100%。结论 床旁定量检测TnI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与临床和中心实验室完全符合,但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床旁定量检测敏感性不及中心实验室,不宜用于危险分层或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