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2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146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升高是否为排除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3 498个取卵周期,按年龄分3组(<35周岁、35~39周岁、≥40周岁),再以bFSH水平不同细分A组(FSH≤9.99 IU/L)、B组(FSH 10.00~14.99 IU/L)、C组(FSH 15.00~19.99 IU/L)和D组(FSH≥20.00 IU/L)4个亚组,比较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等多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年龄<35岁、35~39岁和年龄≥40岁3组中B组、C组和D组患者的基础窦状卵泡数和获卵数明显低于A组,Gn总量和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A组,而受精率和卵裂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年龄<35岁者中,A组、B组、C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7.8%、40.0%、26.3%、31.6%(P<0.05),活产率分别为40.2%、31.5%、21.1%、31.6%(P<0.05);年龄35~39岁时,A组、B组、C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9.7%、31.1%、22.7%、23.1%(P>0.05),活产率分别是28.5%、20.4%、18.2%、15.4%(P>0.05);年龄≥40岁时,A组、B组、C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是15.5%、5.3%、8.3%、0%(P>0.05),活产率分别是11.0%、2.6%、8.3%、0%(P>0.05)。结论:bFSH≥10 IU/L时,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巢反应性减低,需增大促排卵治疗的Gn剂量,对于<40岁的不孕妇女,其FSH10~20 IU/L亦能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但bFSH>20 IU/L,亦获得了临床妊娠,故bFSH升高并非排除IVF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CA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7例经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冠状动脉畸形患者的MPR、VR、MIP及CPR图像,其中31例患者的图像与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进行对照。结果: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357例冠状动脉畸形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包括冠状动脉高位起源15例,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13例,回旋支起自左冠状窦7例,回旋支起自右冠状窦1例,单一冠状动脉1例;本组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均表现为心肌桥(MB),其发现MB319例326处;冠状动脉终止异常中冠状动脉瘘1例。其中31例于DSCT冠脉造影后行CAG检查,DSCT冠脉成像检出27例29处MB者CAG仅检出21例22处,但3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1例冠状动脉瘘行CAG全部检出。结论:DSCT冠脉成像能清晰地显示各种冠状动脉畸形,为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亦可作为随诊复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1047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目的:分析1047例骨转移瘤X线、放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CT及MRI表现,并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材料和方法: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28.75%),乳腺癌(12.03%)及鼻咽癌(5.06%)等,27.03%来源不明。X线诊断988例,ECT检查126例,CT扫描97例,MRI扫描47例。结果:X线显示骨转移部位为脊椎、肋骨、四肢近段及颅骨。ECT表现多骨多处浓集灶(82.54%)或单发浓集灶(16.67%),仅1例表现为稀疏病灶。MRIT1WI表现低信号(80.85%)或其他异常信号(19.15%);T2WI呈高信号(68.85%)或其他异常信号(31.15%)。结论:MRI及ECT敏感性高于CT和X线。MRI、CT及X线特异性高于ECT。骨转移瘤首选ECT并结合X线检查,必要时做CT或(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完善印迹基因在人类种植前胚胎的表达图谱。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7条印迹基因P57^KIP2、LIT1、TSSC3、GRB10、PEG3、ARHI、ZAC1在人类卵子和种植前胚胎中的正常表达。结果卵子和各期种植前胚胎、囊胚中均存在P57^KIP2、ZAC1的表达;LIT1自8细胞胚胎开始表达,持续至囊胚期;TSSC3于卵子及各期种植前胚胎中均未表达;4细胞、8细胞胚胎、囊胚及卵子中均可测到GRB10正常表达;除4细胞胚胎未见表达外,卵子和其余各期胚胎均可测得ARHI表达;Peg3表达于4细胞、8细胞胚胎和囊胚。结论除TSSC3外的其余6条基因均表达于种植前胚胎,有助于开展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为探讨印迹基因与辅助生殖、先天性印迹疾病以及肿瘤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珠试验检测不育者抗精子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珠试验(Immunobead test,IBT)检测251例不育者血清抗精子抗体及51例不孕妇女宫颈粘液抗精子抗体,将IBT与明胶凝集试验(Gelatin agglutination test,GAT)试管玻片凝集试验(Tube-slide agglutination test,TSAT)及精子制动试验(Spermimmobilization test,SIT)比较。结果表明,抗精子抗体是不育原因之一,宫颈粘液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存在不一致,IB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较好,且能作抗体分类和定位,对临床诊治免疫不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知识期刊网(1994.1-2005.5)、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1995.1-2005.5)及Pubmed(1995.1-2005.5),收集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章23篇,共170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能有效治疗异位妊娠[OR合并=2.84,95%CI(2.18,3.69),P=0.0000]。在森林图中,OR合并的95%CI横线落在无效竖线右侧,可认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效。结论目前较低质量研究的Meta分析提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与单用氨甲喋呤比较,疗效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在森林图中,,OR合并的95%CI横线落在无效竖线右侧,可认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效,安全性可能较高,副作用较小,但还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环境温度的改变对MII期人卵纺锤体结构的影响,方法:40例非男性因素的不孕妇女,将常规体外授精后未受精的MII期卵子置于室温(23-250c)直至纺锤体消失,于纺锤体消失后,将卵子分成3个实验组:1组纺锤体消失后立即复温(n=8);2组纺锤体消失后室温下静置5min再复温(n=6);3组纺锤体消失后室温下静置10min再复温(n=6),卵子复温后5min,10min,2h分别观察纺锤体的复现情况。结果:20个未受精的MII期卵子置于室温下5min内纺锤体均消失,1组中的8个卵子,2组中的6个卵子复温后再次观测到了MII期纺锤体,3组中的6个卵子只有3个卵子再次出现了MII期纺锤体,对照组的18个卵子放置于37℃恒温板上观察30min,纺锤体均未见消失。结论:MII期卵子纺锤体对环境温度的改变非常敏感.温度降低将导致纺锤体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纺锤体复现几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高泌乳素(PRL)血症可引起无排卵、不孕、月经紊乱、闭经甚至出现更年期症状,长期处于高 PRL 血症状态可致骨质疏松,我们利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芍药等9种中药对垂体前叶细胞分泌 PRL 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动物雌性 Wistar 系大鼠,体重180~250g,胎龄12~15周,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及试剂中药:芍药、甘草、仙茅、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熟地、枸杞子均由日本津村顺天堂制药株式会社提供的实验用药物粉末,粗提物,DMEM_Ⅰ、DMEM_Ⅱ(pH7.3)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