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4 毫秒
81.
目的 观察补益肺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吸入激素+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软胶囊.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的变化,运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AQLQ)对患者哮喘特异性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肺肾气虚证候总分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喘促气短、自汗、乏力、易外感、精神倦怠等症状的改善较为明显(P<0.05,P<0.01);治疗组哮喘症状和心理功能状况维度、AQLQ总体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益肺肾法对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改善患者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别使用脑康II号和安定对脑动脉硬化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两者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36例脑动脉硬化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脑康II号,对照组给予安定2.5 mg,共治疗6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安定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PSQI总分均有显著改善。脑康II号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善。与安定组比较,脑康II号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副反应方面,脑康II号组在行为毒性、植物神经系统、其他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安定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重视脑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肾气虚衰的特点,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的盛衰,在改善脑动脉硬化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对药陈皮半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干预作用,探讨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中药组予高脂饲料喂饲,并在喂饲1周后实施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中药组按10、8、6 mL/kg剂量予陈皮半夏煎剂灌胃,每日1次。4周后处死家兔,取每只家兔右侧颈动脉远端1 cm,固定后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CAM-1和MMP-9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管壁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有VCAM-1和MMP-9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细胞内VCAM-1和MMP-9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剂量的增加,陈皮半夏煎剂对VCAM-1和MMP-9的抑制逐渐增强。结论对药陈皮半夏可以有效抑制颈动脉硬化家兔VCAM-1和MMP-9的表达,提示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斑块而发挥抗颈动脉硬化作用的。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对药远志-石菖蒲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情况。方法: 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远志-石菖蒲干预组(高、中、低剂量组)。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对药远志石菖蒲,按成人用量的20,10,5倍的比例分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采用水迷宫实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观察糖尿病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血清甲基乙二醛(MG)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到达站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远志石菖蒲各治疗组所需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GC-MS测定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MG含量明显升高,约为对照组的2.5倍,远志-石菖蒲治疗组MG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减少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 远志石菖蒲能够通过降低大鼠血清MG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品质管理圈”(QCC)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2009级和2010级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开展QCC活动。临床见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见习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愉悦感、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开展QCC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抑郁状态对其亚急性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88例,经“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后分为轻度抑郁组(36例)和中度抑郁组(52例)。运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以下简称SF-36)”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SF-36的8个维度中,轻度抑郁患者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精力,总体健康的评分明显高于中度抑郁组(P〈0.05,0.01,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抑郁程度与其SF-36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抑郁程度重者生存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87.
不同证型脑梗死患者SF-36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的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痰热组和非痰热组,经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运用美国医学结局组开发的普适性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以下简称SF-36)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SF-36各维度中,躯体健康维度评分痰热组明显高于非痰热组(P<0.05),而心理健康维度评分痰热组分值明显低于非痰热组(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生存质量在内容上存在差异,可能与证候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脑康Ⅱ号对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00例,其中因未按期返回医院完成回访者6例、自动退出者2例,最终9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茴拉西坦基础上加用脑康Ⅱ号(制首乌、熟地黄、三七、菖蒲、远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的有效率及认知功能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分别为(28±5)分和(15±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分别为(26±5)分和(18±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02、14.73,均P0.05);治疗后组间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5.0%(36/48)]高于对照组[45.5%(20/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3,P=0.008)。观察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率[29.2%(14/48)、27.1%(13/48)、31.2%(15/48)]高于对照组[11.4%(5/44)、9.1%(4/44)、13.6%(6/4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脑康Ⅱ号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9.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特征。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4例,经“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评分后分为认知障碍组(52例)和无认知障碍组(92例)。运用“卒中影响量表(SIS 3.0)”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同时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比较。结果:认知障碍组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维度的评分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0.01,0.001)。认知障碍组HAMA、HAMD、NIHSS评分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0.01)。行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手功能评分与HAMA、HAMD、NIHSS、MMSE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0.001);记忆与思维评分与HAMA、HAMD评分显著相关(P<0.01,0.001);交流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其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较无认知障碍的卒中患者差,主要表现在记忆与思维、交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等方面。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脑康Ⅱ号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情况。方法将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脑康Ⅱ号,按成人用量的20、10、5倍的比例分成大、中、小3个剂量组。实验分组:对照组、模型组、脑康Ⅱ号干预组(分为大、中、小剂量3组)。采用水迷宫实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观察糖尿病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血清甲基乙二醛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到达站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康Ⅱ号各治疗组所需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GC-MS分析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中MG含量明显升高,约为对照组的2.5倍。脑康Ⅱ号治疗组MG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康Ⅱ号能够通过降低大鼠血清甲基乙二醛的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