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阑尾切除术,一般采用斜切口,现介绍一种简单、损伤腹壁神经血管较少的入路。一、半月线的局部解剖1.半月线的表面投影和定位。腹肌发达的人,每侧腹直肌的外侧缘在腹壁体表都有一个纵向弓形的浅沟,称腹直肌旁沟(外侧沟)。其下为半月线,此线从耻骨结节开始上行,经过脐与髂前上棘的中点,止于第九肋软骨,腹内斜肌腱膜沿此线分成腹直肌的前后鞘。2.半月线的构成与局部解剖。腹直肌鞘  相似文献   
92.
消化源性胸痛误诊心绞痛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院消化源病胸痛误诊 3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2 2例 ,年龄 38~ 73岁 ,平均 5 3.3岁 ,其中返流性食管炎 10例 ,弥漫性食管痉挛 6例 ,慢性胃炎 5例 ,胃溃疡 4例 ,胆汁返流性胃炎 1例 ,胃癌 1例 ,胰腺炎 1例。胆囊炎、胆结石 3例 ,胆道蛔虫症 1例。所有病例发作期即刻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均有 ST段压低 >0 .5 mm,15例伴 T波低平或倒置 ,6例并窦性心律不齐 ,3例出现心动过速 ,4例伴偶发室性早博。本组多数因进食、生气、劳累诱发 ,个别与体位有关 ,18例表现为典型胸骨后疼痛 ,12例表现为剑突下疼痛 ,2例为腰背部疼…  相似文献   
93.
女性患者下腹部肿块是临床外科、妇科之常见病,如阑尾脓肿、回盲部结核、附件肿瘤、子宫肌瘤、网膜肿物、直肠肿瘤、后腹壁畸胎瘤等。对于临床表现典型的病例,做到术前确诊并不困难,但个别病例术前确诊则比较困难,有的甚至在手术中尚不易确定病源,需待病理化验才能定性。为了提高我们对女性下腹肿块非典型病例的诊断符合率,现将我院所遇到的女性下腹肿块误诊病例介绍如下:(见表)  相似文献   
94.
真性脾囊肿临床较少见,我院200余例脾切除手术中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8岁。因突发腹痛3天急症入院。3天前因家务活劳累忽然左上腹痛,迅波及全腹伴发烧,恶心未吐。但腹痛能忍呈持续性胀痛。病后纳少,二便如常。既往:季肋区无外伤史,未去过  相似文献   
95.
肝气乘脾泄泻,亦称肠风飧泄。笔者在运用王孟英培土抑木法时观察到,本法重在培土,对肝气乘脾泄泻之土虚久泄者,疗效较“痛泻要方”为优,现小结如下:资料分析本文30例患者均有如下特点:腹泻腹痛反复发作,病史较长。多经健脾燥湿或温肾涩肠无效或加重。投痛泻要方未收显效。  相似文献   
96.
王子云  高克勤 《天津医药》1992,20(2):110-111
我院自1985年开始应用经内镜硬化剂注射疗法治疗42例食道静脉曲张,取得一定的止血效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30例、女12例,男:女=2.5:1。年龄15~66例,平均43.8岁。有出血既往史或现症出血;均有肝硬化病史。除急症17例外均经“B”超检查有肝硬化,门脉直径>1.2cm,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合并腹水者12例占28.6%。其中3例曾行  相似文献   
97.
<正> 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诊治男性乳房发育症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年龄:17-72岁,平均39.5岁。病史:3至16年,平均6.75年。单侧19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多数病人以偶然发现乳头下无痛性包块就诊,少数(4/21)有局部胀痛和轻压痛。肿块生长缓慢,始为蚕豆至枣大不等,至就诊时肿块为2×3cm~2至6×10cm~2,呈以乳头为中心弥漫均匀的实性肿块,质地软,表面光,无结节,局部皮肤无桔皮样变,基底不固定。乳头及乳晕无色素沉着,乳头无溢液。第二性征发育如常,既往无肝脏病及其他慢性病史,乳房及睾丸无外伤  相似文献   
98.
患者女,39岁。右上腹突发持续性胀痛10天,向右肩背放散。症状逐渐加重,伴恶心,未吐,无寒战高热。对症处理无缓解以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症入院。既往体健无类似症状发作史。入院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血压110/70。痛苦貌,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上腹有局限压痛,无反跳痛,右肋缘下可及3×5cm 大小囊性物。莫菲氏征阳性,肝脾未及,肠鸣音存在。入院后经保守治  相似文献   
99.
患儿男,13岁。因右大腿下端肿物5~+月入院。5~+月前右股骨下端因砸伤横折,经当地医院行“弓”形针内固定术,术后即发现右大腿下端内侧有一鸡蛋大肿物,界限不清,无症状,肿物逐渐增大,在外院两次针吸活检未见肿瘤。入院前该肿物增至儿头大小。查体:体温36℃,脉搏84,血压100/60,表浅淋巴腺未触及。心、肺(-),肝、脾未触及。右大腿  相似文献   
100.
<正> 患者女,29岁。下腹肿物20年,无症状。近半月因右下腹疼痛而住院。查体:T36℃,PS0次/分,BP120/80mmHg,全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6×4cm 大小肿物,中等硬度,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可横向活动。实验室检查,Hb7g%,WBC4100/mm~3,BuN17mg%。B 型超声波检查:右下腹可见6.2×3.4cm 混合性肿物。下消化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