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低强度超声治疗对大鼠多烯紫杉醇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多烯紫杉醇(25 mg/kg体质量),持续4天。对超声组于第1次多烯紫杉醇注射后当天开始每天行低强度超声辐照,持续7天;对照组同期予以假辐照。分别于注射多烯紫杉醇前、超声辐照开始后第4、7及14天行血常规检查及免疫球蛋白检测。超声辐照开始后第4天,于2组中各随机选取4只大鼠处死,检测干细胞因子(SC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组织学方法检测多烯紫杉醇注射前、超声辐照开始后第4、7及14天大鼠右侧股骨骨髓组织有核细胞计数,并观察超声辐照第7天大鼠超声辐照处皮肤和肌肉组织HE染色表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大鼠辐照开始后第4天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第7、14天免疫球蛋白A(IgA),第4、14天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均明显升高(P均0.05)。超声组大鼠骨髓SCF及ICAM-1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CAM-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辐照开始后第4、7天,超声组骨髓有核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均0.05)。2组大鼠辐照处皮肤及肌肉组织均无明显损伤。结论低强度超声可用于治疗大鼠多烯紫杉醇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其机制可能在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辽宁省进行蚋类补点调查,完善辽宁省蚋类区系资料。方法:选择辽宁省7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经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辽宁省蚋属7亚属14种,其中含3个新种和3个辽宁省新记录种。结论:辽宁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的古北界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一种蛋白质—溶菌酶结构的影响。方法:使用频率0.94 MHz、声强3.25×104 W/cm2、脉冲重复频率4 Hz、占空比10%的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溶菌酶溶液10 s。利用圆二色光谱(CD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SDS-PAGE)方法,分别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溶菌酶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的影响。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处理后,CD光谱无明显变化,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溶菌酶二级结构影响不大;而荧光强度减弱,说明溶菌酶色氨酸周围的疏水结构发生了变化;SDS-PAGE结果显示,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溶菌酶出现支链降解;分析 1H-NMR发现,辐照后溶菌酶色氨酸发生了化学位移。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可以改变溶菌酶的高级结构。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对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用重力打击器构建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构建成功后模型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LIFU每天1次,连续辐照患处14 d,对照组假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第3、10、21天取损伤区域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观察组织变化,免疫组化定量生肌决定因子(Myf-5)和辅肌动蛋白(α-actinin)表达强度并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分析,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肌分化因子(MyoD)mRNA表达水平,对组织修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HE染色图片提示超声组坏死肌纤维逐渐被新生排列整齐肌纤维取代;对照组纤维组织形成,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萎缩明显。治疗开始的第3、10、21天,超声组α-actinin(3 d=0.270±0.026,t=2.963,P=0.018;10 d=0.244±0.011,t=2.865,P=0.027;21 d=0.222±0.031,t=1.073,P=0.317)、Myf-5(3 d=0.291±0.050,t=2.691,P=0.027;10 d=0.246±0.015,t=2.726,P=0.032;21 d=0.166±0.021,t=0.369,P=0.722)、MyoD mRNA(3 d=5.613±0.379,t=4.679,P=0.002;10 d=3.276±0.261,t=2.377,P=0.048;21 d=1.810±0.200,t=0.634,P=0.546)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α-actinin(3 d=0.234±0.008;10 d=0.214±0.020;21 d=0.203±0.023)、Myf-5(3 d=0.225±0.023;10 d=0.211±0.025;21 d=0.161±0.016)、MyoD mRNA(3 d=4.465±0.397;10 d=2.807±0.356;21 d=1.712±0.280),且在第3、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U能促进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再生修复,改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5.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34例冠心病患者以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分成中青年组、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三个年龄层比较早发和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异同。单因素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吸烟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家族史,其优势比(OR)分别为3.45、2.58、2.14、2.07和2.08,早发冠心病组每日吸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是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和冠心病家族史、每日吸烟量、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海藻酸钠凝胶上向血管内皮细胞(VEC)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从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提纯和扩增BMSCs后,加入10 ng/mL VEGF诱导培养,12 d后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的表达;RT-PCR检测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 诱导后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染为棕黄色,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呈红色,vWF表达为阳性;RT-PCR检测显示,诱导后细胞ET-1表达为阳性,提示BMSCs向VEC分化.结论 以VEGF为诱导剂,可以在海藻酸钠凝胶上将BMSCs成功地诱导为VEC,海藻酸钠凝胶作为良好的载体,可能为人造立体血管网的形成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反转录酶(RT)区YMDD功能域新变异rtM204Q的表型特点。方法从1例接受拉米夫定(LAM)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扩增HBV全长RT区基因,PCR产物直接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随机挑选40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并分析耐药相关变异。将Xho I/Sph I双酶切后的RT片段与载体连接成含HBV 1.1倍基因组长度的重组载体。采用FuGENE HD试剂盒,将构建的含野生株和变异株的重组载体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转染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核苷(酸)类药物[LAM终浓度为0、0.01、0.1、1、10、100μmol/L;阿德福韦酯(ADV)终浓度为0、0.033、0.1、0.33、1、3.3μmol/L;恩替卡韦(ETV)终浓度为0、0.001、0.01、0.1、1、10μmol/L;替诺福韦酯(TDF)终浓度为0、0.01、0.1、1、10、100μmol/L],隔天换药,连续作用4d后收集细胞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HBV DNA的复制水平,以分析变异株的表型特点。结果对从患者血清获得的37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3个(35.1%)为野生型,11个(29.7%)为rtM204Q突变型,2个(5.4%)为rtM204I突变型,10个(27.0%)为rtA181T突变型,1个(2.7%)为rtA181T+rtM204Q突变型。后4种变异株的复制力分别是野生株复制力的89.95%、46.28%、55.77%和34.44%(P<0.05)。前2种变异形式的表型耐药分析结果显示,rtM204Q对LAM的敏感性为野生株的1/75.68,而rtM204I对LAM的敏感性不及野生株的1/1000。rtM204Q和rtM204I株对ADV、ETV和TDF均敏感。结论 HBV RT区新的YQDD基序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力,对LAM的敏感性降低,提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LAM耐药相关变异。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化疗后大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根据性别和 体质量进行随机分层分组,对照组和LIPUS组各40只。对照组用阿霉素(2 mg/kg)+环磷酰胺(20 mg/kg)先后腹腔注射,连续给 药4 d;LIPUS组在相同剂量给药后LIPUS连续辐照7 d。于开始给药第0、4、7、9、11、14、18天测定各组大鼠白细胞、红细胞、血 小板计数;于第0、4、11天做骨髓组织病理切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qPCR(SCF、ICAM-1、VCAM-1)检测、ELISA检测IL-3和 GM-CSF。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LIPUS组白细胞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骨髓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LIPUS组造血组 织的增加显著(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IPUS组骨髓细胞凋亡低于对照组(P<0.05),qPCR结果显示LIPUS组ICAM-1 和V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LIPUS组IL-3和GM-CS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LIPUS可改善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化疗后的造血损伤,可能是因为其能提升ICAM-1、VCAM-1水平和IL-3、GM-CSF水平 所致。  相似文献   
8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17~58岁;口服敌敌畏12例,乐果7例,辛硫磷1例;服毒量均在100~300ml;服毒至就诊时间1~2小时8例,2~6小时12例。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和脑水肿。  相似文献   
90.
生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必修课程,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主流的LBL、PBL、TBL、CBL、RBL、ReBL等教学法各有利弊,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因此,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常用几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展开讨论,并简要介绍在生理学教学中整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