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51例蜂蜇伤患者分成轻(22例)、中(20例)、重(9例)度3组,将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IL-8、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轻度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组PT、APTF、TT、IL-8、vWF的水平较轻度中毒组明显升高(P〈0.01),重度中毒组的APTT、IL-8、vWF水平又较中度中毒组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22.
糖尿病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糖尿病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过合理控制血糖,同时根据病情选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均获治愈,但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复发率较高。结论治疗本病应早期治疗、合理控制血糖、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3.
分析怒、肝、气、体质的相关性,探讨建立易怒体质量表的可行性。愤怒和郁怒的产生及诱发疾病的机制是一个复杂过程,目前的研究往往只重视其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而缺少整体把握。肝疏泄失常可出现肝疏泄太过所致的肝气逆证和肝疏泄不及所致的肝气郁证两种证候表现。当肝疏泄失常但尚未形成病证时,机体一定在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表现出异常,即形成某类特定的病理体质。用量表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易怒体质研究,通过系统查找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中有关肝失疏泄相关描述,建立易怒体质条目池,并以人群流行病学调研结果为依据,对易怒人群体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进而为科学评价易怒体质的分型编制出标准化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半边莲生物碱对内皮素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内皮素1剌激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以细胞计数试剂盒计数细胞个数、氚标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检测DNA的合成量、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活性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并应用台盼兰拒染、乳酸脱氢酶检测观察半边莲生物碱的细胞毒性反应。结果内皮素1(10-7mol/L)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P<0.01);半边莲生物碱和BQ-123均可抑制内皮素1所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内皮素1组相比,P<0.05);半边莲生物碱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但对活细胞数目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均没有影响(P>0.05)。结论半边莲生物碱(50~200 mg/L)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内皮素1所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且此抑制作用并非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隐性误吸的疗效,以期减少卒中后肺炎发生率。方法将168例有隐形误吸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吞咽康复训练组108例,一般治疗组60例。对2组患者统计住院治疗2周时隐性误吸治疗有效率及PSP的发生率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隐性误吸治疗有效率及PSP的新发生率。结果隐性误吸治疗的有效率,吞咽康复训练组治疗2周、1个月、2个月均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P0.05);PSP发生率,吞咽康复治疗组治疗2周、1个月、2个月低于一般治疗组(P0.01)。结论通过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治疗卒中后隐性误吸,同时也可减少卒中后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急性髓系白血病M_2型(acute myeloid leukemia-type M_2,AML-M_2)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血液病研究中心收治的18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_2型患者外周血、骨髓象、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影响其总体生存(OS)、无事件生存(PFS)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88例M_2患者中,伴有t(8;21)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占37%(70/188),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占41%(77/188),其他异常占22%(41/188);免疫分型的表达以髓系干祖细胞抗原CD117(96.1%)、CD34(81.6%)和HLA-DR(55.9%)及髓系相关抗原CD13(90.5%)、CD33(89.4%)多见。部分患者中伴有淋系分化抗原的表达,CD19阳性表达率最高(29.6%),其次为CD7(28.5%)。最常见的伴随基因突变为FLT3突变(30.2%);186例M_2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年龄≤50、不伴有髓外浸润、伴淋系抗原表达、NPM-1(-)、CEBPA双突变(+)及做过HSCT在OS、PFS上均有明显优势(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年龄≤50、不伴有髓外浸润、伴淋系抗原CD19表达、伴CEBPA双突变的患者在OS、PFS上均有明显优势(P 0.05),核型仅对OS有影响(P 0.05),NPM-1(+)仅对PFS有影响(P 0.05)。对70例伴t(8; 21)异常患者的生存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提示,伴c-Kit基因突变是OS、PFS的不良因素(P 0.05)。结论:伴有不同核型异常的M_2患者之间,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有所不同;预后分析提示t(8;21)异常核型对总生存率有影响,初诊时年龄≤50、髓外浸润、伴淋系抗原CD19表达、伴CEBPA双突变同样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的原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标本,收集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标本,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肝功能项目检测。结果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标本有四种模式,HBV—DNA阳性率为74.4%,肝功能异常率为71.8%。结论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原因较多,S基因突变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的原因.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标本,收集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标本,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肝功能项目检测.结果 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标本有四种模式,HBV-DNA阳性率为74.4%,肝功能异常率为71.8%.结论 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原因较多,S基因突变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测定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169例妊娠期妇女,对照组137例健康育龄妇女,分别检测血清AFU、ALP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AFU、ALP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孕周数增加AFU、ALP也有所增加。结论血清AFU、ALP含量测定可以作为晚期妊娠妇女监测胎儿、胎盘的指标。  相似文献   
30.
王婧婧  王文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07-5708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49例妊娠妇女分别在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和临产期进行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二聚体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至临产期呈进行性升高(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在孕早期、孕中期至孕晚期进行性缩短(P<0.05),孕晚期至临产期无显著差异(P>0.05);凝血活酶时间(TT)在妊娠早期至临产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孕早期至孕中期明显缩短(P<0.01),孕中期至孕晚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孕晚期至临产期显著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在孕早期至孕中期显著升高(P<0.01),孕中期至孕晚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晚期至临产期急剧升高(P<0.01)。结论:联合动态监测妊娠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对于减少产后出血及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