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德张氏芒针发源自皖南山区,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中的“长针”,后流行于皖南广德一带,学术流派的发起人是民国时代的医家张明俊。张维年少随伯父张明俊习得医术,“循经透刺”针法最早由张维提出,将稀世芒针的15组穴位发展到150余组,初步提出“循经透刺”的针法及学术思想。广德张氏芒针流派主张“循经透刺”法,运用芒针节律进针、一针多穴、气达病所、捻转得气、补虚泻实,临床常用芒针透刺天突以达通任利咽之效,透刺督脉以取其醒神开窍之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组织miR-345-3p、miR-216a-5p、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IBS-D的抗炎机制。方法:SD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PDTC)组,每组12只。采用新生仔鼠母子分离联合醋酸灌肠刺激联合慢性束缚法复制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艾灸“天枢”“上巨虚”,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7 d。PDTC组腹腔注射PDTC(50 mg·kg-1·d-1),共治疗7 d。观察各组幼鼠体质量、稀便率和腹部回缩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HE染色法观察各组幼鼠结肠黏膜层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各组幼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幼鼠结肠组织中miR-345-3p、miR-216a-5p、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幼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6、TNF-α、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