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娅  赵华 《护理研究》2009,23(32):2959-2960
恶性血液病是一类造血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感染、贫血、出血.感染是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肛周皮下脓肿又占据着重要位置[1].肛周脓肿病程长,疼痛剧烈,对病人生存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我科2008年总住院病人为1 282例,各类感染358例,肛周皮下脓肿42例,占总住院感染病例的11.7%.2008年1月起我科对发生肛周皮下脓肿的病人采用仙人掌泥外敷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动脉蒂植入非血管化自体骨后移植骨血管再生的情况。方法将36只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剥离骨膜,分别植入双侧咬肌区,其中一侧将远端结扎的颌外动脉蒂植入游离桡骨骨髓腔作为实验侧,另一侧单纯移植作为对照侧。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血管墨汁灌注、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骨微血管密度(MVD),观察移植骨的再血管化情况。结果实验侧术后3 d,对照侧术后2周移植骨出现再血管化。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实验侧移植骨的再血管化程度高于对照侧;术后4周,实验侧再血管化程度达到高峰。结论动脉蒂植入非血管化自体骨的方法具有促进移植骨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粘液性大肠癌组织蛋白酶B、D表达与肿瘤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粘液性大肠癌的表达尚未明了.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实验目的系探讨粘液性大肠癌CB和CD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人不同类型大肠癌CB及CD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CB和CD表达率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差异具显著性(P<0.05;P<0.005).粘液性大肠癌CB表达高于非粘液性者,差别具显著性(P<0.05),但CD表达差异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大肠癌CB和CD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CB在粘液性大肠癌浸润转移中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妊娠早期胎儿NT厚度测量的单胎孕妇,共4958例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妊娠早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妊娠早期血清学筛查、妊娠中期超声筛查及对新生儿出生后28 d的体格检查。根据妊娠早期超声筛查的结果,分为胎儿NT增厚(≥3.0 mm)者167例与NT厚度正常者4791例;将胎儿NT增厚的孕妇,分为胎儿单纯NT增厚者86例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者81例。分析不同NT厚度胎儿的预后,并重点对单纯NT增厚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或血清学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经绒毛穿刺取样术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以明确产前诊断。结果(1)胎儿NT厚度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共4791例孕妇,包括胎儿NT厚度正常且无结构异常者4726例,其中妊娠中期及产后新诊断结构异常83例,4688例活产;胎儿NT厚度正常但结构异常的孕妇65例,其中61例孕妇终止妊娠,4例活产。(2)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妊娠结局:86例孕妇中,66例(76.7%,66/86)行CMA检测,3例胎儿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除7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外,余79例行妊娠中期超声检查、新生儿出生后28 d体格检查、新生儿电话随访至6~21个月均未发现发育异常。(3)胎儿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81例孕妇中,73例(90.1%,73/81)行CMA检测,其中32例的胎儿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0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妊娠中期自然流产,9例活产。(4)NT增厚是否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预后比较:单纯NT增厚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为3.5%(3/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39.5%(3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P<0.01);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健康新生儿存活率为91.9%(79/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9.9%(8/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P<0.01)。结论妊娠早期,超声筛查胎儿NT及结构,能提高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率。单纯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较低,新生儿健康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5.
2018年12月3~7日中国医学科学输血研究所出访团赴日本参观了日本红十字会血液事业服务本部等6家机构,对日本地区的血液事业发展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其在血液事业发展中一些做法和经验,为中国血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中5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为晚期乳腺癌。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时间20.1个月。4例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后,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0 cm×15 cm^21 cm×31 cm,单独采取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或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胸壁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对侧乳房体积较大,同期行乳房缩小和乳房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情况,以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6例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为5 cm×12 cm^10 cm×23 cm,其中3例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进行修复,两叶皮瓣每叶面积范围为5 cm×15 cm^7 cm×18 cm,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背部供区因张力稍大,出现皮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后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平均7.5个月,术区皮肤平整,皮瓣外观良好,对肩关节及腰部活动无影响,肿瘤均无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后巨大胸壁软组织缺损,无需血管吻合,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7.
本文对胃癌低发区30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患者男女之比为9∶1,临床病程短,癌平均发病年龄51岁,临床症状多不典型;②胃癌组织类型,肉眼多为浸润溃疡型,显微镜观察癌溃疡四层结构不典型,底部常有肌残留和癌浸润,类型以管状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多见;③胃癌癌旁伴发病变(CAG、DYS、ⅠM、Ⅱb)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同例非癌旁相应病变(P<0.01);④粘液组化(HID/AB)染色证实,14例胃癌癌旁有含硫酸粘液结肠肠化(Ⅱb型肠化),表明Ⅱb型肠化与胃癌发生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88.
边远(防)连队巡诊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医疗体系部队点多、面广,大部分连队驻地偏远、环境气候恶劣,官兵就医困难。为做好他们的医疗保障工作,我院“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巡诊工作不间断,受到广大官兵的高度赞誉。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89.
作者对54例良、恶性胃溃疡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比较观察。发现其中3例恶性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有明显不同,而在溃疡组织结构上与慢性胃溃疡很相似,且癌多以早期的形式存在于溃疡边缘,溃疡底部存在一个无癌浸润、无肌残留的疤痕区。这类溃疡的存在从组织学上支持了慢性胃溃疡癌变的事实,但本组资料的癌变率较低,约为0.52%左右,提示慢性胃溃疡癌变在胃癌发病学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0.
颅咽管瘤是鞍区先天性良性肿瘤,约占儿童鞍上肿瘤的5%[1]。笔者就其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CT对此病的诊断。1资料与方法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岁~56岁,平均25.6岁。症状出现时间5d至11年。主要临床表现:偏盲、视力下降、失明、头痛、视乳头水肿、呕吐、多饮、多尿、身体矮小、智力差、嗜睡、抽搐、性腺不发育、毛发稀疏、四肢无力、精神失常、眼球不能外展等。全部病例分为二组,13岁以下14例,为A组,16岁以上21例,为B组。扫描机用西门子CR和Exe12400型,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矩阵256×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