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21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7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腹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Ivor-Lewis)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Mckeown),观察组行Ivor-Lewis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效果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Lewis治疗食管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2.
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对直肠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high ligation,HL)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的369例直肠癌患者。结果:HL组158例(42.8%)和非HL组211例(57.2%)。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及输血量、大体标本类型、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占据肠腔周径及Astler-Col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含hFVII-LC+hIgG1-Fc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亚株CHO-K1获得以组织因子(TF)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结合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汉族人肝组织和淋巴细胞中分别获得hFVII-LC和hIgG1-FcDNA片段并用连接酶正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以脂质体法转染阳性质粒入CHO-K1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Excel301无血清培养液扩大培养,培养液Ni-NTA亲和层析纯化和制备hFVIII-LC+hIgG1-Fc融合蛋白,ELISA法检测该融合蛋白与TF的靶向作用,免疫激活物与结肠癌细胞HT-29及NK细胞混合培养检测结合物激活NK细胞的能力。结果:以汉族人肝组织和淋巴细胞为模板扩增的hFVII-LC和hIgG1-F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与基因库报道的系列完全一致;经酶切分析、测序证实构建的hFVII-LC+hIgG1-Fc融合基因片段完整地落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阅读框架中;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能获得含pcDNA3.1(+)-hFVII-LC+hIgG1-Fc阳性的CHO-K1细胞,经1g/LG418加压筛选可以获得分泌hFVII-LC+hIgG1-Fc融合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1LExcel301无血清培养液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可以制备1.3mghFVII-LC+hIgG1-Fc融合蛋白,经ELISA法鉴定与TF具有高亲和力,免疫激活物与结肠癌细胞HT-29及NK细胞混合培养表现出明显的激活NK细胞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hFVII-LC+hIgG1-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分泌hFVII-LC+hIgG1-Fc融合蛋白的CHO-K1单克隆细胞株,为制备以TF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结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和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的表达,分析ERK5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ERK5低表达59例(73.8%)、高表达为21例(26.2%);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低表达204例(60.4%)、高表达134例(39.6%);二者中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的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与低表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RK5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组织中ERK5水平。ERK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因子。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Cry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ry2在结直肠癌预后和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6名规律接受包含5-氟尿嘧啶的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使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评估化疗疗效,并根据疗效分为完全反应(CR)/部分反应(PR)和病灶稳定(SD)/病灶进展(PD)组,免疫组化检测Cry2表达,评分后进行双侧x2检验。收集307名在2001年至2005年间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肿瘤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Cry2表达,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CR/PR组Cry2表达较低,SD/PD组Cry2表达较高,差异显著(P<0.05)。307例中Cry2高表达者84人,平均生存83.46月,Cry2低表达者223人,平均生存100.10月,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Cry2低表达者预后较好。307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Cry2表达高低风险比为1.70,其95%置信区间为1.09~2.66,差异显著(P<0.05),Cry2的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16例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Cry2表达高低风险比为2.88,其95%置信区间为1.03~8.06,差异显著(P<0.05),Cry2的表达是影响化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据Cry2表达高低可预测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也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TIMP-3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nMSP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0例癌旁非癌组织TIMP-3基因甲基化;采用RT-PCR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0例癌旁非癌组织TIMP-3mRNA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TIMP-3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64%,肿瘤组织TIMP-3mRNA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TIMP-3mRNA的表达率无淋巴结转移组(34/42)高于淋巴结转移组(30/58)(P<0.01),甲基化阳性率Duke’sC+D期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Duke’sA+B期不伴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肠近端、分化程度差的结直肠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远端直肠和分化程度高者(P<0.05)。结论:TIMP-3基因甲基化容易发生在结肠近端、Duke’sC、D期、伴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差和浸润型结直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移位到细胞核内抑癌基因Syk(L)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探讨Syk(L)抑制乳腺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yk(L)、失去激酶活性的Syk(L)以及Syk(L)各个功能域按正确读框插入到含有Gal4基因DNA结合功能域(Gal4-DBD)的pFA载体中,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利用Gal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在乳腺癌细胞中Syk(L)、失去激酶活性的Syk(L)以及Syk(L)各个功能域对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细胞MB231和MB435中,与Gal4-DBD结合的Syk(L)可以下调启动子上含有Gal4结合位点的萤光素酶基因的表达,这种调节与Syk(L)的激酶活性无关,是通过Syk(L)的SH2功能域和KD功能域完成的。结论:在乳腺癌中,Syk(L)具有转录抑制功能,该功能与Syk(L)的激酶活性无关,是通过Syk(L)的SH2功能域和激酶功能域实现的。Syk(L)在乳腺癌中的抑癌作用可能与其转录抑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8.
复方半枝莲防治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复方半枝莲 (SBC)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血清和组织生化等检测方法 ,分别在第 14周和第 2 4周观察 SBC对 DEN诱发的肝癌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 :中药组 14周时大鼠肝脏异型性增生灶明显较模型组少 ,2 4周时形成的肝癌结节小而少 ,模型组、中药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 75 .0 %、5 0 .0 % ;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大鼠肝组织谷胱甘肽 - S-转移酶胎盘型阳性灶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 ;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谷胱甘肽 - S-转移酶含量以及血清 λ-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含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中药组大鼠肝细胞 G0 - G1 期比例下降 ,G2 - M期比例升高。结论 :SBC能抑制癌前病变 ,延缓肝癌的形成 ,降低肝癌发病率 ,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阻滞 G2 - M期细胞进展 ,从而抑制DEN引起的肝细胞的去分化和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39.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或男性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及病机目前不甚清楚,治疗效果也不太满意,其中以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最为常见,由于病程迁延,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很多病人由此产生焦虑、抑郁症状,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部分CP患者有雄激素缺乏症状。本组268例CP患者随机分3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并分析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左西孟旦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的m 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HR、 LVEF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HR、 LVEF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的PAMP均较治疗前降低,CI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的PAMP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大剂量左西孟旦治疗效果更明显,但可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