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1 病例报告 患者1 女,65岁.因发现右颈部肿物2d入院.病程中无呼吸困难,伴有吞咽异物感,无发热、多汗,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无胸痛,无性情变化.体检:颈部不对称,右颈部隆起.甲状腺右叶下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4.0 cm×2.0 cm,边界清,质韧,活动度良好,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不明显.颈部超声:右颈前(甲状腺右叶下部背侧部位)见一囊性肿物,约39 mm×24.5 mm,边界清,似与甲状腺右叶关系密切,形状欠规则,内部透声良好(图1).甲状旁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未见明显放射性增高区(功能亢进之甲状旁腺组织)(图2).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损伤后炎症反应、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10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3组。前2组用改良的WD法建立T12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仅切除T12椎板不损伤脊髓。治疗组在脊髓损伤后10min注射褪黑素(100mg/kg),模型组注射等量的体积分数5%乙醇。术后第1、2、3、5、7天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血清中IL-10含量和脊髓中IL-10mRNA的水平。3d时各组选6只行主动脉灌流,后取脊髓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IL-10的表达特点。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了严重的下肢神经功能障碍,BBB运动功能评分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5天、7天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同时间点治疗组脊髓内IL-10mRNA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这与血清中IL-10含量及表达IL-10阳性细胞数结果一致,均有治疗组最高、模型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见IL-10在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胞浆中分布较多。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提高中央管周围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对IL-10的分泌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NRLN)的变异规律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医疗组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病例资料,其中22例术中发现NRLN。结果 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共显露喉返神经8850条,其中右侧4451条,左侧4399条;共发现非返性喉返神经22条,全部位于右侧,发生率为0.5%(22/4451);其中Ⅰ型4条、2A型10条,2B型8条。NRLN发生与性别、甲状腺肿瘤性质、甲状腺或者甲状旁腺手术、神经监测仪应用等均无相关性。喉返神经监测病人中3例NRLN显露时间为(4.2±1.8)min,常规显露病人中19例NRLN显露时间为(9.7±2.1)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条NRLN无一损伤。结论 NRLN临床少见,以右侧居多;熟悉解剖特征、提高对NRLN认识、术中精细解剖及喉返神经常规显露是预防NRLN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正1904年,Quervain~[1]首次报道非功能性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1938年,Amstrong~[2]首次报道表现为高钙血症的PC。PC是一种罕见且易复发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至今国外报道甲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内科中对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8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实习的90名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教学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按照以往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实习安排。以出科考试的成绩衡量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出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临床沟通技巧、医学生态度、工作反馈的满意度分别为91.1%、88.9%和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71.1%和77.8%(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6.
病人女性,60岁。因颈部肿物40年迅速增大伴压痛2个月于2010年6月入院。查体:甲状腺Ⅲ度肿大,于左侧颈前可触及5.0cm×4.0cm包块,右侧颈前可触及约3.0cm×2.0cm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伴压  相似文献   
27.
王培松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486-3487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观察组。并以5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并观察2组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TnI与CK-M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cTnI阳性率及CK-M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作用显著,结果可靠,可作为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合理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术后并发腰背肌痉挛性疼痛疗效。方法对52例LDH患者进行分组,手术方式及内置物均相同,观察组27例,术后早期采取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25例,术后单纯应用药物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腰痛、双下肢麻木、酸沉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其中通过合理规范的康复支持治疗,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LDH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对腰背肌衰弱综合征及腰椎不稳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9.
近30年来,随着常规血清钙检测的开展,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美国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于2016年组织制订并发布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管理指南》,为甲状旁腺手术的相关问题提供安全、有效、可靠的循证支持。该指南对PHPT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手术适应证、术前和术中处理、疗效评估、并发症管理及后续手术等多方面做了详尽说明。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法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快速辨识甲状旁腺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7年7月至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医疗组进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的36例病人资料。术中由同一术者使用1 mL注射器针头对手术中切除的可疑组织(甲状旁腺、脂肪、淋巴结、甲状腺)进行穿刺。使用HG-98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出其T1值(检测值)与C值(质控值)。比较不同组织T1/C值的差异,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共收集51组数据。甲状旁腺组织T1/C值为(3.653±3.177),非甲状旁腺组织T1/C值为(0.056±0.027),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淋巴结、脂肪的T1/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与甲状旁腺腺瘤T1/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法识别甲状旁腺的灵敏度(真阳性率)95.7%(22/23),特异度(真阴性率)100%(28/28),假阳性率(误诊率)0(0/28),假阴性率(漏诊率)4.4%(1/23),准确率98.0%(50/51)。结论 应用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法可术中即时辨识甲状旁腺组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操作简单、便捷,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