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哈尔滨地区正常成人Steiner分析法正常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常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建立中国哈尔滨地区汉族正常成人头影测量Steiner分析法的正常值。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地区100例汉族正常成人样本,拍摄正中颌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在Steiner分析法的指导下,描图、定点、测量,得出Steiner分析法的数据。并将哈尔滨地区正常成人Steiner分析法的测量均值与北京、广东、韩国首尔地区地区同年龄组正常成人以及哈尔滨地区儿童Steiner分析法的测量均值进行比较。结果:①建立了哈尔滨地区正常成人Steiner分析法的正常值、标准差和cheveron值;②测量项目中,男女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与北京、广东、韩国首尔地区同年龄组正常成人以及哈尔滨地区儿童Steiner分析法的测量均值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哈尔滨地区正常成人牙颌颅面结构有其地区、年龄和种族特点,不同人群应有各自相应的正常值标准。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兔羊膜成体干细胞(ADSC)定向诱导神经细胞的分化结果.方法 新西兰雌兔羊膜分离、培养ADS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羊膜ADSC的纤连蛋白(Fibronectin)、巢蛋白(Nestin)、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的表达水平.单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羊膜ADSC是否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培养成功的ADSC中加入神经分化诱导培养基诱导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分化5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微管蛋白(tubul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培养的ADSC在24 h后逐渐从羊膜组织中移行出;72 h可见明显的多角形细胞富集在羊膜组织周边;120 h后多角形细胞致密地分布于羊膜四周.分裂后的子代细胞形态同父代细胞.单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证实羊膜ADSC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羊膜ADSC的Nestin、Vimentin、Fibronectin mRNA分别是脾脏细胞同种分子表达量的15.79、1.91、7.65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3、-3.972、-2.524,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β-tubulin在大部分细胞的胞质中表达;GFAP在部分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结论 羊膜ADSC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合适条件下能够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采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脑默认活动网络(DMN)是否存在异常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20名遗忘型MCI老年患者和25名正常老年人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和静息状态脑功能成像.利用低频振幅(ALFF)算法,观察MCI患者相对于正常老年人ALFF增强及减弱的区域.结果 MMSE和AVLT测试结果显示MCI患者与正常老年人比较,记忆功能损害较明显,主要以情景记忆的短延迟回忆[(2.4±1.7)分与(6.6±1.4)分,t=3.70,P<0.01]和长延迟回忆[(2.1±1.6)分与(6.7±1.5)分,t=4.16,P<0.01]损害为主.静息状态fMRI结果显示与正常老年人比较,MCI患者与情景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海马旁回和侧颞叶皮层等脑区的ALFF减弱(t=2.58、2.43、1.75,均P<0.01),颞顶交界和顶下小叶的ALFF增强(t=3.14、2.77,均P<0.01).结论 MCI患者静息状态DMN与情景记忆密切相关的脑区结点活动强度存在异常,与正常老年人比较,大多活动减低,但是部分区域活动增强,提示MCI患者脑内可能存在代偿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tivity and its possible neural mechanism of brain default mode network by using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Methods The 20 amnestic MCI patients and 25 healthy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all subjects underwent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AVLT) and fMRI.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 and the enhanced and weakened regions of ALFF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both MCI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MMSE and AVLT tests showed that the memory function was seriously impaired in MCI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hort and long delayed episodic memory impairment (2.4±1.7 vs. 6.6±1.4, t=3.70, P<0.01; 2.1±1.6 vs. 6.7±1.5, t=4.16, P<0.01). The resting state fMRI showed that MCI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decreases of ALFF in hippocampal formation, parahippocampal cortex and lateral temporal cortex as compared with health controls (t=2.58, 2.43 and 1.75, all P<0.01), which were closely relevant to the episodic memory. And they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emporal-parietal joint and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t=3.14 and 2.77, both P<0.01). Conclusions MCI patients show significant decreased active intensity of some DMN nodes that is related to episodic memory in resting state. Increased active intensity in MCI patients would be some type of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MR血管造影Express序列和RF-FAST序列的图像,将MRA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比较。结果 73例主动脉夹层中包括DeBakeyⅠ型24例、Ⅱ型6例、Ⅲ型43例。MRA对主动脉夹层分型、范围、真假腔显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内膜破口的敏感性94.74%,特异性100%,诊断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的敏感性91.49%,特异性92.31%。结论 MRA能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对心衰大鼠心肌的影响,探讨GHRP在心衰(CHF)中的作用,为临床更好地治疗CH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ADR)方法 建立大鼠CHF模型,并采用:1)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2)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3)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治疗组干预后的指标接近正常组;2)正常组线粒体结构正常,闰盘结构完好;模型组少数区域有线粒体空泡样变,闰盘结构正常;治疗组许多区域有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闰盘电子密度降低.结论 GHRP具有保护和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在《十二五规划》的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目前,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医学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中除加强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通过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现对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一总结与思考,旨在今后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67.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诱导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的形成,在牵张成骨的过程中促进骨组织形成。目的: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腭中缝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及机械扩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制双眼扩弓簧对大鼠施加扩张力,建立上颌骨扩张大鼠模型。分别于建模后第1,3,5,7,9,12,14天随机选取大鼠取腭中缝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目的基因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建模后第3,9,12,14天大鼠腭中缝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果证实,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时,骨形态发生蛋白7mRNA在机械力刺激下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测量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对牙列各区段牙齿的作用力,探讨施加在牙齿上的矫治力大小,进而讨论矫治器的安全性。方法 实验室体外模拟颊侧多曲簧矫治器佩戴情境,设计颊侧多曲簧矢状向打开2、4、6、8、10mm,利用薄膜压力传感器测试系统,分别测量中切牙、尖牙、磨牙区段牙齿在矫治器不同加力状态下的受力情况。结果 当颊侧多曲簧拉长 2mm 时,左上磨牙受力最小为1.60±1.00g,右上中切牙受力最大为4.44±2.72g;当颊侧多曲簧打开 10mm 时,左下尖牙受力最小为4.66±1.33g,右上中切牙受力最大为22.12±6.21g。当多曲簧打开相同长度时,中切牙区段牙齿受力最大。当颊侧多曲簧分别打开2、4、6、8、10mm时,各区段牙齿受力均增加。结论 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对牙齿的作用力较小;随着颊侧多曲簧矢状向打开长度增加,矫治器对牙齿作用力增大;为减少矫治器的牙性效应,颊侧多曲簧矢状向单次打开长度应小于 6mm。  相似文献   
69.
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螺旋CT多期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特点,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重点评价动脉期、延迟期的价值。方法:26例结节型肝细胞癌病人行螺旋CT双期、三期动态扫描后,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统计各期病灶检出数。结果:26例基于手术病理和影像方法共发现45 个病灶,螺旋CT多期扫描共发现42个,平扫、肝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及三期合计的检出率分别为66.7% 、86.7% 、71.1% 、65.2% 、93.3% 。动脉期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各期,三期结合可明显提高对结节型肝癌的检出率。结论: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能显示肝细胞癌的增强特点,明显提高结节型肝细胞癌的检出敏感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提高钝性脾损伤的CT诊断正确性及探讨CT分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其中19例保守治疗成功,13例行手术治疗。根据CT表现分为4级。I级:局限性包膜破裂或小的包膜下血肿;Ⅱ级:小的外周撕裂或实质内血肿小于3厘米;Ⅲ级:撕裂延伸至脾门或实质内血肿大于3厘米;Ⅳ级:广泛性脾或血管撕裂。结果:CT显示包膜下血肿9例,实质内血肿17例,脾撕裂19例,脾周血肿1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