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尿激酶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天津市民族医院(300122)王喜玲我们应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20例,并观察治疗前后D-二聚体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在住院病人中随机选取40例发病在6小时~48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99例、对照组85例.干预组从生活方式、血脂、血糖、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等方面给予综合干预1 a.对照组维持既往原有的常规治疗,观察随访1 a.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常规治疗)前后检测相关指标,并进行冠心病发病危险评估(MS评分).结果 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1 a后腰围、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双侧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相关指标在常规治疗前后相近(P均>0.05).综合干预1 a后,干预组较对照组SBP、DBP、HbA1c、TC、LDL-C、baPWV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干预组MS评分综合干预1 a后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MS评分较常规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综合干预(常规治疗)1 a后,两组MS评分相比,P<0.05;两组之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对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进行规范化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控制患者腰围、血压、TC、LDL-C、HbA1c、baPWV等指标,并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危险评分,有利于预防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作者对26例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8~68岁。损伤原因:坠落伤14例,车祸伤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冠心静胶囊治疗女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1例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实验组56例患者使用冠心静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状明显得到缓解,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频发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室上性心律改善总有效率、室早二联率改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冠心静胶囊能有效改善女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安全性较高,且能促使患者耐受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在PCI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扩张,观察组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靶血管直径及狭窄程度、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出院时、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SV、LVEF高于对照组,靶血管直径、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在PCI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6.
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冻干粉剂(ETB-2)对裸鼠人胃癌模型和小鼠肝癌模型的抑瘤作用,并探讨有关的抑瘤机制.方法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小鼠HAC肝癌细胞株分别接种于BALB/L裸鼠和昆明种小鼠前肢腋下皮下建立胃癌和肝癌动物模型.分别设阴性对照(PBS)和双歧杆菌组(SQ),阳性对照胃癌组采用氟铁龙(5-FU),肝癌组采用环磷酰胺(CTX),ETB-2组分设接种24h给药组(ETB-2A)和见瘤给药组(ETB-2B),灌胃给药,每日每只0.5mL.动物处死后,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剥离瘤体切片HE染色和EnvisionSystem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分别计数微血管密度(MVD)、PCNA指数和VEGF阳性率(肝癌组),并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胃癌组).结果ETB-2的抑瘤作用胃癌组ETB-2A的抑瘤率为47.5%,ETB-2B为43.20%,SQ为0.03%,5-FU组为41.1%;肝癌组ETB-2A的抑瘤率为51.06%,ETB-2B为39.10%,SQ为14.90%,CTX组为83.79%.MVD胃癌组ETB-2A为3.90±0.67(P<0.05),ETB-2B为4.58±0.31(P<0.05),SQ为5.80±0.67,5-FU为5.70±0.67,PBS为5.83±0.83;肝癌组ETB-2A为8.10±2.03(P<0.05),ETB-2B为12.02±1.54(P<0.05),SQ为13.75±3.36,CTX为11.49±2.82,PBS为16.80±5.22.胃癌组凋亡率(%)ETB-2A为13.92±0.65(P<0.05),ETB-2B为13.89±0.57(P<0.05),SQ为5.13±1.35,5-FU为2.67±0.23(P<0.05),PBS为1.29±0.06.肝癌组VEGF阳性率(%)ETB-2A为4.20±1.51(P<0.05),ETB-2B为4.50±2.82(P<0.05),SQ为10.88±6.24(P>0.05),CTX为5.40±3.88(P<0.05),PBS为11.53±4.25.结论①ETB-2对实验型胃癌和肝癌均有良好的抑瘤作用,其作用点主要为血管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②双歧杆菌对血管内皮抑素有协同抑瘤作用,又是其良好的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7.
目的进行城市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NLBP的发生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NLBP组与正常组,调查两组人员性别、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等基本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城市人群NL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355例中,NLBP者80例,发生率22.53%。单因素分析显示:NLBP组与正常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工作涉及全身振动、每周锻炼次数、年龄、工作状态、日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每周锻炼1次、工作涉及全身振动、工作固定姿势、年龄60岁是城市人群发生NLB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城市人群NLBP发病率较高,BMI≥28kg/m~2、每周锻炼1次、工作涉及全身振动、工作固定姿势、年龄60岁均会增加NLBP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推拿结合钟刺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下肢痘挛程度、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表现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实用性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3个不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在退热起效、体温恢复正常方面,中医组具有较强的优势;咽部疼痛方面,西医组有较强的优势;其余观察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优势,应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A(LDH-A)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肠型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DAC1蛋白在慢病毒介导的LDH A siRNA转染肠型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1例肠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DH-A与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LDH-A蛋白在SGC7901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且LDH-A的沉默可显著下调HDAC1的表达。肠型胃癌组织中LDH-A蛋白的高表达率为54.8%(362/66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2.9%(85/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型胃癌组织中HDAC1的高表达率为51.3%(339/66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5.4%(102/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A与HDAC1蛋白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4, 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HDAC1均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优于其他组合(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HDAC1表达均为肠型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在肠型胃癌中, LDH-A与HDAC1的表达呈正相关,采用LDH-A和HDAC1双靶点抑制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