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9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5篇
  3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大鼠胰腺β肿瘤细胞(INS-1)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葡萄糖和胰岛素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和3(IGFBP-2、3)的表达调控,探素IGFBP-2和3对维持正常β细胞生理功能的作用。方法:RNA印迹法检测INS-1细胞中IGFBP-2和3的mRNA表达情况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INS-1细胞中IGFBP-3和2蛋白表达。结果:在INS-1细胞中,GH和PRL调控IGFBP-3 mRNA和蛋白表达。葡萄糖对IGFBP-2m RNA调节作用不同:高浓度(10mmol/L)葡萄糖条件下,IGFBP-2 mRNA表达被抑制;低浓度(1.0-5.6mmol/L)葡萄糖条件下,IGFBP-2mRNA有表达。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时,加入GH孵育16h,IGFBP-2m RNA表达被抑制。外源胰岛素抑制IGFBP-2m RNA的表达。结论:GH和PRL可以调控IGFBP-3的mRNA和蛋白表达,IGFBP-2mRNA表达主要通过胰岛素调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与干细胞组,每组10只。损伤组与干细胞组通过向子宫注射95%乙醇建立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损伤组注射乙醇后再通过宫腔注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损伤组与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3个动情周期后取子宫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Ki-67阳性表达)与Western blot检测(检测PI3K、Akt、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 损伤组子宫内膜的厚度、面积与腺体数量均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干细胞组子宫内膜的厚度、面积与腺体数量均明显多于损伤组(P<0.05)。损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Ki-67阳性表达少于正常组(P<0.05),干细胞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Ki-67阳性表达多于损伤组(P<0.05)。损伤组的PI3K、p-Akt蛋白表达强度弱于正常组(P<0.05),干细胞组的PI3K、p-Akt蛋白表达强度强于损伤组,3组间的Akt蛋白表达强度无差异。结论 脐血间充...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Ames试验法测定了三硝基甲苯(TNT)致突变性.用多氯联苯诱导制备大鼠(SD系)肝脏S9,作为代谢活化系。TA08和TA100菌株做为指示菌,以平皿掺入法测定回变菌落数。已知的致癌物NaN_3、敌克松、二氨基芴作为每次实验的阳性对照,试验中每浓度均设三个平行样品.在37℃,48h培养后计回变菌落数.Ames试验结果,TNT对TA98和TA100菌株均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4.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5.
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表达质粒后,研究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呈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获得GADD45β基因全序列,插入pDrive穿梭克隆载体和pIRES2-EGFP荧光表达载体后大量扩增获得DNA,结合p53全基因表达质粒pp53-EGFP转染HepG2、Hep3B细胞后,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3H—Tdr)和细胞克隆形成法分析DNA合成变化及细胞生长能力;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和表达质粒,通过流式细胞仪收集转染阳性的荧光表达细胞能显著提高转染效率;转染GADD45β后.具有野生型p53基因的HepG2细胞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DNA合成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GF-β1的表达亦明显受抑。与之相反,缺失p53基因的Hep3B需要同时共转染p53基因后,方出现抑制效应。结论:GADD45β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功能需要完整p53基因的辅助和(或)调控。GADD45表达和(或)功能异常,导致p53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途径异常或阻断,是肝脏细胞恶性转化及形成肿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机器人手术方式在胰体尾切除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以及与腹腔镜相比优劣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9月到2012年4月完成的微创胰体尾切除术5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手术组(RDP组,n=21)与腹腔镜手术(LDP组,n=30),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等)与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保脾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DP组中转开腹l例,中转率4.76%(1/21).与LDP组相比,RDP组良性肿瘤保脾率较高(61.5%比25.0%,x2=4.786,P=0.039),淋巴结清扫程度也较LDP组彻底(4.14±2.73枚比1.33±1.21枚,t=2.203,P=0.041).结论 胰体尾肿瘤采用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及标准胰体尾癌根治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是有其优势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胰头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病人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3.3%。43例(71.7%)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13例(21.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发生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与第13组和14组淋巴结阳性密切相关(P<0.05)。13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1%、23%和0,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11个月;47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7%和23%,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20个月(P=0.02)。结论胰头癌有较高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发生率。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可以安全实施,但该手术未能提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胰头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不同的缝合方法在肝移植胆道重建中的应用。方法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158例肝移植所采用的不同胆道缝合方法厦术后胆道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中26例采用间断缝合法,3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2例为吻合口狭窄;47例采用连续缝合法,5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3例为吻合口狭窄;85例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法,6例发生胆道并发症,但无吻合口狭窄。结果显示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在3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连续缝合法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改良连续缝合法是一种较理想的胆管缝合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并探讨其根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实施LH并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且随访满3年的患者23名,与相同时期、由同组医师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在病例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恢复情况、长期复发率、病死率、生存率等方面作对照研究。结果腹腔镜组(LH组)与开腹组(OH组)相比,在切口长度、引流例数及且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1)。除此之外,LH组患者的饮食恢复更快,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更少,术后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更早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LH组与OH组比较,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病死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H与OH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对于肝细胞肝癌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在有条件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内推广。  相似文献   
70.
1 病历介绍男性病人,49岁.因左上腹痛半年余,伴消瘦乏力纳差,以"胰体尾占位"于2007-08-09入院.体检无特殊所见.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130ng/L(正常<11ng/L).淀粉酶、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及脂肪酶正常.无家族遗传史.B超及CT提示胰体尾占位.肿块3.6cm×3.1cm × 3.2cm.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CT(PET-CT)提示胰腺尾部异常高代谢,考虑恶性病变,病变可能侵犯脾门.决定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